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与寂寞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著名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系列之一,是克里希那穆提哲学思想的体现,探讨的内容涵盖了爱、寂寞以及心灵世界中的很多重要哲学问题。

本书使我们再次沐浴在克里希那穆提丰富、独特、感人的心灵之光中,从而有能力在人生中创造真爱。

内容推荐

在《爱与寂寞》中,克里希那穆提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我们与自己、与别人、与团体的关系,指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使个人与团体分化、孤立的制约因素,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关系”。只有当心灵不再有任何形式的逃避时,我们才能与寂寞、孤独直接沟通。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热情,拥有爱。

本书使我们再次沐浴在克里希那穆提丰富、独特、感人的心灵之光中,从而有能力在人生中创造真爱。

目录

第1章 人际关系中是否有秩序

第2章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第3章 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第4章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第5章 爱的可能

第6章 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第7章 如何摆脱恐惧

第8章 如何克服寂寞

第9章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第10章 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动

第11章 关于“爱”的交锋

第12章 爱与寂寞

第13章 有依赖,就没有爱

第14章 混乱的根源

第15章 爱与美

第16章 爱的意义

第17章 爱是一种祝福而不是快乐

第18章 爱和哀伤

第19章 爱是美德的精髓

第20章 如何摆脱孤独与依赖

第21章 人类能否超越哀伤

第22章 谁该对混乱的世界负责

第23章 寂寞、孤独与爱

试读章节

第2章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为了要从人的角度发现任何事情,难道我们不需要从自由的某种品质出发吗?如果我们探究像爱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摆脱我们特有的偏见、个人的特质、性向以及我们对爱的期望——不管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或现代的。如果可以,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以便于探究,否则我们会分心;我们会因为我们特别的情况,浪费能量去肯定或争辩。在讨论过“爱是什么”的问题后,我们能看到找出这个字所传达或没有传达的重要性、意义和深度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先看看我们是否能让心灵从各种关于这个字的不同结论中解放出来吗?可能从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歧视和结论中解放心灵吗?因为在一起讨论爱是什么的问题时,我觉得我们必须有非常敏锐的心灵。而当你有意见、评断,或认为爱该是如何或不该如何时,你不会有美好清晰的心灵。为了要检视心灵,我们所有的探索要有美好清晰的心灵。为了检视心灵,我们所有的探索必须从自由的感觉开始——不是从某件事情解脱的自由,而是自由的品质,可以去看、观察、看到真相是什么的能力。稍后,你可以回到你的偏见、你特有的虚荣心和结论,但是我们能够在此刻把这一切暂放一边,保持这种探索的自由吗?

有几件事情互相关联着:性、嫉妒、寂寞、归属感、友谊、极大的快乐与害怕。这不都和那个字有关吗?我们可以从快乐这个问题开始吗?因为它在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多数的宗教贬抑性,因为他们认为沉溺于感官快乐的人,不可能了解真理是什么,上帝是什么,爱是什么,至高无上的东西是什么。这是基督教、印度教、佛教里至要的教规。当我们要问爱是什么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导致各种不同形式的压抑的传统制约——维多利亚时期的和现代的——或许是容许性的享乐。

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和任何所谓有教养、智慧、虔诚信仰的人们谈话——我不会称他们为虔诚信仰的,但是别人称他们为虔诚信仰的——你知道,禁欲是他们的大问题之一。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完全不相关的,禁欲在现代的世界里无立足之地,该把它搁置。我会觉得遗憾,因为知道禁欲是什么,是其中一个问题。要知道爱是什么,必须要以宽广深沉的心灵去探索,不只是言语上的见解而已。为什么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我不是说它对或错,我们是在探索,该不该有性的快乐并没有定论。为什么快乐在我们生活里,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它是我们主要的欲望之一,但是它为什么占据了如此奇妙的重要性?不仅在西方世界,它是如此喧嚷、粗俗,在东方世界也是一样的。它是我们主要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宗教——所谓的宗教——那些神职人员贬抑它。如果你在寻求上帝,他们说,你必须发誓禁欲。我认识一个印度僧侣,是个非常严肃的人,有学问、有智慧。在十五或十六岁时,他放弃了世界而且发了禁欲的誓。当他年长的时候——在他大约四十岁时,我遇见他——他放弃那些誓约,结婚了。因为印度的文化认为放弃誓约的人是可怕的,所以他有一阵子过得像在地狱一样。他被排斥,过了一段真正痛苦的日子,但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为什么性有如此奇妙的重要性呢?

