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环境心理学--心理行为与环境/心理学新视野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房慧聪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房慧聪,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讲授工程心理学、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课程。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工效学与环境行为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企校合作项目近10项,担任《心理科学》等学术期刊外审专家。
目录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二、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节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环境心理学的起源
二、环境心理学的兴起
三、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准实验法
五、模拟法
六、相关研究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第一节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实质与价值
第二节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一、唤醒理论
二、环境负荷理论
三、环境应激理论
四、生态学理论
五、其他理论观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
第一节 环境知觉
一、环境知觉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知觉的理论
第二节 空间认知
一、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二、认知成图与寻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私密性
第一节 私密性的特征与形式
一、私密性的概念与特征
二、私密性的形式与功能
第二节 私密性的管理机制、过程与功能
一、私密性的管理机制
二、私密性管理的过程
三、私密性管理的功能
第三节 私密性与环境设计
一、居住场所的私密性
二、开放式办公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人空间
第一节 个人空间的概念、功能与测量
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
三、个人空间的测量
第二节 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二、个体因素
第三节 个人空间与环境设计
一、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距离
二、促进群体活动的最佳空间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域性及其行为
第一节 领域性及其行为概述
一、动物领域性及其行为
二、人类领域性及其行为
第二节 人类领域性行为研究及其意义
一、人类领域性行为的研究证据
二、人类领域性行为研究的环境设计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潜在环境与环境应激
第一节 潜在环境与环境应激概述
一、潜在环境
环境心理学:心理、行为与环境
二、环境应激
第二节 潜在环境的效应
一、气候与海拔
二、噪声
三、光照
四、颜色
五、温度
六、空气质量
第三节 环境危害的效应
一、自然灾害与应激
二、人为灾难与应激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拥挤
第一节 拥挤概述
一、高密度与拥挤
二、高密度对动物的影响
三、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节 拥挤的理论
一、生态学模型
二、超载模型
三、密度—强度模型
四、激活模型
五、控制模型
第三节 影响密度发挥效应的因素
一、影响密度发挥效应的个体因素
二、影响密度发挥效应的情境因素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噪声
第一节 噪声概述
一、噪声与噪声源
二、噪声评价
第二节 噪声的影响
一、噪声的生理效应
二、噪声的心理效应
三、噪声与作业绩效
四、噪声与社会行为
第三节 噪声的预防与控制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行为技术概述
一、环境问题
二、应对公众困境的方法技术
第二节 促进环保行为的策略
一、先行策略:行为之前的干预
二、后继策略:行为之后的干预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十章 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假设你是一个牧羊人,和村里其他牧羊人共同拥有一个牧场,再假定这个牧场不能再扩大,它已是你们村里人可以放牧牲畜的所有土地。虽然你们共享同一牧场,但你们各自的经济收入却来源于你们各自的羊群。你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这样的抉择:是否要给你的羊群再多添加一只羊。牧场正在变得日益高负荷,即过度放牧,但你觉得如果再多一只羊的话,你的个人经济收入就会增加。而且毕竟多出一只羊,对于牧场而言也是能够承受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更深一步的破坏,而且多养一只羊的成本也不高,所以你会觉得作出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但是,再想一下,如果所有牧羊人都是如此念头,都增加一只羊,情况又会如何呢?最终结果恐怕就是牧场真的会毁灭,而每个个体都会遭殃。在反复思考一会儿后,你可能对于自己到底该怎样做反而变得不确定起来。
这个故事取自哈丁(Hardin,1968)的《公共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在当代生活中,许多环境—行为问题跟上述这一情境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当我们面临一些选择时,是只顾满足自己即刻的需要而不管其对未来造成的恶果呢,还是限制自己当前的消耗而顾全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呢?哈丁主张,如果我们想要公共资源继续长存,我们每个人就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自由。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仅仅采取技术革新的方法并不充分,而行为改变,主要涉及人们行为改变的环保策略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本章中,作者将主要讨论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行为对策。首先将对意欲改善的环境问题的范围进行界定,其中重点讨论环境—行为问题中的公众困境(commons dilemma),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详细介绍促进环保行为的先行干预策略和后继干预策略。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行为技术概述
