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月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中岛敦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山月记》是日本著名作家中岛敦作品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光·风·梦》等多篇代表作,其中,《山月记》入选日本高中语文教材,是日本中学生必读篇目。《李陵·山月记》排名超芥川龙之介和夏目漱石,高踞日本“五大杰出小说”榜首。本书为日本文学史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录,为读者呈现出日式中国经典文学的别样风格。 目录 名人传 山月记高人传 李陵 弟子 光、风、梦 悟净出世 悟净叹异 序言 关于中岛敦 ——写在《山月记》之前 杨晓钟 中岛敦有“小芥川”之称,大概因为两人的人 生和作品存在着相似之处。鲁迅的这句话可以视为 对芥川龙之介作品的总结:“所用的主题多是希望 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之心情。”对生存的不 安与苦恼,同样是中岛的主题,更进一步地,这不 安与他的怀疑主义和对文明的反思息息相关。 和芥川一样,中岛的小说大量取材于历史,尤 其是中国历史。在历史题材的旧瓶中注入现代意识 的新酒,可以说是双方的共同点。举例而言,芥川 有多篇小说改编自《今昔物语》,他这样总结《今 昔物语》的一个特色:“人物就像所有传说中的人 物一样,心理并不复杂。他们的心理只有阴影极少 的原色的排列。”浓墨重彩地为这些人物赋予复杂 的心理意识,描绘出他们的心理的斑驳阴影——不 安——是芥川也是中岛对历史题材的再创造。 中岛的《山月记》和《李陵》中的人物李徵、 李陵、司马迁和苏武都超越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山月记》据唐传奇小说《人虎传》改编,但《人 虎传》李徵不脱传统文人形象,我们感受不到他的 任何心理活动,而在《山月记》中,中岛则以大量 的心理独白突出了他“懦弱的自尊心和自大的羞耻 心”交织的心理,将现代人的自我意识贯注到了李 徵这个人物心中,《人虎传》中的传统文人李徵变 成了《山月记》中因为强烈的羞耻意识而不断叩问 自我存在意义的诗人。同样的,在《李陵》中,李 陵、司马迁和苏武都超越了史实中的刻板形象,经 过了中岛的加工,成了穿着古装的现代人。中岛笔 下的李陵大异于史实中的李陵,历史上的李陵主动 投降,而小说中李陵是在战败被俘后才被迫投降。 小说中的李陵比历史上的李陵更忠诚,他被俘后面 对的复杂处境突出和加剧了他的不幸。 历史上的李陵多半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意 、命运之类,但小说中李陵却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 自身,不断地在心中咀嚼自己生存中面临的困境和 挫折,他怀着对汉武帝、单于和苏武的复杂的情感 和心理纠结,由此陷入种种自我折磨不能自拔。历 史上的司马迁尽管遭受了宫刑,然而却以极大的意 志力挺过了所受的耻辱,完成了杰作《史记》,可 以说,他的心理从来就不曾动摇过,然而中岛笔下 的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则陷入了野兽般的痛苦 之中,其心理波动之大之曲折之崩溃,其对自己存 在的根本和意义的追问,几乎到了纤毫毕现的程度 。最终,他的的自我完全崩溃了,成了一个“没有 知觉没有意识的书写机器”,正是靠着这种“无意 识的关心”完成了《史记》,此间有着极浓重和苦 涩的悲剧意味。 李徵、李陵和司马迁这三个历史人物,其命运 都因遭遇不幸而被划分成为前后不同的两截,中岛 的人生命运同样充满不幸的波折,或许正是这种共 同的不幸遭际,使中岛产生了深切的共鸣。在中岛 的笔下,这三个人物都超越了历史的真实境况,寄 托了他作为现代的孤独个体的痛苦与悲哀,所以文 评家深田久弥说:“中岛敦借助于对历史人物的重 新塑造,纵情地抒发了自己心中荡漾的热情和感情 。《李陵》中的主人公——无论是李陵、司马迁还 是苏武,他们的不幸遭遇虽然都是取自于史实,但 那种悲痛却都属中岛敦所有”。而这种悲痛只能是 属于现代的孤独个体的中岛切身感受到的悲痛。某 种程度上,中岛借古代人物的酒杯,痛浇自己郁郁 不得志的壁垒。 人物之所以对自身存在处境充满不安与苦恼, 与其对外在世界的不解、怀疑息息相关。前者针对 的内在的自我,后者针对的则是外在的社会规范乃 至文明或文化的主流价值,两者的难以一致或平衡 才造成自我意识的不安。《山月记》中的李徵在渴 望求成名和以跻身俗物为耻的念头之间摇摆不定, 最终却以对此的拒绝而作结,已经包含对科举社会 的社会价值的怀疑和否定。而在《李陵》中,被俘 后的李陵,面对汉武帝、单于、苏武三方的施加的 无形压力,陷入了巨大的不安之中,同时所在汉胡 两地所受的不同遭遇,也揭开了他对两种文化孰野 蛮孰先进的怀疑,他意识到所谓野蛮的胡地风俗, 在朔北的风土下,非但不显野蛮,也最为合理,在 将胡汉文化相对化的同时,他作为个体的选择也超 越了这种文明与野蛮的两分,他悟出:“我原不过 是天地间一颗微粒,又何必管什么胡汉呢?”因为 这样的怀疑主义,原本陷入自我存在的痛苦李陵反 而得以解脱。 中岛敦出生于日本东京市四谷区箪笥町,祖父 及父亲都是汉儒学者,自幼即受熏陶的中岛,被称 誉是消化吸收了伦理思想的“诗人、哲学家和道德 家”。1933年3月中岛敦毕业于东京大学国文学科, 毕业论文题目为《耽美派研究》,以420页的篇幅, 对森鸥外、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明治时期作家 进行评说。