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广州。
又名:穗。
曾用名:羊城(也称五羊城)、穗城……
广州为什么简称“穗”?又为什么叫“羊城”?广州何时开始有名字?广州到底有多少个名字?
此刻的我,正为广州填一张履历表。脑海里,撞入了,好些个问号。
广州,现在叫广州市,以前叫广州城。再以前,广州不叫广州。
不叫广州城时,广州还叫羊城、五羊城、穗城、楚亭(也称楚庭)、越城、南武城、番禺城、任嚣城、赵佗城、越王城、南越城、步骘城……
羊城、穗城,这名字今天还在叫。
羊城得名,与羊有关?
穗城得名,缘系五谷?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没有城,也没有地,只有水。慢慢,水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于是冲积出台地和平原。最早寄居岭南这方土地的人类,叫越人。他们之中,有着南越、骆越、瓯越等土著族群。他们,怀有农耕文明时期的同一个梦想:希望“五谷丰登”,希望“六畜兴旺”,希望“生活祥和”,诸如此类。
今人所知晓的人类历史,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最早是通过神话传说去传诵的。就有了盘古开天地,有了女娲造人,有了炎黄子孙……
那么,广州呢?涉及城市起源的神话传说,与仙人仙羊有关。
周朝时的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天上飞来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这方土地。
从此,广州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从此,广州有了最早的名字:羊城(五羊城)、穗城。
悠然,仙人胯下的五只仙羊,留恋广州美景,不愿随仙人返回天庭。为首的仙人,无奈顿足,只能点羊为石后飞升而去。蓦地,仙人的这一顿足,却在地上弄出一个大脚印,形成了“仙人拇迹”。
观看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的五仙观,可寻一个纵横约4米的硕大足印凹印,哈,“仙人拇迹”居然还在!
让神话……飞一会儿吧。不愿尽快说穿,更想相信神话。
究其实,“仙人拇迹”是河流淘蚀的瓯穴。晋代时的广州,今五仙观所在,是江边的渡口。渡口所在,又是个名叫坡山的小山丘,这个地方称之为“坡山古渡”。五仙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供人缅怀,仙人骑仙羊降落羊城的美好故事。明、清两代,五仙观分别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是“羊城八景”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空飞来五个字:羊羊羊羊羊……那都很算事。
羊和穗,作为农耕文明的美丽象征,给这座城市输人了最早的文化符号。古汉字中,“羊”通“祥”。许多褒义字,如“美”“善”等,都从“羊”字派生出来。
羊羊羊羊羊……天空飞来五个字。广州自此有了:缘结“祥和”“美好”与“首善”的文化定位。
(选自“饶原生新浪博客”2014年8月)梦幻·长潭
乡梦,从来不曾休!感伤的文学,文绉绉的乡愁,都市的喧嚣,永远也挹酌不尽的一江感慨!
家乡,归去,亲人会一边暗数花期,一边呢喃我的归期么?片片金黄色稻田,圆圆沙田柚,草鞋岗上的童话小木屋……也是归去风尘路,秋雨漫打落花园。我,已迫不及待在冬天归去,同行的,还有一批精彩作家!
