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巡礼纪行》、《蚯蚓的戏言》、《红叶之旅及其他》四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作者归田园居,于清净素朴的生活中寻求文学创作的灵感。本书文字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深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德富芦花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德富芦花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巡礼纪行》、《蚯蚓的戏言》、《红叶之旅及其他》四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作者归田园居,于清净素朴的生活中寻求文学创作的灵感。本书文字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深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内容推荐 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即由林纾译成中文。德富芦花的散文曾在日本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巡礼纪行》、《蚯蚓的戏言》、《红叶之旅及其他》四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字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深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目录 自然与人生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7) 大河………………………………………………………(9) 利根秋晓…………………………………………………(10) 上州的山…………………………………………………(12) 空山流水…………………………………………………(13) 大海日出…………………………………………………(14) 相模滩落日………………………………………………(16) 杂木林……………………………………………………(18) 檐沟………………………………………………………(20) 春天的悲哀………………………………………………(21) 自然之声…………………………………………………(22) 高根风雨…………………………………………………(22) 碓冰流水…………………………………………………(23) 栗…………………………………………………………(25) 梅…………………………………………………………(27) 风…………………………………………………………(28) 自然之色…………………………………………………(29) 春雨后的上州……………………………………………(29) 八汐之花…………………………………………………(30) 相模滩夕照………………………………………………(31) 山百合……………………………………………………(33) 晨霜………………………………………………………(37) 芦花………………………………………………………(38) 大海与岩石………………………………………………(40) 榛树………………………………………………………(42) 芒草………………………………………………………(43) 良宵………………………………………………………(44) 香山三日云………………………………………………(46) 五月雪……………………………………………………(51) 香山之晨…………………………………………………(52) 相模滩水蒸气……………………………………………(53) 富士倒影…………………………………………………(55) 提网………………………………………………………(57) 田家的烟…………………………………………………(59) 写生帖 哀音………………………………………………………(63) 可怜儿……………………………………………………(65) 海运桥……………………………………………………(68) 樱…………………………………………………………(70) 兄弟………………………………………………………(72) 我家的财富………………………………………………(74) 国家和个人………………………………………………(77) 断崖………………………………………………………(79) 晚秋初冬…………………………………………………(84) 夏兴………………………………………………………(86) 湘南杂笔 元旦………………………………………………………(95) 冬威………………………………………………………(96) 霜晨………………………………………………………(97) 伊豆山火…………………………………………………(98) 霁日………………………………………………………(99) 初午………………………………………………………(100) 立春………………………………………………………(101) 雪天………………………………………………………(102) 晴雪的日子………………………………………………(103) 初春的雨…………………………………………………(104) 初春的山…………………………………………………(105) 三月桃花节………………………………………………(106) 春之海……………………………………………………(107) 春分时节…………………………………………………(108) 参拜伊势神宫……………………………………………(109) 海岸落潮…………………………………………………(111) 沙滨落潮…………………………………………………(113) 花月夜……………………………………………………(115) 新树………………………………………………………(116) 暮春之野…………………………………………………(118) 苍苍茫茫的夜晚…………………………………………(119) 晚山百合…………………………………………………(120) 梅雨时节…………………………………………………(121) 夏…………………………………………………………(122) 凉夕………………………………………………………(123) 立秋………………………………………………………(124) 迎魂火……………………………………………………(125) 泛舟河上…………………………………………………(127) 夏去秋来…………………………………………………(128) 秋分………………………………………………………(129) 钓鳕………………………………………………………(131) 同大海作战………………………………………………(137) 秋渐深……………………………………………………(146) 富士戴雪…………………………………………………(147) 寒风………………………………………………………(148) 寒风过后…………………………………………………(149) 月下白菊…………………………………………………(150) 暮秋………………………………………………………(151) 透明凛冽…………………………………………………(152) 晚秋佳日…………………………………………………(153) 又…………………………………………………………(154) 时雨天气…………………………………………………(156) 寒星………………………………………………………(157) 寒月………………………………………………………(158) 湘海朔风…………………………………………………(159) 寒树………………………………………………………(160) 冬至………………………………………………………(161) 除夕………………………………………………………(162) 译者的话…………………………………………………(163) 巡礼纪行 