第一回 美男妃寝官媚主 俏女儿内室握权
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觉得有点倦怠,便令十六岁的贴身女内史上官婉儿为她宽衣解带。她从少女时候起,就有白天裸寝的习惯。她喜欢光溜溜地睡在喷香的软褥上,即使隆冬,她也要把壁炉、熏笼烧得旺旺的,身上只覆盖着一层轻纱。在这轻纱下面,她曾有过许多难忘而奇异的梦。为了这些梦,她也曾恐慌、羞涩,然而后来她却十分怀念这些梦。她的梦在她十五岁那年终于变成了现实。那是她进宫的第二年,作为唐宫的“才人”,她偷偷地在起居处“裸睡”,无意中被唐太宗李世民发现。李世民“强暴”了她。事后,李世民把她称为“媚娘”,以表示他享受到的无限美感。武则天从而知道,现实比起梦境来,要美一百倍!不久后,太子李治再一次“强暴”了她这个后母,同样适意美妙,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她,已没有了初次体验时那种恐慌与羞涩的感觉了。
她在六十岁时,忽然全换了一口新牙,黛眉重长。更不可思议的是,绝经十年有余,忽又来潮,干瘪的胸脯重新鼓起。面上皱纹渐退,看上去仿佛回到了中年。女天子不觉喜出望外,把自己的“返老还青”,看成是上天对她所作所为的奖赏。自此,她也更加勤政,举贤用才,杀了向来倚重的恶吏周兴及其同党。对年轻美貌的男子,她也不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公开封为“面首”。“面首”者,男妃子也。
此时,室外正刮着狂劲不羁的风,一阵紧似一阵,席卷着她的整个心房!
“唉唉!”武则天幽幽地叹了口气。
“陛下!”上官婉儿立即走到龙床前,不知女皇帝为何长吁短叹起来。
“需要按摩吗?”婉儿问。
武则天点了点头:“你把双张唤来。”
“遵旨!”
“双张”即张易之、张昌宗,乃是武则天的贴身面首,均二十余岁。当下应召进了天子卧室。二人薄施脂粉,却不着痕迹,风流倜傥,好一双美男子。
双张叩见陛下时,武则天从龙床上坐了起来,顿时倦意全消。双张羔羊般地接受了女天子的“抚慰”。稍久,武则天慢慢抬起头来,带着笑容,双目放着诱人的光,停留在张易之的脸上,热烈而殷切。张易之早已心领神会,便与昌宗分站两边,各自侍着半边龙体,摩、揉、捏、拍,无微不至。好一阵,又用导引之法,把个女天子服侍得万分舒坦。
这一切,他们全不回避上官婉儿。婉儿自幼在武则天身边,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也引不起她多大兴趣。她偶尔还发现太平公主同样支配着好几个面首。由于他们在她的面前从不掩饰什么,也从没流露过丝毫的羞涩感。因而,她从小至今,还没有把面首和女主间赤裸裸的性逗乐和“羞耻”联系在一起过。她已居二八年华,把面首的行为看成和自己要完成的起草诏书、代阅奏章、管理文书机要的公职一样自然、正常。武则天授予了婉儿普天下只她一人拥有的特权,即随时随地,包括天子与面首做爱的时候也可以晋见,以及时传递机要消息。这恐怕是武则天为了避免“因私误公”而部署的奇而又奇的一着。
此时,上官婉儿拿着记事牌,大大方方走到御榻前。她身着绛色绣衩、石榴裙、霞帔,脚着云花小蛮靴。乌黑的头发梳成双刀羊翻髻。双张见这如花似玉的上官婉儿亭亭玉立地站在跟前,触手可及,他们不约而同地用火辣辣的眼光注视着她。她的心荡了一下,恬静的心海第一次发生了战栗。
“陛下!”她微微地有点失态。
武则天略略睁开凤目。
“有什么事等会再说!”武则天又闭起了眼睛。
“是!”