入宿蕉岭长潭澳洲山庄,大雾笼罩下置身于仙境,怀古的思绪染上它酡红醉色,无法入睡在浪漫的思绪。心中,明月下应有二十四桥,流萤飞渡在凄楚的箫音。无法抗拒自然的召唤,子夜,沿堤岸,我如幽灵般走在暗黑的夜空下,沿着酒店后面的山路奔向山冈,奔向神秘莫测的境地。
长潭几乎与世隔绝,子夜下更是静得出奇,听得到自己的心跳,感觉自己与心灵一起舞蹈,此时,想起著名女作家曼曼《风吹过叶尖》的诗歌,她们爱上夜的漂亮舞鞋。此刻,我也爱上了夜的漂亮舞鞋,怀着如痴如醉的心情奔跑,简直就像一个灵魂受到震撼的人,忽然陶醉起来。相信,前方一定能看到别样的风景,生命光辉的姿影。
浓雾笼罩下,蕉岭长潭如梦幻般飘忽,水墨画般浓重。借着暗淡的光影,我看见浓缩的澳洲风情:巴黎歌剧院的微型建筑,袋鼠和人物的雕塑,游泳池、也有中式的亭台楼阁,还有一只巨型的菠萝,里面却是旋转的楼梯……屏气凝神欣赏,担心一口气呼出来把雾吹散后就什么也看不见,雾气缭绕的感觉真是美妙,有时,我也伸手去触摸物体,那种似幻似真的境地让我与万物融为一体,美好得令我不忍离去。
静静地伫立于云雾里,感觉人活着,美好啊!故乡蕉岭变得越来越美,“世界长寿之乡”的殊荣。喝彩!蹒跚、泥泞、“孤芳自赏”的苦情,文字记录欢笑与眼泪,苍凉写下我的苦衷。雾色苍茫,问自己:四十多年的洗礼,累了吗?有点累了,脚步不敢放松。
今夜,星星却如和善的眼睛时时穿透森林,望穿仙境似的黑夜,为了赋予它以可人的灵性,悄悄的欢娱的思想跟我走过森林,四周漫布的魔力随着时间伴着我的足音增长,一切都像中了魔。山脉犹如一个睡了有千百年的巨大的乖孩子,夜幕如同男人宽厚无比的双臂,将我拥人怀中。仿佛寻找到了心灵的宫殿,朦胧且诗意,又一次逍遥地看星光曼舞。深谷与高山仿佛在微笑,嬉戏,倾诉着爱的絮语。今夜,星河灿烂,水流云端,星边的霓虹,雾都的花儿!一个灵魂皈依故乡山水的游子,独自站在这美丽的夜色中,站在美丽的黑暗之间爱着这个世界。
清晨醒来,窗外雾气仍然深重,一次沿着昨晚走过的路奔向山冈,连绵起伏的山上,火红的枫叶开得一片灿然,深黄或浅黄,间隔地点缀着青山绿水。痴痴地看着眼前的一幕,红的、黄的、绿的枫叶仿佛都在问我:手中的笔挥向何处,哪一笔色彩更精彩、耀明?我竟一时无法回答。P278-280
今年是我们年选本出版第四年,阅读选本是人们的直观感受,散文诗正在从圈子里的创作和阅读走进普通人的生活,选本的粉丝数和阅读数逐年攀升,网上对选本的传播与接受度日益提高。如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等还有全国各地的购书中心、书店都可以买到本年选(《2014中国散文诗年选》花城出版社)。年选中,散文诗的现场:挑选了散文诗选、散文诗报刊、民间出版物、网络上的博客、微博、微信、QQ等里面有一定分量、一定品味的优秀散文诗二百多篇,其中有名家、作家、各地的优秀写作者。其中有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抒情性强、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的篇章,更受读者喜爱。
当前各类刊物的销售不断走低,大众认识到自媒体空间传播的散文诗质量一般化,而本年选始终保持高雅、高质量的导读优势和纸质优势,营造了一个健康的散文诗传播环境,以便大众从中捕捉到自己所钟爱的诗意瞬间。
在享受审美的今天,大家亦是散文诗的选家,可互补并丰实生活的空白,短小的散文诗的构建,或许是阅读和朗诵勃发的时刻,美的气息直接扑向读者。
更有散文诗作者、读者,在“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微信平台“叫板”,“一定要把好的散文诗找出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每月推出“中国好散文诗”栏目。有散文诗味的散文诗即是好的散文诗。
徜徉散文诗年选,找寻有散文诗味的散文诗。全国199名散文诗作者,阔远到全国各地,便有异类的风格,每篇散文诗的生命因此而别有一种意义!
