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出身家境贫寒;当过兵,做出重大技术创新却因为出身不被奖励;人到中年不得不转业。四处碰壁后自己在两问简易房里开公司。到2007年,这家公司销售颧达到1100亿元,距离进入世界500强指丑可待。你用手机每发10条短信,就有6条是通过它的设备:全球几乎每3部GSM手机就有一部依靠它提供的服务。这家公司。就是华为;这个人,名叫任正非。
本书以任正非的人生、事业经历为主线,重点讲述了军旅生涯对他做企业的影响、以及他的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的刚柔相济,他的独特个性、管理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一本具有励志色彩的企业家传记。
读毛选,办华为。用兵法,带队伍。中国大师级企业战略家和思想家,读懂他,就读懂了中国企业的未来。本书以任正非的人生、事业经历为主线,重点讲述了军旅生涯对他做企业的影响、以及他的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的刚柔相济,他的独特个性、管理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一本具有励志色彩的企业家传记。
2003年1月,中国南方城市深圳,冬日的寒风里这座都市一如既往的喧嚣背后涌动着不安的暗流,人们悄声相传着关于一种不知名致命流感的存在,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少出门多喝醋烧高香等等。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美国南部,一家名为思科(CISCO)的美国公司在得克萨斯州法院对一家名为华为的中国公司正式提出侵权诉讼,指控其非法抄袭其专利数据通信产品的设计,其使用的软件源代码、操作界面及帮助文件等存在争议。
这个消息使了解IT界的人感到精神一振,是那种有好戏看的亢奋和好奇心态。思科是谁?继微软和英特尔之后新一代硅谷神话的代表,全球网络设备制造行业的霸主,一贯饱受全球传媒和资本市场的顶礼膜拜,多次当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以并购同行业企业、和人打知识产权官司见长,传说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多少钱买你?”或是“我们要告你”。可是指名道姓地告中国公司还是头一次。这个官司真够吸引眼球的,是谁有幸成为被告?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它的创始人和带头人是作风刚正、为人低调的任正非,他带领公司从2万元人民币起家,10年时间资产扩充1000倍,又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尽管在规模和知名度上还远逊于思科,但华为的技术积累与产品水平已经向国际一流看齐。凭借着设备先进的工厂,上万名优秀的工程师,铺向全球的市场网络,还有以任正非为代表的管理层的运筹帷幄,整个公司已蓄势待发,即将开足马力碾过全球市场。纵观全中国,很难找到这么一家从技术到产品、到管理都如此高水平、令欧美企业忌惮的企业。如果华为不是中国最好的企业,至少也是之一。
任正非是一位深具远见的战略家,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争取一点市场份额,甚至是更大的王者之志。当华为在国内市场上还立足未稳时,任正非就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并开始探路。任正非的思路是:在电信业可能到来的萧条面前开始大调整,以运动战度过寒冬,从国内打到国外求生存求发展。
事实证明了这样的眼光超前,富有远见。从1996年第一次海外项目开始,华为一路跌跌撞撞而坚持不懈,在欧洲拿下设备合同,在中亚和俄罗斯市场攻无不克,在南美和非洲披坚执锐,一个接一个地攻占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惊呼,华为正在改写全球电信业的生存规则。而现在,轮到美国了。
思科有理由感到紧张。2002年,思科CEO钱伯斯声称,华为是思科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代重点竞争对手,感到威胁的思科成立了“打击华为”团队。关注此案的舆论普遍认为,这场官司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权益之争,而是反映出一个事实:华为在海外的扩张步伐让思科这样的大佬也感到了恐惧,诉讼是思科阻击行动的一部分。思科依赖其高达70%的产品毛利率本可以衣食无忧,悠然自得地维持其雄霸天下的硅谷领袖地位,然而任正非的华为却杀入思科的后院来虎口夺食,其相当于思科一半的产品价格具有极为可怕的杀伤力,有可能市场将会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
有心人不免暗为华为和任正非捏一把汗,这架有的一打。美国各界一边倒地认为华为有问题,而华为一贯的低调也让中国媒体对华为抱有怀疑态度,中外舆论罕见地达成了一致。而对芸芸众生而言并不留意这条无关紧要的产业新闻,还是关注身边的致命流感(后来正式命名为非典)要紧。当然,他们用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手机、电话、互联网都离不开思科与华为的技术和产品。
这位“中国任”并不好惹。他一边在美国聘用当地最好的律师参与应诉,一边与思科在美国的死对头3COM公司结盟共同对敌,3COM的CEO作为业界权威出庭作证,对思科进行了有力反击。与有些中国公司在海外遭遇类似境遇时的不战而逃相比,任正非的强势风格使对手暗自头疼。历经波折之后,2004年7月法庭最终中止诉讼,思科与华为达成和解协议,事件暂且告一段落。
案件事实上阻碍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前进步伐,华为把自己的涉嫌产品撤出了美国市场。但是因祸得福,华为全面启动了与国际同行的战略合作,不仅最大限度地化解了来自美国本土的敌意和政治阻力,而且间接进入了美国市场,收到了不错的回报。
也许这场官司会成为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强弱走向的拐点。百余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巨头们已经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待中国企业,视之为组装件和仿冒品的来源,或是加以利用打开中国市场的拐杖。但是,由于这家中国企业和这个人,形势发生改变了。任正非,称之为在欧美主流市场掀起风暴的人并不过分。
官司虽然暂时迟滞了华为美国拓展的脚步,却并没有妨碍其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扩张,而任正非也因此引起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兴趣。2005年《时代》周刊评选出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中,任正非成为“商界巨子”组中惟一入选的中国人,与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等全球IT名人比肩。《时代》认为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正带领华为成为像思科和爱立信一样的全球化大公司。
美国人的评价并不过分。2006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其中65%收入来自国际市场,进入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前十名。2007年华为更呈势不可挡,销售额突破千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在网络接入、数据通信等领域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列入三甲,华为已日益成为国际明星企业。华为董事长孙亚芳说:“我们不愿做世界老大,但是,我们已经走在成为世界老大的路上”。