上官婉儿用眼瞥了一下双张,他们的眼光显得更加炽烈。她明白,她的特殊地位和武皇帝对她的宠爱,使双张无论色胆有多大,也不敢碰她一下。然而,她对于自己从未有过的,在异性目光的刺激下心旌摇曳、难以自持的感觉,产生了一阵突如其来的慌张。武则天说毕,长长地舒了口气,又躺在龙榻上。此时,她的面首已进人“侍寝”的阶段。上官婉儿稚嫩的心感到慌乱,便下意识地把身体转了过去,背对着他们——忽然看到记事牌上记着文武百官正在金銮殿候驾,有一件重要公案必须由她圣裁!召见文武百官的时辰也是女皇临时定下的,眼看时辰将临,上官婉儿不得不再次提醒她,便又轻轻地叫了一声:“陛下!”
武则天是否起驾呢?P3-5
顾聆森,江苏苏州人,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苏州市戏剧家协会副,苏州戏曲博物馆副馆长,江苏省昆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昆剧大辞典》副主编。2009年受国家文化部表彰,授予“很好昆剧理论研究人员”称号。先后发表戏剧论文300余万字。著有《李玉与昆曲苏州派》等昆曲专著十余种,长篇武侠小说以及戏剧作品多种。
初识聆森先生,是在2001年恩师俞为民先生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当时我提交了一篇关于王骥德《曲律》的文章,会议间隙,一位敦厚长者走过来,对我说:我是苏州的顾聆森,你就是王宁?然后提到文章中的一个细节问题。转眼之间,快二十年过去了,但当时的情境,我记忆犹新。
2002年博士毕业后,我进入苏州大学文学院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与昆剧有关的研究工作。随着越来越多地与昆曲亲近,与聆森先生的接触也逐渐多了起来。从最早向他借阅难得一见的《晋昆考》,到后来一起撰写“昆曲与传统文化丛书”,编著《中国昆曲艺术》,以至近期的《江苏戏曲文化史论》,多年的合作,我们已经变成了忘年交,故每每在正式场合,在给朋友介绍的时候,我都会说:这是我的忘年交,研究员顾老先生。
敦厚而不失个性,是我对顾老最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动和记忆尤深的则是先生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勤勉和执着。不论研究还是创作,或有新作,或出新见,顾老总是不断给我以欣喜和惊奇,在苏州和顾老一起的十几年里,我和先生一起分享了诸多“奇文共赏”“疑义与析”的快乐。而这,也构成了我记忆中最宝贵最真切的一笔。
如果非要从角色定位的话,我想,顾老首先是一位学者。他的昆曲研究早已经蜚声海内外,诸多论著也频频被昆曲研究者征引。诸如《昆曲与人文苏州》《沈璟与昆曲吴江派》《李玉与昆曲苏州派》等专著均已享誉学界。据我不完全了解,顾老除有和南京大学吴新雷、俞为民二教授联合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之外,另有八部专著以及数百篇昆曲论文出版发表。说著作等身,实不为过。正是由于在昆曲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他荣膺文化部授予的“优秀昆曲研究专家”称号。
其次,顾老是一个“当行”的编剧。他编写的几个昆剧在江苏省昆剧院上演时,我曾多次应邀欣赏,有时还带上研究生一同“尝鲜”,深感其创作传统而不保守,当行而又富有文采,兼并了才人和学者之长。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小说完全是先生的副业,纯属玩票性质。但即使像我这样一个与先生走得很近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看到摆在眼前的几本武侠小说,怎么也不可能将昆曲研究专家和武侠小说作家二者统一到聆森先生身上。但世事就是如此奇妙,这二者不仅结合了,而且结合得很美妙,也很完美。
