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贤妻良母/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燕杰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燕杰,生于1971年2月,山东省作协会员,东营市作协主席团成员,垦利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现代诗人网终身管理员,现代诗人协会会长,民刊《中国现代诗人》主编,地方刊物《红柳》执行主编之一,陈红晓作家集团作家。山东省第十三届长篇小说高级研讨班结业。获第二、四届黄河口文艺奖,第一届垦利区政府文艺奖,齐鲁文化之星。代表作:诗集《演绎天堂》,长篇小说《一粒尘埃》《顺》。 后记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境内,小清河南畔向南走六七 华里,就是桑科村,我在村子里长到十几岁。我整个童年 都生活在村子里,最远也没走出过二十华里,那时候虽然 生活窘迫,但无忧无虑也没有烦恼。在我的记忆中,我的 家族的老老少少都是那样淳朴善良,最初记忆最深的,是 爱全哥的母亲一位婶子和花叔的母亲八妈妈。这位婶子在 我的记忆中,一直很有权威,她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爱 全是她的大儿子。我记事起,都是在她家前院里请老爷老 妈,让我记忆更深的是她家的鞭炮最大最响,这是儿时很 美慕的一件事。八妈妈是最善良的一位长辈,每年二月二 总是揣在怀里两个鸡蛋送给我,还一再可嘱我不要让八爷 爷知道。再年长些就是街坊邻居和我的小伙伴们,街坊邻 居和亲人几乎没有区别。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我们的打闹和 俏皮而谴责我们,小伙伴们更是一天不见就想得不得了, 成立、卫方、国旗、全福、红、小青……一闭眼就像过电 影一样。再年长些,和自家的一些侄子相处比较多,特别 是道天。这一些给了我写作的一些素材,但在这本书里, 我主要写了解放前的桑科村。 2013年清明回家上坟,看到很多人家的坟上树了碑, 就和大哥、姐姐、姐夫们商量着给父母树块碑。父亲去世 已二十七年,母亲去世也已四年多了,真该为二老立块碑 。二姐夫说要树也得给爷爷奶奶一块儿树,而且大姐夫说 一定要写上碑文。哥哥和我都觉得老人们都是平凡的人, 没什么丰功伟绩,只写上名字就是了。回家后我就想既然 都是为了纪念,碑文要写就写个“大的”,能代表他们一 生的,我何不为他们立一块文字碑呢?特别是我对桑科村 的情结,久久不能放下,四十几岁了一想起故乡,还是很 容易激动。 我没有问活着的老少爷们是否同意,就私下里以母亲 为主线,杜接了桑科村解放前的一段“历史”。母亲的艰 辛让我一边写一边流泪,一个童养媳,两个儿子相继死亡 ,不知忍受了多少悲痛,又通到丈夫的遗弃,丈夫入狱多 年,一个人养育三个孩子多年。虽然她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但对于儿子来说她就是一片亲情的海洋、一所苦难的学 校。我尽量把握住平淡的笔调,以防桑科村的先人们九泉 下有知,说我写得不够公平,太过自私。我还有一个姨妈 ,至今还健在,我也没经过她的同意,把她塑造成刘同域 的形象,但愿她能谅解我。 家乡离我并不遥远,只有一百多华里的路程,由于种 种原因,近些年来我回去的次数并不多。虽然,村庄在我 的视野里变得像个迷宫,族人和邻居以及那些小伙伴住哪 儿我都摸不很清楚了,但一张张面孔还是那么熟悉,让我 走在大街上,大爷二叔、大婶大嫂都能喊得出来。但愿这 部小说能让他们说句:“春东的二儿子写了本书,是关于 咱们村的,我觉得还真是给咱们村长脸啦。”我的心就趋 于平静了,也算还了一个感情债。 在以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故乡的文字,但都是一些片段 ,从来没有这样深度思考过,也没有这样系统过,希望活 着的族人和乡亲,能理解我对桑科村的先人们的敬畏之心 。是的,在我的文章中,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剖析村子里的 民风,记录了一些细节,譬如殡葬、盖屋、嫁女娶妻。还 有书中对父亲的描述,更让我痛心。其实,在我的记忆里 ,父亲是位好父亲,特别是他在世的最后那几年,更让我 留恋。改革开放没几年,他就想办个诊所,一直没有成行 。后来我提起这件事,一位族里的哥哥说,父亲那一套中 医理论过时了,现在人喜欢桂吊瓶,他那种少吃药甚至不 吃药就能治病的理论和做法怎么能挣钱呢?是的,在一切 向钱看的世界里,他真的过时了。但我还是喜欢他开方的 那个姿势,不紧不慢,药量根据体质而异。大多的时候不 让你花一分钱,也许就是一碟花生米二两小酒他就心满意 足了。