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去学校上学,而是选择“在家上学”。这种选择背后,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过程中也伴随着质疑、纠结、迷茫、焦虑……尽管如此,这个群体仍然在不断壮大……
本书收录了13个在家上学的真实故事,不同的家庭,相同的选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忠实记录,去感受他们的苦辣酸甜,了解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13个在家上学的真实故事 |
分类 | |
作者 | 查敏//钟磬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有这样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去学校上学,而是选择“在家上学”。这种选择背后,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过程中也伴随着质疑、纠结、迷茫、焦虑……尽管如此,这个群体仍然在不断壮大…… 本书收录了13个在家上学的真实故事,不同的家庭,相同的选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忠实记录,去感受他们的苦辣酸甜,了解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抉择 野草,要自由生长 从玉林路到三圣花乡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微光 在山里安一个家,在家里建一所学堂 一路向西,理想与现实之间 一名创客少年的华丽“冒险” 远方 “伤仲永”的悲剧会重演吗? 走一条“非典型”的路,去美国名校留学 出走与回归,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私塾“小先生”,独一无二的践行者 序言 在家上学:让孩子成为自己 2011年8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大理召开了国内第 一个以“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为主题的研讨会 ,“在家上学”由此进入公众的视野。此后,研究院在 2013年和2017年进行了两次对在家上学群体的全国性调查 ,并发布了调查报告。然而,时至今日,对大多数人来说 ,“在家上学”仍然是个陌生的话题。 本书通过对十多个在家上学案例的调研,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近距离观察这个群体的机会,并试图回答每个人心 中的疑虑:他们是谁?为什么在家上学?在家上学能行吗 ?区别于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或沮查,书中呈现的是一个 个鲜活的个人和家庭的故事,是有温度、有质感的。尽管 本书展示的可能是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不能概全,但他 们的精神状态、心路历程是具有共性的:逃离的冒险,探 索中的困惑和挣扎,看到的变化和希望,持续的探索和困 惑…… 作为中国第一代在家上学孩子的家长,他们冒险跳出 体制,寻找教育的“理想国”,主要是因为孩子所面临的 困境。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生而不同,儿童的差异性 本来是现代教育学的起点。但是,在统一规格、进度、实 行严格应试教育的“教育工厂”,这一点却被极大地忽视 了,由于迟缓或者早慧,由于个性差异,许多儿童成为“ 失败者”而离开学校。也有一些家长主动选择放弃应试教 育,实行善待儿童的教育,不想让孩子经历自己遭受过的 痛苦。 对于这些被应试教育压倒的孩子,走出学校,首先意 味着一种疗伤。在经过一段无所适从的迷茫之后,奇迹发 生了。孩子重新恢复了儿童的天性,重新燃起了好奇心和 学习兴趣。一位家长说,她觉得最为可贵的,就是孩子重 新对生活充满热情,渴望学习和探索世界。一个孩子谈起 自己的感受时,这样说道:“从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解脱 出来。到了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后,完全释放了我的人性 ,让我可以去寻找真正的自己。”有一个孩子甚至说自己 “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孩子在家上学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的过程,考验着家长的平常心和教育能力。一位家长认为 ,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的成长会超出成人的期待,“给 孩子最大的自由,他会最大的自律。”一位家长确信学习 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 些年,我在做的其实就是拼命地保护孩子身上那些本来俱 足的东西,时间到了她自然会绽放。”在家长苏羊看来, 一切成效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浑然天成的,“教育能做 的,就是为孩子天性的正常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他们 提出了“向孩子学习,向内心学习,向自然学习”的理念 。