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庄子新悟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何者明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那么,庄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庄子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迪?作者娓娓道来,在庄子的生命气息与庄子的智慧光芒下,阐释他的睿语,演绎他的故事,感受庄子的人生智慧!

内容推荐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用一篇篇轻松诙谐、喻意丰富的寓言和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的自在得意、大度情怀、幽默风趣、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心灵的事物的规律,去设立奋斗目标,去做出选择和放弃,去说话和办事,去与人合作和相处。本书结合庄子的言论观点与现实社会中的实例,帮助读者重新感悟《庄子》。

目录

第一章 中无主而不止——心态,充满自信的人在哪都好活

不蹋不熟驾驭好自己的心态       松柏之茂: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

无主不止;心里多装一些自信      天无私覆:对自己的做法不反悔

内变外从:不用他人的眼光削弱信心   无所逃逸:自己是最“独特”的存在

第二章 道不欲杂——目标,看好的东西努力去得到

多则忧:珲性地设计未来        敬中达彼:不做不切实际的想法

人舍天助:人生不能没有目标      万物皆然:命运不是被注定的

其静若镜:了解自己能干什么

第三章 吾生也有涯——选择,人生短暂走好每一步

有涯无涯:做出不后悔的选样       安排去化:顺其自然也许是量佳选择

明于权;适合自已的才是量好的      不知后知:生活中需要领路人

用者要者:选择最怕偏离了方向      以道现之:换个方式达到选择的目的

第四章 不可多取——放弃,简单一点活得更轻松

诚忘:以放弃的方式去得到        忘其所始:把恼人的往事丢开

公器少取:经常给自己卸包袱       与物穷:此路不通就改道

用志不分:放弃杂事,专注一件事     知能不能:不要什么事都苛求完美

第五章 非彼无我——性格,培养健全独立的个性

非我无取:不刻意改变自己的性格     虚而不华:转化性格要有恰当的路径

攫而后成;性格可以慢慢改善       灭天灭命:为人不要太敏感

长乎性:任何性格都有它的优势      存己存人:容易激动的人要控制自己

第六章 心意自得——幸福,把快乐抓在自己手上

慎守其真:获得内心真实的愉悦      不危其真:多留意生活中美好事物

心意自得:幸福是—种生活态度      莫累形:不可透支自己的生命

恋意遨游:随意筒单是幸福        人与天一:树立对健康的信心

第七章 虚者心斋——谦逊,友好地接纳所有人

虚者心斋: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     爱人无己:原谅别人的过错

谷虐渊实:懂得尊重每一个人       不逆寡:交际不要挑肥拣瘦

相靡以信:用诚心去帮助别人       淡然无极:不挤兑年轻人,不歧视老人

第八章 莫逆于心——真诚,用心结交一些好朋友

莫逆于心:做他人的知心朋友       化则无常:要善于选择朋友

执而化:好朋友应志趣相投        不自为方:朋友之间要有互补性

精诚之至:交友要诚实守信        真人真知:解抉矛盾,增进友谊

第九章 达者知通为一——变通,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与日同德:制服浮躁,才会变通      得丧祸福:人情变化,有迹可寻

 知通为一:变化要依循规律        止无所化:区别对待不同的人

 无物不可:掌握变化的趋势

第十章 物无非彼——逆境,换个角度天地宽

 通于道:逆境中学会逆反思维       泰山为小;善于转化失败的感受

 无我无取:不要圈禁自己         不拘—隅:精于应对,避免不利

 相与为类:敢于尝试新事物        祸福淳淳:在委屈中保全自己

第十一章 语有贵——说话,好口才彰显个人魅力

 言非吹:学会巧妙地袁达         中欲言:说得体的幽默话

 不惑解惑:忠告必须有力度        意有所随:顺其自然地转移话题

 言能意致:有理有利地拒绝        辩之以慧:机智地应付尴尬

 言者风波:作出有益的问答

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关系,把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情莫若率:如何对待爱人的异性朋友    慎勿与之:与上司的异性朋友保持距离

 相忘江湖:弄清友谊与爱情的界线     面誉背毁:与领导不能过于亲热

 雄鸣雌应:夫妻间应留有适当的个人    至仁无亲:尊重他人的“个私空间”

