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它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常变常新的资本。”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你就掌握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会说话不等于懂分寸。只有把握说话的分寸、力度,才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儿上,才能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
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能可能因此扭转一生。通过对大量成功学的研究,本书提出了把握说话分寸的十大技巧:到位第一,幽默第二,尺度第三,礼仪第四,说服第五,场合第六,机变第七,赞美第八,倾听第九,含蓄第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生动故事,同时提出了更多的实际操作技巧,使读者读之有物,学之有效!
通过对大量成功学的研究,本书提出了把握说话分寸的十大技巧:到位第一,幽默第二,尺度第三,礼仪第四,说服第五,场合第六,机变第七,赞美第八,倾听第九,含蓄第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生动故事,同时提出了更多的实际操作技巧,使读者读之有物,学之有效!
说话必须有尺度
人与人之间沟通,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有可能因此扭转你的一生。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这可是关乎后代子孙的万年基业,群臣们自然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还没有吵完。
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
封爵受禄的事情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众臣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群起争议,许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
刘邦在封赏时已经偏袒萧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在他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
“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
这番话正中刘邦的下怀,刘邦听了,自然高兴无比,连连你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可以带剑上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而鄂君因此也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近一倍。他凭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能言善道,舌灿莲花,享尽了一生荣华富贵。
说话,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说了,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材实料,如果没有真知灼见,从也嘴里吐出来的话也许能一时吸引他人,却不能一世蒙蔽他人。
说话要有尺度,尺度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尺度决上定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在谈话中禁忌的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随意询问健康状况。
向初次见面或者还不相熟的人询问健康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唐突,当然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
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淡话涉及他人的隐私。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这里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讲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尺度,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都是谈话应注意的。
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有尺度就是要把握火候
把握说话的火候,主要就是把握说话的分寸。说话分寸的把握,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讲了不少,现在着重讲一下在社交场上,如何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说话,这是人际关系中一门重要的学问,但我们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好与上司说话的火候,前程与事业上的一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生活中,我们有时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虽不至于掉脑袋,但后果也会很糟糕。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上司毕竟不像一般同事。何况一般同事之间也应该注意分寸,说话不能太无所顾忌。与领导相处,就更应该注意,平时说话交谈、汇报情况时,都要多加注意。特别是一些让领导不快的话,就更要小心把握。如:
“不行吗?没关系?”这话是对领导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讲,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说了不该说的话。
“无所谓,都行?”这句话会让领导认为你感情冷漠,不懂礼节。
“您不清楚?”这句话就是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对领导说这样的话,后果更加严重。
“有劳了?”这句话本来应该是上级对下级表示慰问或犒劳时说的,下级如果对上级这样说,后果似乎不太妙。不小心说错了话如何补救呢?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一旦反应过来,要立即就此打住,马上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必要时可以再进行说明,而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领导动作太慢,以至于快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你看这话能说吗?
“这事不好办?”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这样直接地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说明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没有面子。
“您真让我感动!”其实,“感动”一词是领导对下级的用法,例如说:“你们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吃苦,我很感动。”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太恰当了。尊重领导,应该说“佩服”。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才算比较恰当。
另外,过度客气有时反而会招致误解。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顾全大体。但顾虑过多则适得其反,容易遭受误解。所以应该善于妥善处理,以平常心去应付,习惯成自然,对这类情况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如果想克服胆小怕事的心态,有时越是谨慎小心,反而越容易出错,而一旦被上司误认为没有魅力,自然就得不到重用。 P34-38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被邀请在众人面前发言,可大脑却一片空白;在某次重要会议上,别人侃侃而谈,你的一席言论却与主题毫不相关,结果让众人十分尴尬;大家在一起聚会,你却不知分寸地批评了你的朋友,搞得大家不欢而散;快与客户达成交易了,却因为多说了一句不受欢迎的话而丧失了机会;你经常向你的下属训话,可得到的却是更多的无声抵抗……
这些情况并非罕见,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因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因幽默过火而遭到唾骂;因话不投机而分道扬镳……
人们常说“心实不能仕途,言拙难会经济”,确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成功者都会表现出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基本素质。
但是,如何衡量说话的质量呢?“分寸”就是说话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讲话无时无处不会出现,用好它可以出人头地、左右逢源。说话有分寸,很多利益呼之即来;说话没分寸,很多利益闻声而去。
因为在这个熙来攘往的世界上,利益总是随着人的愿望和意思而流动的。而表达愿望和意思的基本工具便是语言,那些说话懂分寸的人大都伶牙俐齿、巧舌如簧,把各种愿望和意思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把各种利益顺理成章地聚拢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来。可见说话的分寸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成功的作用是难以估价的。
通过对大量成功学的研究,本书提出了把握说话分寸的十大技巧:到位第一,幽默第二,尺度第三,礼仪第四,说服第五,场合第六,机变第七,赞美第八,倾听第九,含蓄第十。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生动故事,同时提出了更多的实际操作技巧,使读者读之有物,学之有效!
会说话的成功者,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本书的学习,拥有更卓越的口才,更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