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馨,90后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自幼热爱文学。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商科学士学位,现长居澳大利亚。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中文阅读及创作。
最爱的事是读书,养狗,吃美食,听音乐,唱歌,喝酒,聊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雪夜归人 |
分类 | |
作者 | 李睿馨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睿馨,90后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自幼热爱文学。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商科学士学位,现长居澳大利亚。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中文阅读及创作。 最爱的事是读书,养狗,吃美食,听音乐,唱歌,喝酒,聊天。 书评(媒体评论) 我激赏李睿馨在并不漫长的漂泊生涯里,所写下 的并不短小的篇章。隔着大洋大海,我收到了这些文 字,坦率地说,这是年轻人的文字。同样坦率地说, 这是敏锐富有灵性的文字。这些文字值得一读。 ——人民大学文学博士、豆瓣著名书评人新京报 特约撰稿人 张向荣 目录 小说部分 味道 酒杯 鸢尾 秋雨 露水 散文部分 雪夜 童话 老城 烟花 故乡 双手 高楼 天真 拾零 约定 茶香 中秋 梦呓 诗歌部分 冷香 晴空 遗忘 爱你 欢喜 藤蔓 秋夜 夕雪 岁末 深冬 飞鸟 黄昏 月树 精彩页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市里大学生的诗歌活动,而活动的地点就是在隔壁的清河大学。第一次走进那所学校的教室的时候,我是有些拘谨的。我害怕陌生的场合,陌生的组织,陌生的人,陌生的一切。但是我后来才知道,我最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陌生,而是熟稔之后的疏离。 第一次见到景明的时候,就是在那里。我胆怯地走进一间宽大的教室。在早上九点的初冬,北方的城市已经开始结冻。我看到教室里的窗子上微微结着一些冰晶。阳光肆意地射进来,越过那些雾气,越过那些角落里的灰尘,越过了寒冷和睡意。突然,一块冰晶从窗子上掉了下去。 我正看得出神,两个男生主动走到我的面前。其中一个长得有一丝俊秀,大大的眼睛,有着长长的睫毛。另一个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是个很热心的人。 “你在看什么?看玻璃上的霜?”其中俊秀的那一个男生轻轻问我,眼睛也望向窗外。 “嗯,我在看阳光和霜。”我回答。 这是我们最初的对话。 活动正式开始以后,我才知道景明是这个诗社的组织者。 另一位戴着眼镜的是景明的同学,和他一样也是中文系的诗学硕士,叫方烨,是诗社的编辑。 其实那一天我和诗社其他人的对话,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我深深记得景明那一天朗诵了一首舒婷的诗歌,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 在那样呼吸都冒着寒气的早上,这句诗却好像散发着温度,让我走出那教室的时候,觉得身上微微发热。 可是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总是想起的却不是那句诗。而是那天教室里的味道,是景明走到我面前时,他带来的那一阵空气里的味道。 过了几天,诗社开始征集诗稿,要在市里的报纸上刊登专栏诗歌。我把之前的旧诗整理了一些,随手交去了诗社的编辑处。 景明第二天便给我打了电话。 “你好,我看到你的诗稿。可以出来吗,我有诗社的事想跟你探讨。”他在电话里只是匆匆这样讲。 我和他相约在他大学门前的一个咖啡厅见了面,这是很多学生都常来的一家店。 我走到咖啡厅里面,看见景明坐在角落看书,手里握着一杯咖啡。