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清十二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范胜利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范胜利著的《大清十二帝》详细介绍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清逊帝溥仪,这十二帝的荣辱兴衰。是一部演绎大清王朝丰富生动的历史的文学作品。该书坚持唯物历史观,实事求是,力图走出误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某些史书错误历史观予以修正。故本书多有“翻案文章”,如对雍正即位之谜,嘉庆、道光、咸丰、太平天国、曾国藩、慈禧之死等均有独到的评论。本书一个皇帝一章,史料准确丰赡,将清朝大事包罗殆尽,目录含有巨细,查阅十分方便,极具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范胜利,1947年生,山西省新绛县人,现居北京。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教师。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及历史研究,好吟咏,擅制联,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百万余字,有诗文集《听雪集》、长篇历史专著《大明十六帝》出版,其楹联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及央视征联、央视春晚征联中获奖。现为中国写作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目录 自序 大清十二帝世系图 楔子——华夷之战五千年 一代天骄兴建州——清太祖 努尔哈赤 【满洲的来历】 【古勒城之战】 【十三副遗甲起兵】 【击退九部联军】 【建立八旗制度】 【建立后金,誓师伐明】 【萨尔浒之役】 【灭掉叶赫】 【辽沈之役】 【广宁之战】 【迁都沈阳】 【兵败宁远】 【觉华岛之战】 【努尔哈赤之死】 武功文治创皇清——清太宗 皇太极 【进攻朝鲜】 【宁锦之战】 【孔有德、耿仲明投降满洲】 【突袭北京】 【征讨察哈尔】 【大凌河之战】 【三征察哈尔】 【建立大清】 【再伐朝鲜】 【屡扰明境】 【松锦大捷】 【洪承畴降清】 【一代英主之死】 定鼎燕京成大统——清世祖 福临 【福临登基】 【闯王进京】 【吴三桂降清】 【山海关大战】 【多尔衮进京】 【顺治迁都】 【剿灭闯献】 【平定江南】 【多尔衮之薨】 【追击桂王】 【郑成功光复台湾】 【福临之崩】 千古圣明唯此皇——清圣祖 玄烨 【追杀永历帝】 【智除鳌拜】 【平定三藩】 【收复台湾】 【尼布楚条约】 【三征噶尔丹】 【南下西巡】 【两废太子】 【平定西藏】 【玄烨之崩】 为政严明臻大治——清世宗 胤禛 【雍正即位】 【密建皇储】 【平定青海】 【逼死兄弟】 【诛杀功臣】 【大兴文字狱】 【征讨准噶尔】 【十年平苗】 【雍正新政】 【胤禛暴亡】 帝祚绵长是寿皇——清高祖 弘历 【平定苗疆】 【兴建圆明园】 【征剿金川】 【巡幸江南】 【两征准噶尔】 【平定回疆】 【征服缅甸】 【再征金川】 【平靖台湾】 【征服安南】 【两降廓尔喀】 【盛世修文】 【大兴文字狱】 【弘历禅位】 除奸平乱守乾坤——清仁宗 颙琰 【镇压白莲教】 【诛杀和坤】 【平靖海疆】 【紫禁城变乱】 【嘉庆仁政】 【颙琰之崩】 耻结南京城下盟——清宣宗 旻宁 【曼宁即位】 【平定回疆】 【全妃之死】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战后余波】 