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研究以PIRLS和PISA这两个国际性的阅读素养测试切入比较研究,建构了以知识力为基础,以学习力为核心,实现情与理融合的阅读素养冰山模型的能力综合体,在信息搜集能力、解释推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三个层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力增长路径,为阅读素养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首先论列了阅读素养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深度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等,以及它们与阅读素养的关联与融合;然后,专设“汉语语境中的阅读素养”一章,从全球化与民族化、历史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审美性等三对范畴,阐述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它们与阅读素养的关联与融通。这样,就从学理上开启了阅读素养培养的哲学思考,深化了阅读素养培养的理论底蕴。 作者简介 李功连,1979年生。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教育学青年课题“阅读素养及其培养研究:基于PIRLS和PISA的比较和借鉴”。在《课程教材教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科研成果获厅级人文社科成果特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 目录 引言 阅读范式转型的历史逻辑 第一章 PIRLS、PISA与阅读素养 第一节 PIRLS与PISA评价 一 PIRLS评价内容 二 PISA评价内容 第二节 阅读素养比较 一 PIRLS和PISA评价的相同点 二 PIRLS和PISA评价的差异性 第二章 阅读素养阐释 第一节 阅读素养模型阐释 一 阅读素养冰山模型 二 阅读素养模型阐释 第二节 阅读素养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 多元智能与阅读素养 二 建构主义与阅读素养 三 深度学习与阅读素养 四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阅读素养 五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阅读素养 第三节 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阅读素养 一 语文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 从核心素养到阅读素养 第三章 汉语语境中的阅读素养 第一节 全球化、民族化与阅读素养 一 全球化 二 民族化 三 全球化、民族化语境中的阅读素养 第二节 历史性、时代性与阅读素养 一 历史性 二 时代性 三 历史性与时代性语境中的阅读素养 第三节 科学性、审美性与阅读素养 一 科学性 二 审美性 三 科学性与审美性语境中的阅读素养 第四章 学习共同体构建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与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 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共同体 二 构建学习共同体:理论基础 三 学习共同体构建:实践路径 第二节 学习共同体与阅读素养培养 一 学校教育与阅读素养培养 二 家庭教育与阅读素养培养 三 社会教育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五章 有效教学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一节 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 一 语文教材 二 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选择 第二节 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 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二 教学过程 第六章 文本特质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一节 文学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一 文学与文学文本 二 文学文本特质 三 文学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二节 事理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一 事理与事理文本 二 事理文本特质 三 事理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第三节 数字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一 数字与数字文本 二 数字文本特质 三 数字文本与阅读素养培养 结语 教师素养与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