4月进入东大大学院学习,研究主题为《 森鸥外研究》。1934年3月从大学院退学,任私立横 滨女子高等学校国文、英语教师,1941年3月退职。 一九四一年辞去高中教师,到南洋,将心仪的英国 作家史帝文生晚年在太平洋沙摩岛的生活改编成了 《风与光与梦》并将当地见闻写成了《南岛谭》。 1942年末在因哮喘病发作逝世,享年33岁。虽然他 的生命如彗星转瞬即逝,但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至 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导语 中岛敦出生于汉语世家,他的家族中一共出了四位造诣颇深的汉学家。由于父祖相传,自小耳濡目染,价值天资过人,勤勉好学,因此中岛敦造就了很高的汉学修养,对汉籍古典可谓是了如指掌。除此之外,中岛敦还十分熟悉欧美的古典主义文学及现代主义文学,同时也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独到的日语表现能力。如此和汉洋三才具备的创作道路铺下了坚固的基石,特别是汉学古典,更是成为他挖掘题材,借古话今的巨大宝库。《山月记》选取中岛敦代表作汇集成书,为陕西人民出版社“日本经典文学”书系品种图书。 精彩页 晌午十分,我们师徒一行来到路旁一棵松树下休息,趁着这空当,悟空叫八戒到附近的一片空地练习变身术。 “快练啊,你这呆子!”悟空对八戒说,“心里只能想变龙,明白吗?一心只想着自己要成为一条龙,除此之外,心无旁骛。必须抛开所有杂念,认真去做,用心去想!明白吗?”“好!”说着八戒闭上双眼,结手印于胸前。忽然,八戒不见了,一条五尺来长的大青蛇出现在面前。站在一旁的我,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呆子,只会变青蛇吗?”悟空训斥道。青蛇消失,八戒重现面前,“还是不行啊,大师兄,我该怎么做啊?”八戒一脸认真地冲悟空撒娇。“不行、不行,呆子,你根本就不专心!再试一次,要认认真真地想,‘我能成为一条龙’,心里只念想着‘我要成为一条龙’,然后让这个‘自己’消失。”“好!”说着八戒再次结手印于胸前。与上次不同,这回八戒变成了个怪东西,虽说外形是条蟒蛇,却长着前爪,看上去更像一只大蜥蜴,肚子却还是他原本隆起的便便大腹。短小的前腿还努力向前爬了两步,那丑陋滑稽的模样难以形容,惹得一旁的我哈哈大笑。 悟空怒斥道:“行了,行了,你别练了!”说着就见八戒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现了身。 悟空:“你根本就没有用心想要成为一条龙,所以总是失败。” 八戒:“哪有的事儿!大师兄,俺老猪,可是拼了命的在练习啊。脑子里净想着变成龙!变成龙!俺可是刻苦努力、一心一意的就想变龙啊!” 悟空:“胡说,之所以变不成,就因你这呆子,一直心绪不定!” 八戒:“大师兄,可不能这么说俺老猪啊!这不成了结果论啦!” 悟空:“仅从结果就下判定,虽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这或许是世上最实在的方法。如今你的立场,明摆着就是这样啊!” 悟空认为,变化之法如下所说。即,那份想要成为某物的心劲儿,若能无比纯粹、无比强烈,自然就能变为那个东西。之所以变不成,是因为那份心劲儿还未能达到无比纯粹的程度。所谓法术的修行,关键在于将自己这种纯净无垢,且无比强烈的心劲儿统一起来。毫无疑问,这种修行非常困难,不过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无需从前那般努力,只要将心投入纯粹统一的形式,即可轻松达成所愿。其他各种技艺亦是如此,人们之所以不懂变化之术,正是因为有太多要去关心的杂事,使其精神难以统一。与之相对,狐狸却精通变术,那是因为野兽不必为那些劳心的琐事所累,统一内心要容易得多,如此等等。 悟空的确是个天才,这点毋庸置疑。在初见他的一瞬间便能感觉到的。起初连我也觉得这满面赤色、一脸猴毛的家伙丑陋至极。可就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他内心流露出来的东西就已将我折服,至于那外貌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如今甚至觉得这猴子的样貌堪称美艳(至少也称得上俊秀)。无论样貌或是言谈,都生动地表现着悟空对自己的自信。这可是个不会撒谎的男人。无论对谁,就连面对自己,他心中也好似有团火焰在燃烧。这丰富而热烈的火,立即就能感染身边的人。由他口中讲述的事情,亦会让一旁倾听的我深信不疑。仅仅是在他身旁都会被一些莫名的自信填满。他就像火种,整个世界就像为这火种准备的薪柴。一切都因他的燃烧而存在。我们看来毫无异议的事情,在悟空眼中,都可成为精彩冒险的开端,亦或是激发他壮烈行为的机缘。与其说外界的种种吸引了他的注意,倒不如说,是他一一赋予外界以含义。他内心的火焰,逐一点燃了外部空洞沉睡的冰冷世界。这一切并不需要用侦探般的眼睛去找寻,而是用那颗诗人的心(悟空怕是个粗野的诗人)。凡是接触过他的人或物,都会被他内心的热情所温暖(有时也许是灼伤)。在他眼中各种不可思议的种子逐渐萌芽,并结出果实。每个清晨都能看到他在顶礼拜日,他眼中闪烁着如同初次见到太阳般的惊喜,那流露出的美,令我深受感动,让人们打从心底倾佩、赞叹。膜拜太阳几乎是每天早晨他都会去做的事。在他眼中,似乎看不到任何平凡陈腐的东西,哪怕是松树刚长出的嫩芽,他也会瞪着那双不可思议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P189-19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