小圆桌上还摆着另一杯咖啡,我猜一定是给我准备的。 他看到我来,放下书。 “你好,我是景明。”他站了起来伸出他的手。 我跟他轻轻握了一下手。 “嗯,我那天和你说过话,我叫乔妮。”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这杯咖啡是给我的吗?”我明知故问。 “是的,是的。请用吧。”他说着也坐下来。 “乔妮,我十分喜欢你的诗,你寄给编辑的诗我昨天看到,我很喜欢,很独特,很美。” “谢谢你的欣赏,如果能在报纸刊登,我也是感到很荣幸的。”我喝了一口咖啡,有点苦涩。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你可以成为诗社的固定成员,可以经常为诗社投稿。”他有些兴奋。(P4-5) 导语 文学的一个价值,是如雪印出足迹一般,记录出那些已经或将要消失的背影,无论其中是痛或是笑,是喜或是悲,并在何时都从不忘却灌注爱意、良善和精美。 在李睿馨著的《风雪夜归人》这部作品中,无论是以留学生涯或异国经历为背景的几篇小说,还是关于城市和城市雪夜的散文,还是几首记录心绪和时序的诗作,最主要的主题是爱情和时光。关于乡愁的文字有一些,但那更像是时间上的乡愁,是往昔岁月的回忆,而不是空间上的思乡。 序言 漂泊的灵魂不需要乡愁 与李睿馨不一样,我这辈子去过的地方,真是太少了 。记得将近二十年前,我还在山东上高中,班上一群同学 互相比较自己的“人生四至”,有的同学能够“北到辽宁 ,南至广东,东抵大海,西达新疆”,而我掐指一算,我 只能“北到北京,南至山东,东抵山东,西达还是山东” 。即使现在这个年纪,我已经跑过了许多地方,走过了许 多的路,但总的来说,我还是习惯于宅在室内,只要能喝 酒读书上网就可以了。 于是我不禁想起,假如李睿馨当年也在我的中学课堂 上,她会怎么说,她一定会是班上那个把圆周画得最广阔 的人。十六岁离开冰天雪地的故乡黑龙江,现在跑到了草 长莺飞的澳洲大陆,她会怎么说?“北到漠河,南至澳洲 ,东抵北美,西达伦敦”,几乎要把地球给包起来了罢。 年轻人喜欢说“旅行”,因为“旅行”意味着要带上 怎样的书,跟随怎样的人,喝异乡的酒,唱异乡的歌,几 年前陈绮贞还有一首“老歌”要探求“旅行的意义”,等 等。可是,倘若取文学史或思想史细细读来,或是拉上帘 子找出文德斯、贾木许的公路片来看,你会发现,真正质 实、坚定的旅行往往并没有这般心平气和、歌舞升平、故 作忧伤,而是意味着或是漂泊流浪,或是自我放逐,或是 寻找救赎。那怕是精通旅行之道的阿兰·德波顿,他关于 旅行的艺术那活泼泼的清谈,也洋溢着灵魂的深刻体验。 换言之,对那些四海为家的灵魂而言,漂泊比旅行更贴切 。 所以,我激赏李睿馨在并不漫长的漂泊生涯里,所写 下的并不短小的篇章。隔着大洋大海,我收到了这些文字 。坦率地说,这是年轻人的文字,同样坦率地说,这是敏 锐富有灵性的文字。我原以为,离家万里她会在书中一展 乡愁,但仔细看过,却发现她的漂泊另有主题。无论是以 留学生涯或异国经历为背景的几篇小说,还是关于城市和 城市雪夜的散文,还是几首记录心绪和时序的诗作,最主 要的主题是爱情和时光。关于乡愁的文字有一些,但那更 像是时间上的乡愁,是往昔岁月的回忆,而不是空间上的 思乡。 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拥有爱情的时光,抑或留驻时 光的爱情呢?这样的漂泊岁月无疑是坚定而又柔软的。 这是我的印象,也是我认为这些文字值得一读的根源 罢。李睿馨的故事,大概需要日后我拿好酒去交换才行。 但是,她以爱情,以时光,以沉静来记录这些年来对灵魂 的探索却是清晰写在纸上的。 接下来,请继续与爱情和时光耳鬓厮磨吧。 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张向荣 寄于北京 2018年5月6日 内容推荐 李睿馨著的《风雪夜归人》是一部作品集,包含了作者创作的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等。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和对于生活、女性,以及爱情的理解和看法,里面包括了作者关于爱以及关于生活的感悟与归纳。作者对于爱恨、生死、离别、珍惜、失去等,做出了独特的诠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