“领地”                甘以绝:防止“昵友”坏事情

第十三章 奠若以明——聪明,防止使自己做蠢事

 以应无穷:聪明人不做愚蠢事       不诌不谗:自作聪明会招来麻烦

 黜聪明:大智若愚,用晦如明       相忘道术:聪明不等于圆滑

 知愚非愚:内心清楚,表面糊涂      见己见彼:巧妙地装傻是精明

第十四章 觉而知梦——冲突,清醒地面对是非矛盾

 道不可亏:不做搬弄是非的人       大觉知梦:防止小事引起冲突

 至言去言:搞不清是非曲直不如沉默    不知其恶:多想想自己的“不对”

 非有公是:直爽不等于口无遮拦      复通为一:不让冲突升级的方法

 与世俗处:得理让人是最好的和解手段

第十五章 辨乎荣辱之境——锝失,坦荡而有尊严地活着

 誉之不劝:以平常心打理荣与辱      行修于内:要知道物极必反的规律

 缘督为经:赢得有价值的利益       无藏有余:暗中交易的祸患

 天子不贵:要职应树立自省意识      见得见利:成功者不可眼中无人

第十六章 大知闲闲——竞争,不妨让内心悠然一点

 逍遥无事:悠闲源于准备和谋划      不展善博:胆大心细地抓住机会

 官止神行:顺势悄悄地抓住机遇      死于网罟:在竞争中不贪小利

 处物不伤:遇到强劲的对手不要慌乱    与物相刃:不搞过火的竞争

第十七章 万物与我为一——合作,追求双赢的关系最牢固

 物我共生;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      始终如一:懂得与人长期合作

 利不私分:要让对方得到好处       圆者中规:实现优势互补的合作

 消除机心:努力达成双赢的合作      静圣动主:建立互信的合作

第十八章 事求可,功求成——办事,与不同的对象出招应招

 滥美滥恶:求人办事巧开口        所尊所乐:让被求者感到心理满足

 不精不诚:学会诚恳地求助        不恃于众:求人切忌脚踩多只船

 彼节有间:了解对方,求之有效      力少功多:平时要做人情的积累

第十九章 和、豫、通——和谐,上下级相处的基础

 与物为春:感情投资,心灵沟通      不骄不戏:与人说话避免情绪伤人

 宽容于物:不要对人指手划脚       真在内:说说笑笑融洽关系

 顺心则喜:妥善处理与上司的冲突     行事忘身:如伺面对领导的误解

 勿卤莽:批评时要让对方诚服

第二十章 安时处顺——时间,做一个懂得自我管理的人

 得者时:管好自己,用好时间       应之人事:守时的人离成功最近

 各得其序:用好自己的生物钟       顺之则成:为人不可见异思迁

 与物化:实现时间的最大值        待而后当:耐心地等持时机

第二十一章 正而后行——权力,坐稳领导位子的方法

  能其事;要有威慑力和感召力       卑而可因:兼听不同的意见

  不越樽俎:切不可滥用权力        积卑为高:身边需要有经验的人

  察其所以:用多种面孔亲近下属      同则应:把握赞美的方式

第二十二章 拔举而不失其能——叫人,把有能力的人放在身边

  无用之用:打破用人的陈规陋习      短者不忧:用好没有“长处”的人

  德无私心:爱才之心要真实        不失其能:选拔有能力的人才

  修身求人:对人才量大的支持是信任    无以先人:不要总是盯着人家的毛病

第二十三章 中和民意——团队,无容偏私地凝聚人心

  天子之剑:让团队成员产生归属感     民不难聚:把员工当作“台伙人” 

  钓大鱼;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与物皆昌:共同分享激发人心

  阴阳有藏:在团队中委曲求全       顺物无私:让每个人觉得自己重要

试读章节

     无主不止:心里多装一些自信

        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庄子·天运》

道家与儒家处世的思维逻辑链有所不同,儒家以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我为人人”,然后“人人为我”。庄子不赞同这种做法,他强调尊重人的个性,这是实现“真人”的必要途径,个体生命顺应自然,群体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否则是自欺欺人。作为人,内心无主见,天道就不能来停留,外界如果没有纯正的根基,天道就无法推行,所以智慧的人,由外界输入的东西,内心无法断定的,便不接受。天道是什么?天道就是成功的秘诀,包括规律、规则等等。

《庄子·德充符》中讲了个故事: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鲁国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又问:“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行竞超过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

孔子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

庄子非常可爱,他继承老子的衣钵,把道家的思想拓延开来,但他笔下却时而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的自信渲染于字里行间。

