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正来主编的《根据中国、走向世界(中国社会科学论丛冬季卷2011年12月总第37期)》中,林尚立的《社会科学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经验的反思》基于中国社会一历史情势对社会科学与国家建设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桑玉成的《从复旦“高研院”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问题》在回顾复旦高研院成立之历史的同时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的体制进行了探讨;郭苏建的《新世界秩序和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从分析当下“新世界秩序”的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刘清平的《关于中国哲学研究如何根据中国、走向世界的反思》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所引发的种种莫名焦虑人手探讨了中国哲学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顾肃的《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创新》主要以英国的历史经验为例分析了自由、平等、宽松的思想环境对于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吴冠军的《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主要对当下中国学界的部分急于走向世界的不良倾向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卷首语:重新发现中国
本刊特稿
邓正来 继往开来、促进学术内涵建设——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
研究院三周年院庆致辞
主题研讨:重新发现中国·根据中国、走向世界
林尚立 社会科学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经验的反思
桑玉成 从复旦“高研院”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理念问题
郭苏建 新世界秩序和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
刘清平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如何根据中国、走向世界的反思
顾肃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创新
吴冠军 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
孙国东 “早熟一刺激一再生”:试论中国现代性叙事的历史逻辑
林曦 “主体性”之于建构基于中国经验的启蒙理论
学术专论
周宁 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有关《天朝遥远》的反思
庄孔韶 “不浪费的人类学”之影视实践——寻求摄制互动关系新论及多重展示意义
陈润华 生活世界与炼金术——体悟、解释之流变(乙丑篇)
杜靖 区域水利社会史研究的人类学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郝娜 晚清铁路管理机构的演进与国家重建——一个政治发生学的解释
学术对话
蓝江 如何阅读巴迪欧?
吴冠军 如何阅读齐泽克?
海外专论
[美]罗斯科·庞德著,杨晓畅译,姚远、孙国东校机械法理学
[关]肯尼斯·韦斯特法尔著,吴彦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基本语境和结构
学者诗思
孙笑侠关于实质性学术评价——以社会科学为讨论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论丛》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