献给本该伴我而行的妻子………………………………(169) 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五天……………………………(170) 访托尔斯泰翁……………………………………………(170) 出师不利…………………………………………………(172) 第一次会晤………………………………………………(173) 家眷们……………………………………………………(178) 伏龙加沐浴(之一)………………………………………(179) 一日之夕…………………………………………………(184) 两个儿子对父亲的看法…………………………………(185) 耙草………………………………………………………(186) 阳台上的黄昏……………………………………………(188) 根本的革命………………………………………………(192) 心中的暗鬼………………………………………………(193) 伏龙加之水(之二)………………………………………(195) 雅斯纳亚·波里亚纳村庄………………………………(196) 一天的生活………………………………………………(198) 纪念签名…………………………………………………(201) 伏龙加之水(之三)………………………………………(202) 灵巧的夫人………………………………………………(204) 最后的一天………………………………………………(206) 伏龙加之水(之四)………………………………………(207) 阳台和书斋………………………………………………(209) 告别………………………………………………………(212) 再见吧,雅斯纳亚·波里亚纳!…………………………(213) 蚯蚓的戏言 致故人……………………………………………………(217) 都市逃亡的手记…………………………………………(229) 千岁村……………………………………………………(229) 逃离都市…………………………………………………(234) 草叶的低语………………………………………………(238) 百草园……………………………………………………(238) 夜来香……………………………………………………(242) 碧色的花…………………………………………………(244) 月夜朦胧…………………………………………………(246) 致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未亡人………………………(248) 阿安………………………………………………………(255) 露的祝福…………………………………………………(259) 除草………………………………………………………(259) 往日手记抄………………………………………………(263) 纲岛梁川君………………………………………………(263) 晓斋画谱…………………………………………………(267) 红叶之旅及其他 红叶之旅…………………………………………………(273) 红叶………………………………………………………(273) 义仲寺……………………………………………………(276) 宇治的早晨………………………………………………(278) 嫩草山之夕………………………………………………(281) 熊的足迹…………………………………………………(284) 勿来………………………………………………………(284) 浅虫………………………………………………………(285) 大沼………………………………………………………(286) 去札幌……………………………………………………(289) 中秋………………………………………………………(290) 名寄………………………………………………………(292) 春光台……………………………………………………(294) 钏路………………………………………………………(295) 茶路………………………………………………………(297) 北海道的京都……………………………………………(300) 津轻………………………………………………………(301) 我为何作起小说来………………………………………(303) 谋反论(草稿)……………………………………………(309) 译后记……………………………………………………(321) 试读章节 百合 傍晚,登后山。青茅在夕风里震颤,百合花清香四溢。山丘之上,月影朦胧。太阳已经躲到大山的右面,残曛犹明。天上横曳着金黄的云朵,宛如彩旗翻舞,由西向北延伸。富士山刺破淡蓝的暮云,微微露出了峰顶。海水泛着紫色的暗影,一帆徐徐而过,在海面上飘动。 远望村庄,此时镶嵌于村与村之间的金色的麦田,不知何时已经收割完毕,现出灰黑的底子。水田多半插了秧,满布新绿的秧田和仅仅灌满水的闪着白光的田地,参差交互。一条小河,水窄如带,婉转流去,银光闪烁。麦子收获完了,村庄绿树环合,一片苍黑。这里,那里,腾起烧麦秸的青烟。烟雾眼见着包围了村庄,侵袭了山冈。这期间,黄昏趁势升腾而起。轻风送来一阵蛙声。 天黑,从山上下来,夹径青茅,苍碧一色。点点百合,如夜空迷茫的星辰,闪着惨白的光。晚风拂拂,山野黄昏,暗香盈袖。 山端月影,渐次明丽了。 六月十三日P.120 后记 1983年,我应百花文艺出版社之约,翻译了德富芦花的名著《自然与人生》。十年来,这本书受到各骱层读者的爱顾,几度增印,供不应求,尤其是前辈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在文章和来信中,多次提及《自然与人生》,对原作和译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令我很受感动和鼓舞。 如今,在谢大光同志的建议和敦促下,我又从作者另外几种散文集中,选择补译了若干篇章,合成《德富芦花散文选》,作为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外国名家散文丛书”之一种,交付出版。敬请读者朋友继续给予批评与指正。 1906年,即日俄战争的第二年,4月,德富芦花曾经环绕亚、非、欧大陆作过一次漫游。他由横滨出海,途径上海、香港、新加坡、科伦坡,抵塞得港,瞻仰了古埃及文化遗迹,观览了尼罗河风光,朝拜了圣地耶路撒冷,接着,由地中海北上,访问了俄国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家里小住五日,然后从西伯利亚回到日本敦贺。历时一百二十天,行程二万四千公里。《巡礼纪行》就是以此次漫游为内容的散文随笔的结集。书中选译的《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五天》,详细记述了作者在托尔斯泰家中做客的情景,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这次壮游可以说是作者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在托尔斯泰的影响和启迪下,德富芦花回到日本后,决心摆脱城市,归田园居,与平民百姓为伍,于清静素朴的生活中寻求文学创作的灵感。他以“美的百姓”的身份,在东京西郊置办田产,建筑草房,参加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蚯蚓的戏言》就是这一时期乡村生活的生动写照。 《谋反论》是一篇讲演稿,作者满怀愤慨的心情,怒斥统治者残酷虐杀进步人士的罪行,唇枪舌剑,气壮山河!一个资产阶级文人,面对强权,敢于指陈时弊,仗义执言,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实在难能可贵! 十年苦乐多少事,社会人生两苍茫。想起翻译《自然与人生》时,我初度“不惑”,正值壮年,体力和精神可以说处于“最佳状态”;外国文学研究也如春花竞放,满园秀色。十年后,再译芦花散文,为腰病所累,不能久持,写写停停,时辍时续。常译完百余字就要起立行走一下,或卧床休息片刻。外国文学出版业,亦令人有“流水落花春去也”之叹。 在这样的形势下,百花文艺出版社以坚持出好书为第一要义,精心组织了这套外国散文丛书,一本本奉献给广大读者,作为一名译者,除了感谢与钦佩之外,还能再说什么呢? 译 者 1993年4月于南京苦居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