找寻散文诗味的篇章品读、赏鉴、吟诵,正是产生散文诗名篇的过程。悠然,创造着散文诗的名篇。
一个一个读者、作者正是在散文诗味的篇章中陶冶情操,增益着学养,培育着美感。无论读者在哪个平台上,根据自己喜好和某些阅读习惯筛选阅读偏好,都会钟情有味道的散文诗。现代社会视觉冲击力那么强,如果写得呆板、干枯、守旧、无意义、单调、空泛,谁都不想读。有趣味闪光点的散文诗才能和读者相处,跟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相处,明晰散文诗味,吸引读者,感觉和世界随机性的阅读便不会脱节了。
短小精简的散文诗不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打开微信微博每天都可以看见。题材越来越爆,来得快去得快,聪明的散文诗作者会在题材上紧跟,谁都不想被时代抛弃。因此。有散文诗味的作品是钻石、水晶,是水花镜月、象外之象,会在纸质刊物中得到读者依恋。阅读散文诗写作散文诗已没有门槛,各种身份和年龄的人都有。蓦地,节日问候的短信,照片的配文,都有人去练笔散文诗,传阅中亦有人加工、润色散文诗。
有散文诗味的作品会给千篇一律的生活添加情趣,然而,怎样才有散文诗味?作者个人眼界的扩展或提升,作者在体验中对其自我功力的考验,形成自我判断。
试在本年选中找寻散文诗味的作品:
刘虔的散文诗《山野之上,高悬着星光嘹亮》,题目诗味浓郁,寓意深远。通感的运用恰到好处,使我们在闪烁的星光里听到歌声。文中分行排列,但随着每句的感情起伏变化而体现出整段鲜明的自然节奏,其中每一段都撩人心弦,每一段都可以连贯,亦可以不连贯,每一段都可以把情感推向高潮。刘虔这篇散文诗语言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自然新奇,不同凡响,闪烁着哲理光芒和智慧;思想寓意广阔、别致、深刻。
海梦的散文诗《成亨酒店门前》,首句“你还站在这儿,等谁”,巧用设问。作者这样写不会流于一般化,可谓独具匠心。“今天,野草已不野了”,隐喻深一层的思考,是哲理的暗示。因为这不仅一下子抓住了事件的本质,而且也抓住了切入的角度,《野草》与《呐喊》本不是一本书,但作者都是鲁迅。海梦巧妙地由孔乙己引出《野草》,又由《野草》引申出当代散文诗的繁荣。抓住了事件的象征体,又找准了切入的角度,能够更形象更凝练地表达主题,一步步展开。“野草也会长成大树”,作者引领读者,巧妙地将片片意境串联,这句写得朴实平易,但不一定直白就是无散文诗味,含义是明朗的。由“野草”的境遇联想到世事的变迁,作者有着一种乐观的精神……
王宗仁的散文诗《南山口》,描绘“阿妈”的情怀和性格,“铁道旁藏族阿妈背上的水桶晃动着走向远方”,全篇紧扣“阿妈”的刻画,可谓极为传神。“我的感觉她是牵着火车走,越走火车离她越近”富于性灵,情景交融,文字如同国画般,节奏与质感,读来淋漓甘畅。“阿妈是两个城市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标点。她坚持要在永冻层背水”简直把“阿妈”写活了。全篇结尾“下一场雪多好”抒写瞬间的美感,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句呀!这一句表白,一下子好像雪飘过来,意境优美的佳作,通过思维的跳跃来增加色彩的冲击。
钟建平的散文诗《自然短句》,一年四季风景各异,含蕴了作者对人生的哲思,意境空灵,超越了具体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然、真挚、诗趣洋溢。“岁月是一个汪洋大盗,不偷珠宝也不偷快乐,专门偷走人们的青春。”作者借物比兴,以事喻理,变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以富有诗意的感念为内核。