渐渐地,一贯与外界媒体保持距离的任正非成为了公众舆论关注的对象,人们开始议论他怎么把企业做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人与企业是谁成就了谁。与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们比,他足够低调,又足够把很多人比下去。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为什么是任正非
普通人不了解任正非情有可原,因为华为的产品是电信设备,主要面对运营商而不是终端消费者。但如果没有他,消费者就不可能享受到今天这样的电信服务。想想我们上一代人享受的通信服务吧,今天的人们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摇把子电话、扯着嗓子叫喊的通话方式,习惯于手机直拨全球、上网连通世界,而华为和任正非,用其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出的电信设备和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信息时代的来临不是无根无据的,需要任正非式的企业家来为我们接通连接科学家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米铁轨。
多位业内人士对这个人的一致评价是:他脾气急躁,行事果断,不是容易对付的对手和老板。但为人真诚,重视情感,强调社会责任,主张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绝非庸碌之辈。而且他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市场战略的把握,对智力价值的承认都堪称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先河。总之,有这样的禀赋,才可能掀起那样的风暴。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抓住大势,即符合天时。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带给人们的除了精神震撼之外,就是孕育其中的商机了,我们唯有去适应时代而不是抱残守缺。E时代到来了,如果你还抱着手工时代和机械时代的思维不放,那么一定会失败。洛克菲勒看到了石油时代的巨大商机,义无返顾地投入其中,成就了石油大王的宏业。美国王安电脑忽视IT界重视兼容和小型化的趋势,结果被市场所淘汰。
有学者说,人类这一百多年中所创造的财富远大于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所创造财富总和的根本原因,是和电报、电话、电脑网络等电信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我们难以设想会出现沃尔玛这样在世界各地有六千家超市、上百万名员工的产业帝国,和麦当劳这样拥有上万家连锁店的快餐企业。如果没有通信技术所提供的全球范围内信息近乎随心所欲的传递流通,怎么可能实现?
P2-6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最大、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据《美国商业年鉴》的资料显示,二战以来,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裁有5000多名。
在中国企业家版图上,也有一个独特的板块:军人出身。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大企业家竟然都有从军的经历,如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万科董事长王石、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华远总裁任志强、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杉杉董事长郑永刚、新疆广汇董事长孙广信、慧聪集团CEO郭凡生等,还有华为总裁任正非。
从这一串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军人的性格对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影响颇大。军旅生涯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或许军旅生涯并不是他们成功的直接原因,但他们在其中所锻造的性格,特定的处事原则、纪律,都是如今他们活跃在商界的一个重要砝码。他们因军旅生涯改变了自己,也因军旅生涯改变了世界。也许”用商场如战场”来解释他们成功的原因更合适。
任正非,提到这个名字,行业内的人士可能立即会肃然起敬或是表情复杂。然而知道华为公司不知道任正非这个人的也很多,他们会含糊地说:
华为公司的老板?那个推崇企业狼文化的人?
有一点对,毕竟华为曾经以其强悍风格在业内甚至社会上引人注目。可是华为不止于此。不同于廉价日用品或垄断生意,华为把自己开发的通信和网络设备卖到全世界并打败了很多我们如雷贯耳的跨国企业。如果没有他和华为,我们今天在打电话和上网时也许要付出高昂的话费和网费,未必能在生活质量上与发达国家接轨。
与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根本差别在于,华为依靠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赢取国际订单,实实在在地用高新技术产品改变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不是靠打价格战。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就是任正非,经历丰富,深谙传统道德而又紧跟时代步伐的承前启后的中国人,从中国军队走出的传奇性的创业者。
这位低调的华为总裁,改变全球行业规则的人,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中国企业开始具有了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与洋人一决高下的勇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自身建设,中国制造所折射出的霸气和杀气令人心悸。因为他,人们越来越开始思索什么才是创业和企业管理的至高境界,领导者的智慧能带领大家走多远。
经历过多年军旅生涯之后,任正非像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经历着生活的考验,面对着严酷的生存竞争,然而他如同真正的士兵一样,不屈不挠,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不断学习、保持忧患、善于吸收前人的智慧为己所用,一步步地坚实前进,把当初2万元人民币起家的华为变为拥有上百亿美元销售额和雄厚技术储备的大型跨国企业,改变了全球行业格局。在企业发展初期,军人出身的企业家领导下的企业往往更具攻击性,更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于是诞生了众多军人出身的商界精英,任正非无疑是隐于公众视线之外的业界领袖。
每个人都以不同形式影响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任正非,在二十世纪中叶至今的岁月里,曾经艰难的生活没有磨灭他的勇气和智慧,毫无疑问他将成为这个时代目光所汇集的焦点之一,民族产业从复兴到辉煌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