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黄芩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是我国传统常用大宗药材之一。随着黄芩资源需求量加大,野生资源锐减,资源破坏严重,加上野生药材质量难以控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栽培黄芩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源的主要来源。尽管黄芩野生变家种已初获成功,但尚缺乏系统化的科学研究。因此,开展黄芩规范化种植技术和质量控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对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介绍了黄芩种子萌发与生理特性、黄芩驯化栽培、黄芩生理特性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黄芩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黄芩药材质量的评价研究等主要内容。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黄芩有效成分、作用与提取方法 1.2 黄芩苷药理作用 1.3 黄芩苷的稳定性及药物代谢研究 1.4 黄芩茎叶总黄酮含量测定与作用 1.5 黄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1.6 我国黄芩野生驯化栽培研究 第二章 黄芩种子萌发与生理特性 2.1 黄芩种子发芽适宜环境条件 2.2 不同年限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及其与 发芽率的关系 2.3 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保护酶活性与发芽率的 相关性 第三章 黄芩驯化栽培 3.1 播期对一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3.2 播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3.3 施肥对一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3.4 水分对一年生黄芩生长的影响 3.5 光照处理对黄芩生物产量的影响 3.6 土壤对黄芩生物产量的影响 3.7 黄芩生长和生物产量积累规律 第四章 黄芩生理特性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环境因子对栽培黄芩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 糖含量的影响 4.2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第五章 黄芩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 5.1 一、二年生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 关系 5.2 二年生黄芩上、中、下叶片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 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不同时期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 关系 5.4 不同生态区黄芩光合生理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 关系 5.5 水分对黄芩光合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六章 黄芩药材质量的评价研究 6.1 长春一、二年生黄芩质量 6.2 不同生态区一、二年生黄芩质量 6.3 黄芩种植密度对总黄酮的影响 6.4 水分供给量对黄芩质量的影响 6.5 光照对黄芩苷和总黄酮的影响 6.6 黄芩质量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6.7 黄芩指纹图谱 6.8 黄芩苷与黄芩根全氮、全磷、全钾的关系 6.9 黄芩质量与黄芩生物产量的关系 附录黄芩试验地概况、数据收集及相关指标的 测定 1黄芩试验地概况 2黄芩驯化栽培的研究方法 3黄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4黄芩种子发芽和保护酶活性测定 5黄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6黄芩质量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缩写符号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