除了这次结集的两部小说外,先生还出版过《三剑情仇》《孤岛落魂》《情狱钦案》等小说。本集中,关于武则天与狄仁杰以及正德皇帝的故事,原本也听先生多次聊过,这两部小说不仅集历史、悬疑、武侠为一体,而且故事好,情节曲折,我也曾推荐将之搬上影视舞台,后来由于适逢“限古”,没有遂愿,但我相信,真正的具有价值的故事肯定会流传的,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在我少年和青年之时,武侠小说曾经风靡中国。当时我几乎追踪阅读了金庸先生的全部武侠著作。与很多“大雅”的学者排斥武侠小说不同,我是极力推崇武侠小说的,甚至还尝试写过。我一直顽固地以为:武侠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正在于生命的“扩张”,在于通过一个虚幻的世界来飞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和达至的梦想。在此意义上,武侠小说很像中国龙,是中国人梦想的图腾,也是人类美丽的梦乡。阅读聆森先生的武侠小说,我再次感受到了自身的灵魂和现世被拉伸和放大的快慰,正如有的论者所言,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流下自己的眼泪”,而好的武侠作品则可以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伸张我们梦想的身躯和臂膀,完成精神和灵魂的飞腾。
在顾老的武侠小说里,我时时看到的是先生“敏捷”的身影和“不老”的心灵,上穷碧落,心游万仞,古往今来,嬉笑怒骂,时而意气昂扬,如云霓虹彩;时有块垒郁郁,有干云豪气。所以,我常常这样想:武侠这样的“强力”作品,必然属于且只属于生命力旺盛的人群,属于生活中的真正的强者。只有这样的强者,才可能融注火一样的激情,创作出炫目的文字来。也只有如此豪壮的生命,才可能跳脱世俗生活的羁绊,营造出阔大雄伟的梦想空间,真正翱翔在精神和灵魂的天空中,了无挂碍,若鲲鹏扶摇九万里。
顾老的作品是十分讲究故事性的。这也是我一直首肯和推崇的路子。在中国的文化场景和审美传统里,要想“接地气”,必须首先讲好故事。在这点上,顾老无疑是高手。我还记得几次和先生一起外出,路途上顾老会津津有味地讲起自己最近的作品。明清时期苏州本地的很多剧作家和文学家,其实都有“接地气”的特色,诸如昆曲“吴江派”和昆曲“苏州派”等苏州剧作家群体,都和民间文化联系密切。顾老曾经致力于苏州市民文化研究,故对此关窍十分熟稔,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手到擒来。本集中关于狄仁杰和正德皇帝的故事是在历史的影子中通过虚构旁生枝节,让情节穿越预设的迷宫,从而悬念丛生,跌宕起伏。正疑山重水复处,又见柳暗花明来。故事的结局也出入意料,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超凡的“结构”功夫。
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作者遵从了“草根”的吁求,竭力构造出了丰富优美的故事空间,但其文字却没有如一般书会才人那样粗糙随意,相反却显示出审慎的精致和文雅,从而达至了雅与俗的一统。或许是长期研究雅文化昆曲的缘故,顾老的武侠作品总可以看到作者“俗不伤雅”的心结,并尽可能赋予文学色彩。小说文字流畅且颇富文采,即使小说的回目,也讲究平仄对仗。亦雅亦俗,雅俗共赏。
文字就是生命,就是性格。阅读顾老的作品,我再次服膺了这样的断语。而且,我也深信:真正昂扬奋发的生命必将伴随着文学流传后世。在此意义上,只有诗意和激情是不朽的,因为她们寄寓了人类生命的本质。
我愿意和先生一道,以不同的方式,为诗意和激情讴歌:愿诗意永在,祈文学永生!
《青玉灯密码(聆森武侠小说选)》收录了作者顾聆森的两部长篇小说《青玉灯密码》和《青萍第一剑》。
《青玉灯密码》讲述了:刚刚升任河南巡抚,狄仁杰便面临难题:白马寺进香少女失踪,最大嫌疑人却是皇帝武则天的男宠。面对来自宫廷的隐性警告和皇帝亲自设下的陷阱,狄仁杰该何去何从?
大侠乔泰在协助狄仁杰破案的过程中,幸运地与失散多年的爱妻重逢,由此牵出了十年前一桩灭门惨案,揭开了白马寺的惊天秘密……
《青萍第一剑》讲述了:年轻而“荒唐”的正德皇帝偕宠妃尤三娘私游江南,野心勃勃的白莲教徒和艺高势众的江湖势力闻风而动,尴尬、荒唐、阴谋、危险如影随形。武艺高强、一路保驾、被江湖誉为“青萍第一剑”的尤三娘意外得知自己身世,并在生死考验中认清了天子本色……
《青玉灯密码(聆森武侠小说选)》是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作者顾聆森的两部长篇小说《青玉灯密码》和《青萍第一剑》,分别讲述了发生在狄仁杰的破案故事和正德帝微服私访的种种遭遇。全书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栩栩如生,以历史传说为叙述背景,讲述了秉公执法、行侠仗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