这是所有色情书籍的问题。允许你完全自由地去阅读、发行、表现你所喜欢的、从压抑中解放出来。你知道世人都是这么做。这和爱有什么关系?爱、性、快乐和禁欲是什么意思?请不要忘记这个人们非常重视的字和它的意义——引导至禁欲的生活。让我们找出为什么人们终其一生,在生活里给予性如此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什么如此反对它。我不知道我们要如何回答。

在性的活动中不是有一个因素是完全自由的吗?在知识上我们模仿,我们不会创造,是二手或三手的经验;我们重复——重复别人所说的,我们只有一点点思考。所以,我们没有主动、创造力、活力和自由,而且在情感上,我们没有激情,也没有深刻的兴趣。我们可能有热情,但是很快就褪色;没有持续的热情,而生活多少有些机械化,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既然生活是机械的、知识的、技术性的和多少带点感情的重复,这个特别的活动,自然变得非常的重要。如果在知性上有自由,人有热情,那么性便会有它自己的地位,而不会那么重要了。我们不会赋予它那么重大的意义,试着借由性去发现涅槃,或者想借由性可以和人类有完全的结合。你知道,那些我们希望借着性发现的事!

所以,我们的心灵能找到自由吗?我们的心灵能非常活跃、清明和有知觉吗?这样的心灵不是从别人、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所谓的精神导师那里撷取而来的,他们根本缺少灵性。当有自由、深刻、热情的特质时,性也会有它自己的地位。而禁欲又是什么呢?

在我们的生活里,禁欲可有任何地位吗?“禁欲”的定义是什么?不只是字典里的意义,而是它深刻的意义。拥有全然禁欲的心灵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我们应该加以探索。也许这就是更重要的。

如果有人意识到心灵的所有活动——当观察者观照心灵的时候起分别心,而引起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冲突——他难道没有看到持续形成的印象和各种快乐、不幸、意外、侮辱的记忆,以及各种不同的印象、影响和压力?这些东西充满在我们的心灵中。思考一下性行为,描绘一下它,想象一下,维持住那种被唤起的情绪,就得到刺激了。这样的心灵不是禁欲的心灵。禁欲的心灵是一种完全没有影像的心灵,没有印象,才是禁欲的心灵。而心灵才会永远纯真。“纯真”意味着心灵没有受到伤害或伤害别人——它无法去伤害别人,所以也无法被别人伤害,但仍然是非常容易受伤害的。这样的心灵是纯洁的心灵。但是那些立过禁欲誓约的人是一点都不纯洁的;他们无止境地和自己争战着。我知道在东、西方各种的修道士为了寻找上帝而饱受折磨,他们的心灵被扭曲、受着煎熬。

这些都和快乐相关。爱和快乐的关系在哪里?追求快乐和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面上看来是一体的。我们的德行基于快乐,我们的道德也基于快乐。我们认为你可以借着牺牲得到它——这会给你快乐!或借着抵抗得到它,这可能会给你成就事情的快乐。如果在快乐和爱之间有这样的事,那么界线在哪里?两者可以合为一体、交织在一起吗?还是它们一直是分开的?有人说:“爱上帝,那个爱和亵渎的爱无关。”你知道这些不只是几世纪以来的问题,而是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了。而两者分别的界线在哪里,或是没有任何分别的界线?这个不是那一个,而如果我们在追寻快乐,就像大部分的人那样,以上帝之名、以和平之名、以社会改革之名追寻快乐——而爱在这些追求中的地位又何在?

所以必须深人那些问题:快乐、享乐和喜悦是什么?祝福与快乐有关吗?别说有或没有,让我们找出答案,看看那美丽的树、云、水、夕阳、无垠的天空、男人、女人和小孩的脸。沉醉在真正美的事物中,是一大享乐,是一种对不凡、高贵、清明和可爱的事物的欣赏。当你拒绝快乐,你就拒绝了所有对美的知觉。宗教就是拒绝了它。最近我听说,在西方世界,风景画进入了宗教画的领域,然而在中国和东方,风景画和树却一向是被认为是高贵和具有宗教性的。

为什么心灵会追寻快乐?这不是对或错的问题,但这个快乐原则的机制是什么?如果你说你同意或不同意,那我们就迷失了,但是如果我们一起找出原则是什么,快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也许我们将知道真正的享乐是什么。而喜悦和祝福是什么,哪一项包含了狂喜?狂喜和快乐有关吗?喜悦可以变成快乐吗?