曹雷的散文诗《嘉陵江月令》,亦有散文诗味,整篇的结构、张力、意境,是按照散文诗的文体意识进行创作的。该文开门见山地从一月至十二月,把整年的四季刻画得入木三分,构成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图画!“什么时候,谁来为水中的白云洗去污泥”“什么时候,谁又来把江心的白塔倒影扶起?”清晰而深邃,明快而含蓄的诗句迭出。“可以去青居镇”,“还可以去西关乡”,“顺路。仰望一座座威慑河妖的巍峨白塔”,写实的意境,亦出现写虚的意境,实中有虚,意境顿出。“流呵。流呵。滔滔逝水”,“流呵。流呵。就像那时的滚滚人潮”,“流呵。流呵。滔滔逝水穿越时空”,有跳跃的散文诗味,留白的生命长河……“曰月轮回时。嘉陵江呵,你就是贯穿千年的那一声叹息!”结束,就此打住。作者崇敬大自然崇敬生命时空的永恒主题,不仅讴歌嘉陵江生命,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对于生命的种种神态,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 “苇丛。一群野鸭眼神透出迷茫,它们不知道,会有谁,能为自己的家园晾干泪湿的月色。”“这水染的秋色,谁的目光一碰上,就会呼啦啦地燃烧。这野性的爱,一旦盯上了你,就会不依不饶。”作者机敏地抓住了语言的契机,或许就是一种灵感吧!“不依不饶”这种力量真是功到自然成,不经意之中推到作者面前,这种力量是作者期待的,作者亦精心创造了这种力量。难怪作者养分和水分充足,难怪散文诗《嘉陵江月令》,赫然选登在《人民日报》。
柳成荫的散文诗《主宰》,第一二段源于渴望的预感,简洁、纯净的语言,真切和期待。“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内心骚动的影像,神圣的灵感。第三段作者全身心体验到了历史风云变幻的最细致而敏感的神经,最后一笔“终于恍然大悟,那一座神早已砌进你生命的墙体”,整个情景进一步加强,无边无涯的生命世界,诗的情景得以向远远的疆界拓展,广漠的感觉,仍让读者感到震撼,这是不可抗拒的散文诗味使然。
李需的散文诗《兰花花》排斥了华丽的矫饰,采用鲜活的有弹力和流动感的语言和语调,简短。读者一口气读完,与作者坦诚的情感一起跃动,可深深体会到这些起伏的散文诗句正是起伏的情感的律动,能自然地读出它内在的有撼动感的深沉的节奏。它的自由并不散漫,让读者沉浸其中,呼吸其中的意境,与真实的兰花花的命运浑然一体,冷凝的情景中感触生命内部残留的酸痛。“还在遥远遥远的风里摇曳”,有血有泪的颤动着诗人的忧患……
唐成茂的散文诗《天上有座茶山》,整篇闪现绚丽多彩的智慧和哲思的火花,亦是作者创作时自然流露、适合散文诗味的清韵。如“怀春就是在大地上安放一张希望的大床,幸福就是播种的季节顺利地把快乐放倒”,作者依然用异常的语言写下这篇散文诗。“反正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不是一座城市,不是一个村庄,不是忠诚或虚情假意,而是圣人,而是这棵树自己。”想一想领悟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作者经历有关。再看,“有时候感情高于人情,有时候人情压着感情”,这是作者生存环境吧!进一步想到的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让读者自己亦体会,这是高明之处,也就是说他的散文诗味正在这里了。第三段“我”的感觉无处不在,“我在深圳当房东”,“我”像大特写似的,把“我”推到眼前,作者通过自己的心去写,把自己摆进去,融进去,忠于时代、生活的感受,倾情《天上有座茶山》。
韩嘉川的散文诗《一个转基因的早晨》,视角特别,一看题目读者就想看下去。“转基因”是热门话题,此文不脱离生活之高明,故获“玉龙艺术奖”。作者每段以“东北女人”开句,“叫卖”“叫亮”体现出一种穿透性,思路开阔。几次突出“黑土地”的细节,充满生活气息的健康,它是肉体的诱惑,散文诗味的留溢就很杰出,散文诗味的把握上可谓是出类拔萃。
