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彭履祥/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彭顺林//杨永忠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生平简介
一、个人简介
二、担任职务
三、教学育人
四、学术主张
临床经验
一、医论精选
(一)痰饮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1.痰饮学说的起源及其发展情况
2.痰饮的生成
3.痰饮的临床表现及治法
(二)郁证浅谈
1.起因
2.证治举隅
3.小结
(三)漫谈《金匮》湿病的辨证论治
1.湿邪的概念
2.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
3.湿邪致病的特点
4.关于湿病的证候分类
5.辨别寒湿与湿热的要点
6.略论湿病的治法和应用体会
(四)略论《金匮》妇人病三篇的指导意义
1.妊娠与疾病的区别
2.妊娠病的证治
3.产后病的成因
4.产后病证治与方药之运用
5.妇人杂病范围及证治
6.体会
(五)论全真一气汤
1.全真一气汤的证治机理
2.全真一气汤的临床运用
3.病例治验
4.小结
(六)小半夏汤的研究
1.小半夏汤之运用
2.小半夏汤之发展
3.小半夏汤之变化
4.小半夏加茯苓汤发展之方剂
5.二陈汤之加减变化
6.温胆汤之发展
(七)调气法的运用体会
1.降逆
2.行滞
3.开郁
4.益气
(八)对一些疑难杂证的认识
1.寒凝痰结,喉阻咽痛
2.湿热瘀血,历节烦疼
3.心肺阴伤,百脉悉病 4.湿遏热伏,身热不退
5.气郁气虚,小便癃闭
6.营卫失调,目暗青盲
(九)辨析肝脾肺气郁致心悸证治
(十)漫谈泽漆汤
(十一)百合地黄汤治疗瘿气
二、立法选药(八法)
三、各科医案
(一)内科验案
1.痢疾5例
2.喉痹7例
3.咳嗽7例
4.痰饮21例
5.肺痨咳血2例
6.咯血1例
7.便血1例
8.鼻衄4例
9.紫癜2例
10.发热2例
11.湿热病4例
12.胃痛11例
13.腹痛4例
14.胁痛6例
15.眩晕5例
16.中风2例
17.头痛6例
18.雷头风
19.失眠3例
20.牙痛1例
21.呃逆1例
22.泄泻4例
23.黄疸2例
24.痹证9例
25.淋证8例
26.癃闭2例
27.水肿2例
28.腰痛4例
29.郁证2例
30.狂证1例
31.虚劳1例
32.气厥1例
33.阳痿1例
34.结胸证1例
35.胸痹1例
36.伏饮1例
37.口疮
38.风疹
39.疔疮走黄
40.脱疽1例
41.冬温1例 42.痉病3例
(二)妇儿科案
1.阴痒1例
2.缩阴2例
3.漏下2例
4.痛经1例
5.阴吹4例
6.小儿遗尿1例
(三)奇案解惑
1.筋疝1例
2.落眉1例
3.血虚嗜盐1例
4.痰阻自汗1例
5.阴狐疝1例
6.唇风1例
7.舌瘤1例
四、医话阐微
(一)关于咳嗽病治疗经验
1.风寒外感咳嗽
2.风热咳嗽
3.无外感咳嗽
4.体虚咳嗽
5.剧烈咳嗽
6.肾虚咳嗽
7.胆热咳嗽
8.久咳体虚
9.小儿百日咳
10.阳明热咳
11.热咳忌用二陈
12.高士宗论咳嗽
(二)关于脾胃病的治疗经验
1.脾胃表证
2.脾胃里证
3.脾胃阴寒结聚实证
4.脾胃里热证
5.脾胃阴虚热证
6.脾胃气虚
(三)学无捷径,贵在有心——如何学习中医之我见
1.五十春秋溯旧踪
2.涉迹医林无捷径
3.读书习艺贵权变
4.各家之长当汇通
(四)漫谈学用《伤寒论》的体会
学术思想
一、读书明理。德艺双馨
二、熟谙经典,擅用经方
三、灵活辨证。脉症合参
四、怪病治痰,行气化瘀
五、疑难杂病,开郁为先
学术传承 一、彭介寿
二、何国坚
三、段光周
四、张家礼
五、杨永忠
学术年谱
参考文献

导语
彭顺林、杨永忠主编的《彭履祥/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重点介绍了彭履祥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内容涉及医论、医案、医话三部分。医论系统阐述了痰饮病、郁病、痹证、百合病、心悸等的辨证、治则和主方;以及调气法、除湿法的运用和小半夏汤、全真一气汤的灵活化裁等。尤其创造性地发挥了“痰生百病”“怪病多痰”的理论与实践,并用调气、化痰、开郁法治疗疑难杂证。医案以内科病为主,兼妇科、儿科及奇症解惑。精选疑难怪病及温毒湿热的证治和选方用药,体现了临床辨证的独特疗法。书中绝大部分医案为彭教授亲自撰写,极少数医案是由彭教授亲自诊治、门人整理录入。医话为彭师对咳嗽、脾胃病的诊治经验,中医经典著作及各名家、名著的研读心得与感悟,以及学用《伤寒论》的体会,颇启后学。部分医论、医案后,有“后学点按”,旨在归纳本节要点,方便读者加深理解。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堪可师法。
内容推荐
彭顺林、杨永忠主编的《彭履祥/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按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的统一格式编辑,书中内容分为六部分:一、生平简介主要介绍彭师出生、学艺、求学的成长历程。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后从事行政管理、教学和临床的主要经历。二、临床经验以12篇论著为主,其中有论痰、论郁的,有治疑难杂病及治法方药等。其次是论立法选药及医案、医话,其中最为精华者,医案也。案中不乏疑难案、奇特案、危重案等,如脱眉案、嗜盐案、自汗案、阴吹案、狐疝案、暑痉案等均为久治难愈之疾,可见彭师学识之渊博,辨证之娴熟,用药之精到,且说理明晰,临证实用,对后学极具指导作用。三、学术思想从五个方面重点阐释彭师的学术特点。即读书明理:坚持“读经典,做临床”而重疗效;辨证上对疑难病多从痰、郁着手;诊疗上主张脉症合参;治法上主要以理气、化痰、除湿、开郁为先。四、学术传承。彭师传人甚众,现大多已无法知晓,本书仅选彭师少数弟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广泛传承着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无论教学授徒,还是临证治病救人,均习用彭师之法及所学,广施于民,受益颇丰。五、学术年谱。简要记述彭师一生学习、工作及成长的经历。六、附录。主要列举“参考书籍”和“参考文献”,以备查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