但父亲对待母亲,我觉得他有罪,需要忏悔,这也 是文章中父亲这个角色的基调。至于爷爷奶奶,我们姊妹 几个都没见过,都是听长辈们说的。爷爷是个很传奇的人 物,我只能根据八妈妈的叙述描写他们了。 写稿子的过程中,为了小说的可读性,我找了两位无 关的朋友作为第一读者,心理上觉得必须先过这两位读者 的法眼,这时我总是小心谨慎,以求对家乡的深度思考能 够得到肯定。再者,写这本小说过程中,我读了几遍垦利 县党史史志办编的《渤海垦区革命史》一书,力争人物生 活的背景符合现实,在这里对这本书的编著者一并谢过。 对于故乡的变化,我会时刻关注着,但愿以后还能为 她做点什么。 作者 目录 《贤妻良母》无目录 精彩页 1 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说来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这地儿呀,应该叫石门坊,又叫石门房。石门“晚照”是当地八景之一,实质是位于八景之首。这地儿不仅有山,弥河的古河道也从这里穿过,在古代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可是那个年月有点水枯山瘦,附近村子的人都靠种植烟叶、果树生计。有一户刘姓人家,住在凤岗村的中部,早年也算书香门第,当家的刘德海老汉虽说不上田有百亩,但也收入丰盈,在当地算大户。他膝下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四儿子十八岁乡试秀才第一名。可遗憾的是二十岁那年他疯了,用铁链子锁了两年,痛苦地死去了。刘德海把四儿子看成宝贝,四儿子的死强烈地刺激了他,使他成了不折不扣的烟鬼,没几年就把田地抽光了,穷得叮当叮当响,没办法就把最小的两个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了,一个六岁一个九岁。为这事妻子赵氏成天以泪洗面,两年后眼睛哭瞎了,德海并没有因为妻子而停止抽大烟,反而为了彩礼相继嫁出了大女儿、二女儿和三女儿,继续抽那要命的大烟。德海的身形逐渐变得像纸糊的,风一吹就倒的样子,每天佝偻着身躯赖在炕上,任凭缺吃少穿。大儿子刘同山觉得这家没法待下去了,就提出来分家,说是分家,除了现在一家人住的房子,也没什么可分的了。二儿子刘同岭、三儿子刘同川也同意哥哥的想法,也想另起炉灶,实质上三个儿子都已结婚了,在德海抽大烟之前就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看到爹爹这份光景都寒了心,只不过碍于过去的家威,一直强忍着,这下实在忍不下去了。妻子赵氏也支持三个儿子的想法,这就像一棵大树,儿女们就是枝权,根都烂了,怎么还能保住枝权,还是给孩子们一条活路吧,至于德海和她就自生自灭吧。德海一看也没有办法,就找来族里的长辈,让儿子们把话挑明了。三个儿子也懂事孝顺,答应每家每年给老店里一石粮食。德海想来他老俩刚刚饿不死,再抽大烟没门了。实质上,就这一石粮食三个儿子也得出外打工挣,土地已败光了。 卖掉的两个女儿,四女儿刘同英和五女儿刘同娥邻村。她俩每天的活儿差不多,一大早就起来,先把院子打扫干净,给猪拌好食;然后捎上两个地瓜干饼子,拿上镰刀、提篮给猪剜菜。这两家都养着三头猪,不拼命地干猪是吃不饱的,那会挨东家的打骂。刘同娥年龄小力气小,刻好的菜要分两次才能背回家,每天得往返十多里地。有一次,菜刚刚剜好天就暗下来,一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瞬间瓢泼而下,刘同娥把剂好的菜分成三份,在平常她是分成两份的,但今天的雨水大大加重了菜的重量,她背着三分之一行走都很艰难,一个弱小的身影就这样在大雨中来回地穿梭,最后一趟晕倒在泥里。当坐立不安的刘同英找到她时,她已不省人事了。同英跪在地上求东家,才讨得了一碗热姜汤,救了同娥一命。事后还挨了自家东家的一顿板子,怪她多管闲事。人世间就是存在着这么多歪理,不用说是自己的妹妹,就是对个陌生人,也不能叫多管闲事呀。狠心的东家难道真的不明白这个理? P1-2 导语 用苦难忘却苦难,让恩情记住恩情。 一个远离花言巧语的歌者,甚至没有言语,只有爱。 一座多么普通的村庄,一个多么普通的女人,一条中国最出名的河流,为你流泪够不够。 要倔强成怎样的高岗,或是委屈成怎样的深渊,才能算是贤良的尺度,人间的贤妻良母。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主人公命运为主线,用凝重的笔触,塑造了一位淳朴善良且坚韧的伟大的女性形象。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人物鲜活,个个呼之欲出,通过对一个家庭的变故与特殊社会变迁的描写,把一幅旧时乡村生活的画卷描摹得清晰可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