一、环境问题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并凸显全球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的挑战。换言之,在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仅仅是技术的革新与改变是不足以成功应对的,根植于问题内部的社会、政治和心理学问题更值得引起关注(Stern & Oskamp,1987)。马洛尼和沃德(Maloney & Ward,1973)曾精辟地指出:“实质上,环境危机是适应性不良行为的危机。”
我们意欲改善的环境问题的范围涉及哪些?其中主要包括三大类: (1)环境美学问题(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例如防治垃圾、保护自然资源、防止都市环境恶化等;(2)与健康相关的环境问题(health-rel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例如环境污染、辐射和严重的噪声等;(3)资源问题(resource problems),例如水、能源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等。当然,上述三类环境问题的粗略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可能会有交集,因此特定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对不止一种问题产生影响。
在上述三类环境问题中,关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已成为重中之重,它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接下去,我们将重点先来仔细地阐述一下有关资源利用中的公众困境问题,看有哪些措施能够有助于改善资源利用的远景。
所谓公众困境,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如本章开篇之初牧羊人在公共放牧地上面临的选择一样(更多案例,详见专栏10-1)。按照普拉特(Platt,1973)的说法,公众困境是指短期内的个人所得与长期的社会需要之间相冲突的状况,是社会陷阱(social traps)的一种(关于社会陷阱的其他类型,详见专栏10-2)。总体上来看,普拉特认为,很难打破公众困境等社会陷阱,但他又表示,研究者发现相应的策略以使人们能够认清问题的本质并能正确行事又是非常必要的。
专栏10-1 公众困境的更多例子
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是一个反复发生的历史现象。在12世纪,卡霍基亚(Cahokia)是一座位于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交汇处的城市,它拥有15000人。这座城市有一座由20000根圆木围成的城墙,这在那个时代是令人惊叹的工艺。但是为了满足燃料和建筑的需求,森林被过度开发,这掠夺了覆盖于地表的丰富自然资源,导致城市和耕地连续多年的洪水泛滥,这足以扼杀她的文明(Holden,1996)。普林格尔等人(Pringle,Vellidis,Heliotis,Bandacu, &Cristofor,1993)记载了共用多瑙河的悲剧性后果。多瑙河延绵2860公里,流经9个国家,大约12%的欧洲人——8600万人——生活在多瑙河流域。它通过一个河道把北海和黑海连接起来。它是主要的运输渠道,也给人们提供饮用水和灌溉用水,还被用于水力发电。但是多瑙河同时也被用于处理工业和市政废物。任何一个国家的开发对河流造成的环境影响都不太明显,但是当所有国家对河流的滥用加在一起,在三角洲就可以觉察到悲剧的发生。加之另外的因素,鱼的收获量减少了大约一半,一些品种甚至减少了90%。斯通(Stone,1999)描述了另一个资源利用的悲剧,那就是对中亚咸海的开发已经形成了可怕的灾难。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将原本注入咸海的河流改道以促进棉花生产
导语
1.基础性、前瞻性兼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借助各类数据库平台,力求将近年来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呈现出来,使本书既反映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又能反映当今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与动向。
2.体现心理学特色。本书深入分析了环境心理学经典理论及其发展(如环境—行为关系理论),又从认知、社会行为、应激等传统心理学问题入手广泛深入探讨环境与人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评价、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等热点问题。从本书的适用性看,充分突出其心理学特色与优势。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作为一门应用心理学学科,本书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相关章节中以专栏形式介绍经典、理论等的案例,这些生动的案例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学以致用。另外,书中还有扩展阅读的推荐,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普通读者、本科生、研究生等)。
内容推荐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的第三种(丛书已出版的两种是《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理论心理学:历史与反思》),探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向。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旨在促进人工环境设计人性化,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类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着优化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宗旨,环境心理学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从个体到组织再到社会层面开展多层次的分析,并运用这些成果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从学科性质上讲,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范畴,与工业心理学等学科渊源很深。环境心理学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不仅涉及建筑学、环境科学,而且与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密切联系,因此本书可作为教材,适合心理学及环境设计类相关专业使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