很多家长抛弃了虚荣心和功利心,认识到让儿童成为他 自己,是更重要的教育成功。“教育这件事,知道不做什 么,远远比知道做什么重要,而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怎么 教育孩子学习,而是我们作为父母保持怎样的生活方式。 这是唯一重要的。” 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群体正在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 2月,密切关注并有意尝试让孩子在家上学的人数约为5万 人,其中真正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数约为6000人,与2013 年的2000人相比,中国在家上学群体的年均增长规模远高 于30%。如同没有一个孩子是相同的,也没有一个家庭和 “在家上学”是相同的。他们共同的困难和困惑,是家长 如何胜任“全科教师”,如何处理家长兼教师这两种角色 的冲突,如何为孩子找到同伴和朋友,如何在家庭和学校 之间保持必要的联系和衔接,等等。事实上,大多数在家 上学的孩子都曾经在学校待过,不少学生经常变换学习的 空间,从家庭进入学校,从学校又返回家庭,很多学生最 终还是会进入学校。 纯粹地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将“在家上学”视为一 种自学的方式,不同的意见就更容易获得和解。在大规模 的现代学校出现之前,就有私学、家学的传统,历史悠久 ;而自学,也比“填鸭式”教育更有生命力,是一个人进 入学校之前、离开学校之后,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就对学 生的影响而言,家庭一直具有比学校更强大、更深刻的功 能。当学校逐渐变得更宽容、更灵活之时——例如每周可 自学一两夭,某门课可以免修,可跨年级选课,减少无效 作业等等——很多孩子就会被重新召唤回学校,这表明了 公办学校实行善待儿童的教育的变革可能性。 今天,在家上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满足的 是家长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个性化教育的追求,从而指 向了教育创新和未来教育。据统计,到2016年,美国有170 万在家上学学生,约占在校学生的3%~4%,毕业生的教 育质量明显好于公办学校,成为常青藤大学的首选。在许 多国家和地区,“在家上学”都经历了一个从非法到合法 的过程。我国台湾地区在2014年颁布了“实验教育三法” ,其中的“非学校形态实验教育”,指的就是在家上学, 这一规定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和保障办法,将在 家上学“合法化”。 在家上学的合法性来自于对教育权的认知。工业革命 之后建立的义务教育制度,将教育子女的权利由家庭让渡 给了国家。但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选择 权从未过时。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 言》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 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义务教育法》最本质 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 并不冲突。《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 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 提示了通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 。 感谢本书的各位写作者,给我们呈现了这么多丰富多 彩、引人入胜和发人深省的教育故事。其中关于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亲子关系以及自学的许多思考,相信对所有 家长都是深有裨益的。 导语 本书通过对十多个在家上学案例的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这个群体的机会,并试图回答每个人心中的疑虑:他们是谁?为什么在家上学?在家上学能行吗?区别于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或沮查,书中呈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和家庭的故事,是有温度、有质感的。尽管本书展示的可能是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不能概全,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心路历程是具有共性的:逃离的冒险,探索中的困惑和挣扎,看到的变化和希望,持续的探索和困惑…… 后记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家上学应该算是一个陌 生的话题。即使那些听说过在家上学的人,举的第一个例 子也几乎总是郑渊洁父子。这并不奇怪。从21世纪教育研 究院2017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全国有大约6000多个家庭在 家上学。虽然这很可能是保守估计,但放在全国的学龄人 口中,在家上学群体显然非常小众。偶尔,媒体上也会出 现一两篇报道,不过,猎奇、批判的居多。