莫鸣小猪的散文诗《概述之终点》,整体到细节,叙事性别致,亦有抒发作者情感。那些感触是个人的,带个人情感因素。首先作品真正体现出一种生命感和生命形态,使读者无不为作者那真诚的深厚所感染,眼睛含泪……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血肉情感,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火焰,凝聚成散文诗。直接的抒情方式,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经历了一场生命搏斗,已不是死水一潭,已不是只有凄凉和苦难,作者对亲人之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如“任何一次轻微的变化都感染着我们天真的奢望”,“这个医院的春天,和原野一样:梨花白,桃花红”。但是,作者并没有止步,而是以最后四句,再次撼动读者。“谜面:一地喜庆的红?一地悲伤的白!谜底:生死时辰的谶语,教人昏昏。有人说:欢迎回家!我说:还是那个人间吗?”把握、表达深切有意思的含义,标志着作者的又一收获。
姚园的散文诗《携着光阴的潮水》,具有极强的技巧和艺术感染力。赤子的真诚,感情的真挚,是散文诗动人的要素。作品本身是最好的说明,读者是最好的见证。“多少人在别离的沉寂中一夜茁壮”,浓烈的一句是长久孕育的结果,是生命与祖国血肉连接的必然,更是这篇散文诗博大起来的佐证。
堆雪的散文诗《亮出枪刺》《我喜欢被担架抬着的感觉》,读者仿佛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作者自身的形象性格以及在不同的场合清晰可见的细微动作。血肉的生命夯在散文诗里呼吸着活动着,去完成军人的真实一生,蓦地,撞击心弦引起共鸣的艺术力量。《亮出枪刺》题目一闪,但又那么自然。扑面而来的最后一句,“作为军人,应该成为枪管上最拔尖的那部分。亮出枪刺,让战争倒吸一口冷气!”凝聚着一种悲壮的氛围,精神内涵得以扩延。弥漫战争的严酷气息,引发出遐想和对世界某种意义的思考。《我喜欢被担架抬着的感觉》,这篇散文诗从生命中升华情感,重复出现“我喜欢”,战士的精神似乎潜含在作者本人人生价值的解悟之中,渴求为理想奉献,一同战士的真诚。“我倒下了,躺在了一副军绿色的担架上。我相信,躺在担架上的战士是幸福的。”带有一点浪漫色彩的情结,是全篇的精神支点。“真正的战士,是躺在担架上离开战场的。”精辟而隽永的一句,让全篇显得更为丰厚而光亮。“我相信”使情感和节奏波澜起伏,逐渐演进。
散文诗味是我们编辑本年选的一个重要标准。写出散文诗味的作者很多,以上所举只是在编选过程中随意记下的个例。限于篇幅,大量有特色的作品留给读者朋友点评吧。期待作者们写出属于自己的卓越,也期待祝福读者们遇见找到欣然的自己。
2014年10月
王幅明和陈惠琼编著的《2014中国散文诗年选》年选中,散文诗的现场:挑选了散文诗选、散文诗报刊、民间出版物、网络上的博客、微博、微信、QQ等里面有一定分量、一定品味的优秀散文诗二百多篇,其中有名家、作家、各地的优秀写作者。其中有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抒情性强、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的篇章,更受读者喜爱。
短小精简的散文诗不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打开微信微博每天都可以看见。题材越来越爆,来得快去得快,聪明的散文诗作者会在题材上紧跟,谁都不想被时代抛弃。因此。有散文诗味的作品是钻石、水晶,是水花镜月、象外之象,会在纸质刊物中得到读者依恋。阅读散文诗写作散文诗已没有门槛,各种身份和年龄的人都有。蓦地,节日问候的短信,照片的配文,都有人去练笔散文诗,传阅中亦有人加工、润色散文诗。《2014中国散文诗年选》由王幅明和陈惠琼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