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活中的金融学/悦读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郑文秀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郑文秀编著的这本《悦读丛书:生活中的金融学》注重读者心理,撇开金融理论,只从普通老百姓每天面对的金融问题开始,围绕大家最关心的“钱”的问题,将金融是什么,如何理解股票、外汇、保险、期货、理财产品,怎么和金融市场打交道,怎么理好自己的资金等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起来。在表现风格上,本书注重读者阅读习惯,运用活跃、简洁、通俗、生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构思选取漫画和设计图表,大量穿插专栏、小贴士、友情提示、金融典故和趣味金融故事等新形式,来说明金融业的一些相关术语、理论观点及一些杂乱的经济现象和人们通常关注的问题。 作者简介 郑文秀,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硕士,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浙江金融》等杂志发表数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开启金融之门 一、引入:货币 二、货币:开启金融之门的“钥匙” 三、经济运行的“脉搏”:消费者价格指数 四、“劫贫济富”的通货膨胀 五、货币供应量“三兄弟” 六、钱的“价格”:利率 七、货币兑换的价格:汇率 第二章 了解中国金融史 一、中国证券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改革史 三、中国保险史 四、中国互联网金融史 第三章 回顾令人闻风丧胆的金融危机 一、旧中国金融风暴 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股灾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股灾 四、东南亚危机 五、美国次贷危机 六、温州民间借贷危机 第四章 走进金融市场 一、钱与钱的交易市场 二、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 三、同舟共济的保险市场 四、期货市场的真面目 五、股权市场的未来 六、外汇市场中的运筹帷幄 七、黄金:中国大妈的至爱 第五章 尝鲜互联网金融 一、网络银行支付 二、第三方支付 三、P2P网贷 四、众筹融资 五、电商小贷 六、虚拟货币 七、支着风险防范 第六章 打理金融生活 一、走进银行 二、投资股票 三、携手保险 四、抓准债券 五、委托基金 六、黄金也疯狂 七、高风险外汇 八、参与民间借贷 九、“宝宝们”理财 参考文献 序言 金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为日常生活的各种货 币支付、资金清算、资金结算、网上购物、出国旅游等需 要提供了种种无法替代的资金便利。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金 融类的书籍专业、详细、准确,但也很无聊、难懂、难学 ,导致大多数普通读者对金融望而却步、一知半解,甚至 产生以下朦胧概念:金融就是投机、炒作,把低价的东西 炒成高价,把高价的炒成天价,它会给老百姓、社会带来 无尽的痛苦。因此很多读者需要一本金融轻阅读著作,能 让他们像啃面包一样轻松地了解金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 看懂。让老百姓知道华尔街的大事和他身边的菜价有何关 联,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 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 在内容安排上,本书注重读者心理,撇开金融理论, 只从普通老百姓每天面对的金融问题开始,围绕大家最关 心的“钱”的问题,将金融是什么,如何理解股票、外汇 、保险、期货、理财产品,怎么和金融市场打交道,怎么 理好自己的资金等金融知识有机地“串”起来。在表现风 格上,注重读者阅读习惯,运用活跃、简洁、通俗、生动 、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构思选取漫画和设计图表,大量穿 插专栏、小贴士、友情提示、金融典故和趣味金融故事等 新形式,来说明金融业的一些相关术语、理论观点及一些 杂乱的经济现象和人们通常关注的问题。 导语 郑文秀编著的《悦读丛书:生活中的金融学》是一本金融轻阅读著作,能让读者们像啃面包一样轻松地了解金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看懂。让老百姓知道华尔街的大事和他身边的菜价有何关联,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那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 精彩页 话说2011年,神州大地“涨”声一片。乍一看,从“蒜你狠”到“豆你玩”,从“姜你军”到“苹什么”,讲的都好像是农产品。再看看,买菜的大妈发现大蒜、黄豆、绿豆、姜、白菜统统涨价了,坐飞机的白领发现燃油费涨价了,开小车的老板发现汽油涨价了,买房的发现房价涨了(炒房的笑了)…… 以上的种种,都与一个时兴的词——通货膨胀脱不了关系。通货膨胀,只要了解清楚了,掌握了应对之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不认识通货膨胀,更可怕的是明明有通货膨胀却不承认,最可怕的是承认有通货膨胀却不去应对通货膨胀。其实,世界上本没有通货膨胀,只是钱多了,也就成了通货膨胀,正如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了。有时候,恐慌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何不泡杯绿茶沐浴于午后的阳光中,跟我们一起,淡定应对通货膨胀呢?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 我们先来看个小故事。 从前有座大山,大山脚下有个小山村,小山村里住了一些人,这些人每天用手里的钞票去买自己的生活用品。假设这个小山村所有人的钞票价值总计约10万元。 话说有一天,一个叫李四的樵夫运气好,在上山砍柴的时候捡到一块宝石,可是李四不需要这块宝石,于是决定把它卖掉。李四以5万元的价格将宝石卖给了土财主王五。等了一段时间,王五有事需要用钱,他觉得这个宝石也玩腻了,于是王五以10万元的价格将宝石卖给了黄六。可是黄六没有那么多钱,于是黄六到钱庄去贷款,把自己的很多东西,如地契、房契等做抵押,可是钱庄也没有那么多钱,于是钱庄决定印10万元纸币。 接着,李四的好运气再次来临,他在山上又捡到一块宝石,按照市场价格10万元叫卖。赵七很喜欢这个宝石,他觉得这个宝石肯定会涨价的,可是,他没有10万元。于是,他也将自己的许多东西拿去抵押向钱庄贷款,钱庄已经没有钱了,于是又印了10万元纸币贷款给了赵七。赵七买了宝石,希望可以等宝石涨价到20万元的时候卖出去赚上一笔。 此时,这个村子的货币总和变成了30万元,这30万元分别使用在了宝石市场的交易和生活用品市场的交易中。 这时候,小山村再也没有人买得起,或者不愿意再贷款买这卖到20万元的宝石了,可赵七和黄六拿着宝石也不愿意贱卖。宝石交易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在等这个宝石涨价或者跌价……时间流逝,但宝石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有人说要涨,有人说要跌…… 这期间,钱庄为了宝石交易多印了20万元纸币,但因为宝石交易的停止,这些纸币没有了用武之地,人们开始拿着它们到市场上购买生活用品。山村在最初用总计10万元纸币交易的生活用品,忽然被人们用30万元交易,然而日常生活用品货品总量并没有变化。于是通货膨胀,所有的东西统统涨价了,原来卖10元的东西,现在可以卖到30元了…… 钱庄意识到通货膨胀,开始限制宝石市场贷款,并且通过回收一定数量的货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当然,这个小故事关于通货膨胀的形成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形态,关于什么是通货膨胀,众说纷纭。 马克思认为,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过多,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这种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货币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则定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所谓货币现象,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使其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通货膨胀就是钱不值钱了,钱“毛”了。原来你用一元八角可以买一斤大米或面粉,后来要用二元八角或者更多才能买一斤。国家统计局给我们公布的“嬉皮爱(CPI)”“皮皮爱(PPI)”上升了多少,例如5%,其实就是拐弯抹角地告诉我们,上个月我们的100元钱,现在平均又少了5元钱。 (二)通货膨胀穷人的眼泪:专杀穷人 以前关于通货膨胀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那就是端宏斌的《通货膨胀杀穷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川成都,讲的是1977年一位姓汤的阿婆把400元人民币放在银行存储,直至2010年,汤阿婆将本金和利息一起取出来才835元。汤阿婆的故事给人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理财课,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 P8-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