什么样的家长 让孩子在家上学?为什么不送孩子去学校?家长自己教能 教得好吗?没有玩伴不会脱离社会吗?未来怎么办?可以 说,对于在家上学的家庭,大众有的更多的是疑问。 其实,21世纪教育研究院早在2013年便针对在家上学 群体做了一次摸底调研,2017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调研。 两次调研已基本明晰了该群体的一些整体特征:年龄多在 11岁以下,男孩多于女孩,居住在城市,在接受过幼儿园 或小学低年级教育后在家上学,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且不 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家境殷实……调查还分析了这一群 体在家上学的动因、教学实践和教育效果。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些研究结论,为什么我们还要 写这本书? “教育里没有所谓的平均数”。数字永远不会告诉我 们在家上学的孩子究竟如何度过他们的每一天,也不会告 诉我们在家上学的父母在夜深人静时都有过什么样的对话 。如果说我们的两次调研为在家上学群体贴上了一些便于 他人认知的“标签”,那么现在,我们想把它们一个一个 地揭下来,让大家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 这是一个不小的野心。写作的第一步——案例家庭的 选取,就让我们颇费脑筋。考虑到书的篇幅,我们计划选 取10个案例。如何选?一开始,我们纠结于案例家庭的“ 代表性”,不过很快,这便被证明是一个死胡同。有6000 多个家庭,就有6000多种“在家上学”,“代表性”要如 何定义?在联系潜在家庭时,我们同样发现,并非每一个 家庭都愿意参与我们的写作计划。除了整体的大环境让他 们倾向于保持低调外,对给孩子成长带来潜在不良影响的 担忧、对“经验借鉴”本身的怀疑、对隐私的注重、对仍 处在摸索过程中的在家上学实践的不确定,都可能是他们 拒绝参与的原因。 多次讨论后,我们决定将“自愿参与下的多样性”作 为案例家庭的主要招募标准。当有家庭表示愿意参与时, 我们会综合考虑孩子的性别、年龄、所在地域、在家上学 的年头以及在家上学的类型,尽量最大化地呈现出中国在 家上学的多元实践。在实际招募中,我们将在家上学“毕 业生”(或即将结束多年在家上学的家庭)作为招募重点 。这样做有多重考虑:首先,大部分在家上学的孩子都处 于低年龄段,且在家上学的时间不足两年,在家上学“毕 业生”的人数很少,经验宝贵:其次,他们即将或已经完 成了在家上学,对其中的利弊得失更有发言权,同时,相 比“正在进行时”的家庭来说,他们分享的顾忌可能少一 些,加上不少人已成年或即将成年,可直接接受采访:另 外,很多家长非常好奇和关心在家上学的“出路”,通过 呈现这些“毕业生”目前的面貌和人生境遇,我们或许可 以找到一些答案。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并研究在家上学现象的智库,21世 纪教育研究院这些年积累了不少在家上学群体的联络资源 。我们充分调动这些资源,通过滚雪球式的个人推荐、网 络征集、线下工作坊等渠道,最终确定了13个家庭,构成 了书中的九个家庭案例和一个城市案例(大理)。 对于如何实践在家上学,书中的13个家庭给出了13种 不同的回答。在采访与写作过程中,我们的作者团队尽量 忠实客观地去观察、倾听、记录与描述。我们无意于为在 家上学唱赞歌,因为它绝非完美——犹豫、压力、孤独、 挫败、沮丧,对于在家上学的家庭来说,这些情绪毫不陌 生。而且,正如其他人类群体一样,这个群体内部也存在 着封闭与开放。我们也绝非要鼓励更多的人在家上学,因 为并非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适合这条教育道路。我们只 希望,读者能够从书中瞥见教育的另一种可能。因为,土 壤的肥沃在于其多元性。 作为项目统筹人,我真诚地感谢受访的13个家庭。谢 谢你们愿意敞开家门,打开心扉,和我们分享你们最真实 的想法和最私人的情感。你们实践的勇气令人敬佩,你们 让他人获益的愿望令人充满希望。我还要感谢我们的作者 团队:钟磬、张艺芳、王艳珍、董天怡、李丽萍、李新玲 ,谢谢你们为各自篇章的调研与写作付出的诸多心血。此 外,谢谢志娟在本书成书过程中提供的诸多及时帮助,和 你的对话总能令人打开思路;谢谢杨东平老师、王佳佳老 师及研究院的其他同事对本书提供的帮助与支持:谢谢出 版方禹晨文化,没有你们的编辑与出版,本书将永远停留 为空想。 书评(媒体评论) 纯粹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将在家上学视为一种 自学的方式,不同的意见就更容易获得和解。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在家教育学生的出路非常多元,家长们应该更关 注国际上自学发展的趋势,才不会限制了孩子未来的 可能。 ——陈怡光台湾自学教育先行者 精彩页 初次见到木耳时,距离她上一次去学校已整整两年。 “你想念学校吗?” “不想念!” “为什么呢?” “因为学校里总有做不完的作业!” 高高瘦瘦的木耳坐在长凳上,一边低头玩着手里的毛线球,一边快速回答着我的问题。对于我这个突然到访的陌生人,她一点也没有表现出胆怯,只是相互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很认真地看着我,问道:“我是叫你阿姨,还是姐姐呢?” 坐在凳子另一头笑而不语的,是她的妈妈,木耳娘。短发的她,看上去干练、精神。这位二十年前工艺美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没有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进入一家设计院所或者公司,而是一脚踏进了一家施工单位,在一个通常只属于男人的世界里,一千就是八年。