【曼宁之崩】 外患内忧北狩亡——清文宗 奕詝 【咸丰即位】 【罢免穆彰阿】 【金田举义】 【武昌陷落】 【江宁失陷】 【太平军北伐】 【曾国藩出山】 【那拉氏得宠】 【江南大营溃败】 【洪杨内讧】 【湘军入皖】 【英法侵华】 【奕狞之死】 挂个虚名做帝王——清穆宗 载淳 【灵前即位】 【祺祥事变】 【淮军崛起】 【攻陷江宁】 【剿平捻军】 【同治三大案】 【洋务运动】 【载淳亲政】 残阳如血照瀛台——清德宗 载湉 【继嗣风波】 【左宗棠征西】 【慈安之死】 【中法战争】 【助朝鲜平乱】 【载恬亲政】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庚子事变】 【清末新政】 【革命初兴】 【光绪之死】 三道诏书逊大清——清逊帝 溥仪 【罢黜袁世凯】 【革命风暴】 【预备立宪】 【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民国建立】 【袁世凯逼宫】 【清帝逊位】 附录 清朝职官简介 序言 三年前,拙作《大明十六帝》出版问世。有位博雅的 学者评此书是“史学与文学的结晶,有可读性,充满诱惑 力,而令人爱不释卷”。另有朋友说真没想到我会去写长 篇历史题材。笔者毕业于大学中文系,除教书外,一辈子 寄情于笔墨间,耕耘于文田中,凡编小说、著散文、写诗 歌、撰对联、吟诗、填词、作赋、制灯谜等均有涉猎,对 于文学我可是爱得狂热,并颇有小绩微名。但很少有人知 晓我对史学更情有独钟,老实说我醉心于史学已有40年之 久,曾欲通读二十四史,结果力竭作罢,最终选择了研究 明史与清史,至今少说也有30年。这两年,退休在家,优 游岁月,或把酒挥毫,吟诗撰对,或游山玩水,赏月听涛 ,好不逍遥。忽一日,良心发现:研究历史多年,竟无片 纸只字问世,真是大愧于心。此念一出,寝食不安。于是 逼着自己写出了《大明十六帝》,算是对良心有个交代。 书生之迂腐由此可见。岂料此书付之梨枣,喝彩之声不绝 ,实出意外,诚慰我心。古人云:知耻而后进,确为至理 。《大明十六帝》的成功,激发了我的创作炽情,欲罢不 能。许多朋友鼓励我再写清朝皇帝,激情更增。于是又写 出这部《大清十二帝》。这书写得好苦,因为写作期间, 患白内障等病,焦躁万分,文思恍惚,又辍写半年,最终 成篇。为此写了一首七律: 清皇写罢不寻常,付梓名山已断肠。 两载苦煎灯烛泪,一池墨尽史乘香。 翻书只见斑斑血,掷笔犹思字字伤。 记得病时狼狈状,至今掩卷哭文章。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史学与文学相结合, 方能成为史学经典。以优雅的文笔叙写生动的历史,我是 努力做的,但愿本书再获嘉评。 有人说历史是什么玩意儿,我可不敢出此惊骇之语。 历史是博大精深的、庄重严肃的、丰富多彩的、波澜壮阔 的,我非常尊崇历史。简言之,历史是在逝去的岁月中昔 人创造的事。这些人与事都反映那个已逝岁月的特征。编 撰成典籍,是为史书。今天我们翻阅史书,那个时代正、 反两方面的人与事都呈现在眼前:正义与邪恶、黑暗与光 明、战争与和平、英雄与竖子、君子与小人、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平民百姓等,与现实发生共鸣,均产生心灵的 感动,甚至震撼。我们研究或反思历史,从而得到教益, 或资政、或警世、或为官、或做人,均大有好处,所谓前 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历史独有的功能,岂其他学科所 能及!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5000年文字记录的、连续 不断的完整历史,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望其项背,唯有 惊叹而已。