快乐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心灵一直追寻它?你不会没有知觉——看到美丽的房子,或阳光洒在可爱的绿地上,或在无垠的沙漠中,没有一点绿草,还有广阔的天空。你不能避不看它,而看到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愉悦,不是吗?当你看到一张可爱的脸庞——不只是结构对称的脸,而是有深度、美感、特质、智慧和活力的脸——看到这样的脸真是令人惊喜,而一旦你知觉到就有了愉悦。愉悦何时变成快乐?你看到米开朗琪罗完美的雕像,你看着它,它是最杰出的作品,不是指主题,而是它的品质。看到它就会产生极大的快乐和愉悦。你走开了,心灵在回想它,开始思考。你认为那是多完美的作品。看到的时候,有很美的感觉,看到绝妙事物的品质。然后思想会唤起它、回忆它,而且会记住你看见雕像时的快乐。然后思想创造了快乐,它带来活力和延续,所以当你看见雕像时,感觉就出现了。所以,思想要为寻求陕乐负责。这不是我发明的说法,你可以看到的。你看过美丽的夕阳,然后你会说:“但愿我能回去再看一次。”在看到夕阳的时刻,你并没有快乐,你只是看见绝妙的事物,满是光芒、色彩和深度。当你离开回到你的生活中,你的思想说:“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我希望能再有这种经验。”所以,是思想让快乐永存不朽。这就是机制吗?然后会发生什么呢?你从此再也看不到那夕阳——再也看不到!因为最初看到夕阳的记忆仍然留存着,而你总是和它比较。因此,你再也看不见任何新的事物了。

所以,有人问:你可以看到夕阳、美丽的脸、你的性经验或任何事物,看到它而且结束它,不再存留在心中——不管事情是极为美的或有很深的悲伤,或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你能看到它的美,而把它全部结束,完全地结束,不保留到第二天、下个月和未来吗?如果你保留起来,思想就会玩味。思想就是把那件事、那个痛苦,或能给你愉悦的事储存起来。所以一个人如何不去避免,而要意识到这全部的过程,而不让思想去操控?

我“想要”看夕阳,我“想要”看那些树,它们充满了大地的美。它不是我的地球、你的地球,它是我们的地球。它不是英国人、俄国人或印第安人的,而是我们的地球;没有界限,没有丑陋、野蛮的战争和人的恶念。我想要看到所有的一切。你看过山丘上的棕榈树吗?多么美啊!你看过原野上的一棵树吗?我“想要”看,我“想要”享受它,但是我不想把它缩减成丑陋的小小快乐。而思想会缩减它。

P13-19

序言

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生于印度,13岁时被“通神学会”带到英国训导培养。“通神学会”由西方人士发起,以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为基础,而衍生为一个宣扬神灵救世的世界性组织,它相信“世界导师”将再度降临,并且认为克里希那穆提就是这个“世界导师”。而他自己在30岁时觉悟内心智慧,否定了“通神学会”的种种谬误。1929年,为了排除“救世主”的形象,他毅然解散专门为他设立的组织——世界明星社,宣布任何一种约束心灵解放的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和主张都无法进入真理的国度。

克里希那穆提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一生在印度和西方世界传播他的精神智慧。别人要加给他上师的尊位,他都一直拒绝。他的思想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但是他坚持宣布自己不是宗教权威。他的教诲,主旨在于:要从根本改变社会与人生,必须先改变个人自我的意识。他一直教人进行自我觉察,教人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狭隘性制约等等的弊害。他一直指陈打破意识束缚,进入“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这个广大的空间,正是人的生命创造力的源泉所在。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演讲无数,著述甚多,所有语言归结为一点,“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他的心要,为世人指明了东西方一切伟大智慧的精髓——认识你自己。

他一直对世人讲话,直到1986年过世,享年90岁。他的言论、日记、书简集结成60册以上的著作。这一套丛书就是从他浩瀚的言论中撷取出来,每一本都讨论了一个和日常生活特别有关而又重要的题目。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作品得到台湾著名作家胡因梦女士倾情推荐,在此谨表谢忱。

九州出版社

书评(媒体评论)

“有一个名字,它对抗所有的神秘、怀疑、困惑、迂腐、奴役,那就是克里希那穆提。他是一位超越时代的人物,独立于天地之中,我们不妨称他为真理的明师。”

——亨利·米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