女儿八岁的时候,她再次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家上学。 这一切,只是因为这位设计师妈妈相信,学习的最佳途径,从来都是在做中学,从来都是社会化学习。或者,用她自己的话说:“万事万物皆为我用,万事万物皆为我师。” 不过,在家上学并非木耳娘对女儿教育的第一选择。在走上一条教育DIY的道路之前,她曾努力寻找过,希望找到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只是,这些尝试总是以失败告终。 情感要挟与认知错误 三岁时,木耳进入了一家韩国园长开办的蒙特梭利幼儿园,成为那里的第一个中国孩子。在她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前来就读。为满足中国家长的要求,幼儿园聘请了一位中国老师。这位老师有过多年的公立幼儿园工作经历,孩子们似乎也很喜欢她。然而,细心的木耳娘发现,这位老师为了让孩子做某件事,经常给孩子使眼神,或者告诉孩子,你如果不按照老师说的做,就是不爱老师。 “这是以爱为借口的要挟,是一种隐形的、更高级的暴力。”回忆起女儿的这段幼儿园经历,木耳娘神情严肃。“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时间长了,这种控制的关系日后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态势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未来伴侣的关系。” 于是,木耳娘把女儿转到了家附近的华德福幼儿园。接着,她跑到两所华德福小学当起了志愿者,利用自己的设计师经验,为它们的校舍装修前后张罗,借机考察、对比两所学校。等女儿从幼儿园毕业,木耳娘便将她送到了自己认为更好的一家华德福小学就读。 之所以选择华德福,是因为它的艺术教育是一个亮点,而设计师出身的木耳娘希望女儿在艺术领域能有充足的学习机会。可不久,她便对学校的艺术课程产生了一些疑问。她开始追根溯源,把华德福艺术教育的根源“翻了个底朝天”。她发现,华德福所谓的艺术教育有些“山寨”的嫌疑。对于它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孩子为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艺术审美能力,她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令她在一年后决心让女儿退学的,却是另一个在她看来更为严重的问题。语文课上,老师会给孩子们布置很多难度很高的古诗,比如曹洞宗的禅诗,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拒绝向孩子们作任何解释,只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理解把诗画出来。此外。老师不教孩子们学拼音,但教识字,而识字的主要内容都是百家姓。 “要知道,那些古诗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六岁孩子的认知理解范围,百家姓的应用性也很低,只能作为‘甜点’,而非‘正餐’。”木耳娘边说边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在她看来,一个人的认知方式决定着他对世界的看法,而小学是孩子发展认知理解基础的关键阶段。木耳娘尝试与语文老师沟通,希望他们选用更贴近孩子认知、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儿童诗或童谣。这似乎带来了一点改变:一天,孩子们和公立小学的学生一样,读起了贺知章的《咏柳》。不过,老师还是只让孩子画,不作讲解,也嘱咐家长不要给孩子解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终,因为难以理解,好几个孩子画了一棵柳树和四把大剪刀。 “这其实是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让孩子对语言和文字形成了错误的认知。”木耳娘举了个例子,解释这个问题:“瞠目结舌”的“瞠”,很多人因为小时候将其错认为“tang”,就一直发音“瞠(tang)目结舌”,等到成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发音错误,但因为认知记忆,很多人还是会经常发错音,这就是错误的认知形成的认知神经问题。对于“只背诵不讲解,孩子到了年龄自然而然就理解了”的教育方式,木耳娘并不完全否定它的意义:“这种教育方式盛行于传统农业社会,当时,长途旅行不方便携带书籍,没有互联网,没有云储存,也没有关键词搜索,反而有焚书坑儒与文化清洗,只有记在脑子里的不怕被烧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需要凭借记忆反刍与发展情境的融合理解来认证所学。”接着,她话锋一转:“可是现在,时代发展不一样了,知识与信息的应用方式、存储方式也都与过去不同了,我认为再施行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在浪费时间。” 对于国内很多家长十分推崇的华德福学校,木耳娘通过女儿的经历,有了自己的反思:“公立学校的教材并非一无是处,新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没有能力自己进行知识体系设计的情况下,借鉴公立学校教材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