在庄子看来,人是世界的主体,对于生命个体来说,被谁在意呢?首先得自己在意自己,确信自身的存在,懂得生存的意义,方可融入社会,归属类群的价值谱系。

有个故事,读后感触颇深。有个叫西格的女人,自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就整天烦躁不安。4岁的孩子整日玩闹,19个月大的孩子整夜哭叫,还有一个婴儿需要不断地喂奶。那一段日子,西格的精神就要崩溃了。长期的睡眠不足使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世界,也无法正常地看待自己。她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低能”,连几个孩子都照看不了,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她的朋友海伦从另外一个城市托人给她带来一份礼物。她打开一看,是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时用。”罐子里面装着几十个用浅蓝色纸条卷成的小纸卷,每个小纸卷上都写着海伦送给西格的一句话。西格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打开,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上帝微笑着送给我一件宝贵的礼物,她的名字叫‘西格’;我珍惜你的友谊;我欣赏你的执著;我希望住在离你的厨房100英尺远的地方;你很好客;你有宽广的胸怀;你是我愿意一起在一家百货公司转上一整天的那个人;你做什么事都那么仔细,那么任劳任怨;我真的相信你能做好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我给你提两点建议:第一,当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个罐里。第二,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看看。”  读到这里,西格的眼圈湿润了。因为她深深地感觉到,她正被别人爱着,被别人关心着,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也是很棒的。从那以后,西格把这个“自信罐”摆在最醒目的地方,只要遇到压力和困难,就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

15年以后,西格当了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家幼儿园,因为她的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从这所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

这个“自信罐”是有形的,而庄子的心就是一个“自信罐”,内存与宇宙一般大。我们每个人都得把心作为储藏自信的容器。

P3-5

序言

庄子是个很可爱的人,可爱于他的恣意与快乐,他的潇洒与坦然,他的率真与激情;可爱于他开心地教导人们如何获得恣意与快乐的方法,如何拥有潇洒与坦然的美好心态,如何做一个率真与充满生命激情的人。

在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抑或一切价值被整合为金钱符号的今天,人最容易失去的是心理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人们常常感到恐慌、焦虑与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致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难在何处?儒家自身在思索,道家的庄子也在思索。庄子的思索提供了有别于儒家思想的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参照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人的普遍祈求,历史上多少先哲不懈探索实现社会和谐的途径和方法。孔子希望以“中庸”求得和谐,目光停留在人类自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对名利的激烈的争斗。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和快乐。

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然后又回到生命的个体,他获得深刻地感悟:完成了生命个体的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体现生命遵循自然的最佳状态,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做到自身不与自然发生冲突,我必须是个“真人”——充分呵护生命、张扬个性,不奴役与欺骗自己,懂得尊重万物,不轻视他人的价值,这样才能为创造人类的和谐提供必要的自然条件。自然是“真”的,是最大的“善”,反过来善是“真”的,而“恶”不是“真”,它是对自然秩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恶人、不真的人必然反过来伤害自身。人顺其自然,做诚实的人,从而获得最大的善,使人际社会出现真正的和谐。

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庄子洞察事物的目光,仍在柔和地抚摸着人类的灵魂,让我们警醒。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胸怀有“小大之辨”,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我们如果服从天地间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细微变化,将目光投向无穷的宇宙空间,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到自己呢?

所以,要想达到和谐的境界,就必须在精神上解放自己,充分自信地、逍遥自在地、无欺无诈地与人相处,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我一次又一次地与智者庄子相遇,相遇于《庄子》(又名《南华经》)的精神世界里,我看见他潇洒的身影,聆听他一篇篇轻松诙谐、喻意丰富的寓言和故事,他的自在得意,他的大度情怀,他的幽默风趣都感染了我;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心灵的观照,犹如一盏盏明灯,在喧嚣中静静地闪烁,帮助我从郁闷的阴影中走出,走向真实的自我,按照事物的规律,去设立奋斗目标,去做出选择和放弃,去说话和办事,去与人合作和相处。我在庄子的生命气息与庄子的智慧光芒下,阐释他的睿语,演绎他的故事。我在讲述中,不断放松身体,去掉自以为是的偏见,保持平稳的心态,从而与通达万物的大道混融一体。我的心灵抵达庄子的心灵,思想一起律动。庄子恣意,我也恣意;庄子快乐,我也快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