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朱光潜的美学研究
第一节 危难存亡的现实与朱光潜的美学研究
第二节 “物我同一”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研究
第三节 朱光潜论文艺功能
第二章 擎起时代的火炬——抗战时期的宗白华
第一节 抗战时期宗白华学术转型的背景
第二节 从哲学诗人到体验美学家: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散步”美学
第四节 “擎起时代的火炬”:抗战时期的渝版《学灯》
结语
第三章 洪毅然抗战时期美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战火中的美学嬗变
第三节 “大众美学”的开拓者
第四节 抗战时期蔡仪、洪毅然关于“新美学”的“碰撞”
第五节 抗战时期洪毅然与其他美学家、艺术家的碰撞
第六节 洪毅然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与美育实践
结语
第四章 马一浮抗战时期的“为学方针”与美学探索
第一节 马一浮的“为学方针”与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抗日战争对马一浮美学思想的催化
第三节 抗战时期马一浮“心统六艺”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 马一浮抗战时期“复性”的美育观
第五节 “为天地立心”:马一浮抗战时期的审美实践活动
第六节 马一浮抗战时期与其他思想家的交往
第五章 抗战中的王朝闻——“朝闻道,夕不甘死”的寻美者
第一节 “热血润河山,铁肩担道义”:从成都到延安
第二节 “以美善真为炉足,以反映生活为炉膛”构成的美学场
第三节 艺术风格论的形成路径
第四节 君子之交获益匪浅
结语
第六章 战争危机与美学的“笔部队”——李安宅抗战时期的美学建树
第一节 大时代的美学:美学史与战争现实的双重向度
第二节 美学与新文化建设
第三节 具有新人文主义特征的“美的境界”论
第四节 从认识论角度阐述“美的内在价值”与美的定义
第五节 美的结构与判断的构造机制问题
第六节 美的传达:人文化成的目的论追求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