因为中国历代政府有个极好的习惯,前代消亡 ,后代主动地、很负责任地为前代修史,薪火相传,绝无 间断,是为正史。为前代修史,便无许多顾虑、忌惮,能 较客观地叙写史书,这比当代人写当代史,真实得多,确 为好传统。还有许多文人,也有修史的兴趣,于是产生野 史。正野互映,便是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的中国史。中国 古代的修史者,大多有极佳的职业道德或良心,秉笔直书 ,一丝不苟,不溢美,不隐恶,强权威逼下,即使利刃加 颈,决不妄改一字。如孔丘、董狐、史鱼、司马迁等都是 ,令人万世景仰。所以古代史书均有可信度,大可采用。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今看到的一些史书 ,真实性大打折扣。在某种历史观的指导下,这类史书以 偏概全,将丰富多彩的历史,一刀切割,形成一边倒的、 乏味的史书。如此古代社会的帝王将相、文人志士,没有 一个好人,更无功绩可谈,只剩下李时珍、黄道婆等非政 治专业人氏和几个起义首领了,如此中国还有历史吗?能 起到资政、警世、教人的作用吗?因为阶级性不能概括复 杂的人类社会的性质与历史。庄严的历史,不能像胡适所 说,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而许多史书,确有修正 的必要。鉴于上述论说,我写《大清十二帝》,除警世、 资政、教人外,尚有对某些史书的反思。这本书力求做到 给“历史小姑娘”不涂脂搽粉,不泼污抹黑,写出一个素 颜本色的小姑娘。至于,本书写作技法,笔者很自信,不 是自诩,确有不同凡响之处。读者看就是了,不再喋喋聒 噪。此书出版得到张生诚先生、支振义先生的热忱支持, 谨表谢意。是为序。 辛卯年杏月吉日于北京谨志 导语 顺治帝,是因身患天花而死,还是剃去三千烦恼丝,成为了五台山上的一位僧人? 雍正皇帝,之所以登上皇位,靠的是篡改遗照,还是康熙挣得中意于他? 慈禧与光绪,晚清政府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在两天之内相继辞世,是纯属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范胜利著的《大清十二帝》为我们探寻历史表象背后的真相。 精彩页 【满洲的来历】至今是史学界研究的问题。满族名称的含义,现有两种说法。一为地名“曼遮”的转音,二为满族英雄“满柱”的转音。二者尚无定论。依我之见,以地名“曼遮”命名毫无意义,以“满柱”命名,则是对英雄的纪念,符合满族崇拜英雄的风尚。中国的历史典籍在追溯满族起源时说:肃慎国民是满族最早的祖先。肃慎国地处长白山下,建国时间与黄帝同时,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部落。肃慎民族擅制强弓,弦弧强硬,箭镞锋利,射程极远,称为天下名弓之最,常与莫邪剑并称。相传虞舜时期,肃慎国便向中国进贡“肃慎弓”,时在帝舜二十五年。后来在漫长的时间内,历史书上再无满族的踪影。大约过了3000多年,长白山下又兴起一个强大的部落,其酋长是完颜阿骨打,自称是肃慎国之裔,名为女真族。阿骨打雄才大略,又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孙,横刀跃马,扫平关外各部,长驱入关,先灭辽,后灭北宋,又把徽、钦二宗掳回关外,在黄河流域建起享国130年的金王朝。女真族内除阿骨打外,还出了几个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完颜晟、粘罕、兀术、完颜亮等。因而女真族完颜氏也算是满族值得炫耀的先祖。后来元宋联军灭掉金朝,一部分遗民惶惶逃回关外,蛰伏长白山下,再无消息。大约又过了200年,当时为元朝中期。长白山下又出了一位英雄人物,名叫布库里雍顺,后来满族入关定鼎,将他追封为“清始祖”,可算做满族的嫡祖。《清史稿》记述他的出生最为神奇,这个神话也产生于长白山。上文说过,无论肃慎与金朝女真族的兴起都在长白山,而满族也说此山是他们的发祥地,真可谓有点神秘色彩。金朝帝王、清朝帝王都将长白山视为发祥圣地,每年都要祭山。康熙、乾隆曾多次祭山,并作辞藻华丽的《祭告长白山文》。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峰,现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与五岳齐名。山顶终年积雪,历暑不化;排峦列嶂,延绵千里;老树森森,山泉滚滚;白云缭绕,紫雾蒸腾;莺啭鹰翔,鹿鸣虎啸,四时景色,各有不同。山中有一大湖,名日天池,万丈瀑布自山顶泻下,在湖中扬起碧波,各路山泉汇入此湖,景色比那昆仑山的天池还要美丽十分。又有水道向下泻流,奔向绿野阡陌,形成三条大河:一曰图们江,二曰鸭绿江,三曰松花江。真是一座雄伟壮丽神奇的大山。忽一日有天女三人自天空降下,落步于长白山上,头戴鲜花,发髻高悬,各着彩色连衣长裙,紧身裹臀,两侧开叉,更显出一躯婀娜之姿(这便是旗袍的来历),容颜俏丽绝俗,风姿绰约,妖媚至极。三女,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幼名佛库伦。三人踏着绿茵款款而行,尽赏山中景色,不知不觉行至天池之畔。当时春风骀荡,湖平如镜,一湖碧水映出三个绝色美女,佛库伦年纪最小,姿容最艳,天真烂漫,见天池美景,竟解衣跃人水中。两个姐姐见状也相继入水沐浴。顿时池中雪躯曼游,碧波荡漾,宛如池中绽开三朵白莲,煞是好看。忽然间天上鸟声鸣啭,三只灵鹊,不知从何处飞来,黄嘴玄羽,在三女头上盘旋。内中一只口衔红果,瞅准佛库伦抛下红果。佛库伦听见鸟鸣喳喳,抬头望去,那红果不偏不倚掉人她小口之中。红果甘甜馨香,正欲尝嚼,不料那红果竟用力一滚进入佛库伦腹中。三只灵鹊见状,叫一声振翅飞去。三人洗浴尽兴上岸,两个姐姐问及所吞何物,佛库伦说是一枚红果,接着憨憨一笑。两个姐姐骂一声“贪吃”,也咯咯地笑了。谁知佛库伦归后,便厌食喜酸,娇口欲呕。又过两月,渐渐乳高腹大,不免惊惶起来,问及两个姐姐,她们笑得直跳,都说:“小妹有喜了。”佛库伦羞得满面通红,骂一声:“好姐姐快别胡说!”果然妊娠十月,一朝分娩,竟产出一个硕大的男孩,朗声一啼,山谷响应。这小子一出世便欢蹦乱跳,开口叫娘,语极清晰。且长得浓眉大眼,虎体熊躯,极为雄健魁奇。佛库伦无夫而孕,本羞愧万分,见儿子十分可爱,便不忍抛弃,决心扶养成人。因长白山满语称为布库里山,因取名“布库里雍顺”。“雍顺”满语意为“儿子”,意为“长白山之子”,真是恰当极了。有了名,若无姓更显无夫而孕之嫌,于是佛库伦又以“爱新觉罗”为姓。“爱新”满语发音与“金”同音,“觉罗”一说为皇室后裔。这样一解,爱新觉罗四字可释为“金朝皇室后裔”。当然也恰如其分。佛库伦吞朱果而孕,产下圣人的故事,真是美妙动人,具有魅力。但仅是一则荒诞的神话,虽见于正史,并不可信。历代帝王往往为炫耀他们出身尊贵,制造各种神话,授意史臣写入正史,这个神话当然也不例外。民国初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为炫耀出身,翻遍史书竟将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拉出来作为先祖,向国人宣传袁氏祖孙都是反清的,标榜自己,蛊惑民众,成为笑柄,也和这则神话如出一辙。 布库里雍顺长大成人,果然不同凡响。凭着智谋勇力,啸聚了一帮女真族流民,打猎、捕鱼、放牧,男女配合,繁衍生息,渐渐成了一个拥有几千人的大部落,自为“酋长”,满语中则称为“贝勒”,意即尊贵的酋长。后来贝勒成为清朝的一种高贵的爵位。于是在勒福善河西畔,背山面水,建起一座城堡,名叫鄂多哩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