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秋之白华(杨之华珍藏的瞿秋白)(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瞿独伊//李晓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瞿秋白同志去世后,家属留下了他不少文稿。其中相当部分至今尚未发表,为我社六卷本《瞿秋白文集 文学编》和人民出版社《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编》所未收。在这些未刊文稿中,又属瞿秋白给王剑虹和杨之华的爱情书简最为珍贵。这些书信,展现了一个执着爱情、珍视友情、忠于理想的瞿秋白,也展现了一个苦闷彷徨、困顿徘徊、渴求真理的瞿秋白。信中更附有数首瞿秋白未刊白话诗和旧体诗,弥足珍贵。瞿独伊、李晓云编注的《秋之白华(杨之华珍藏的瞿秋白)(精)》收录了《离别的纪念》《旅行笔记》《豆腐阿姐》等作品。
目录

Part 1 书信
瞿秋白致杨之华
瞿秋白致王剑虹
王剑虹致瞿秋白
Part 2 杨之华之诗 文 译作

离别的纪念
徒劳心悦
旅行笔记
无题

无题
无题
无题
无题
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无题

豆腐阿姐
隔离初稿
隔离二稿(阿毛)
译作
八月四日晚上
序言

程秋白、杨之华是我的外公、外婆,但我始终
称呼他们爷爷、奶奶。
小时候,我记得家里有一个木柜子,上面放着
一个白瓷盒。瓷盒的一端,画着一个人的肖像,肖
像下面有几个字。那人戴着眼镜,默默地望着我。
当时我还没有上学,我问奶奶杨之华:“这是谁啊
?”奶奶说:“这儿画的就是你爷爷,那几个字是
‘瞿秋白烈士’。”我渐渐知道,爷爷早已离我们
而去,他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他是为了人民
的事业,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的。制作这个白瓷
盒是为了存放爷爷的遗骨。
爷爷于1935年在福建长汀就义。1955年我七岁
,秋天就要去上小学了。6月18日,是为爷爷迁葬的
日子。我随奶奶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奶奶拉着我
的手,我穿一条黑色的小裙子,紧紧贴在奶奶身边
。由于岁月的久远,移葬的情景只能依稀记得。爷
爷的墓穴在最高处,很多人立在那里,花圈上系着
丝带,白瓷盒缓缓地被放入墓穴。天是阴的,有些
冷,新华社洗出的照片上的:蓝天白云我完全没有
印象了。
之后每年清明,奶奶都带我到八宝山给爷爷扫
墓。汉白玉的.墓碑,静静地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春寒料峭,倔强的迎春花黄黄的,迎风开着。奶奶
坐着,给我讲爷爷的故事,还对我说:“你围着墓
碑跑一跑,爷爷会听见的。”
我从小随奶奶住在南长街八号,后来门牌改了
,成了南长街十三号。南长街在中南海和故宫之间
,南起长安街,北至西华门。南长街十三号是全国
总工会的机关宿舍,院子里有一幢两层的小楼,大
概是民国时期的建筑。解放初期,“全总”的一些
领导同志住在这里,有六七家之多。虽说是小院洋
楼,但很多家只占用两三间房子,有些家还要共用
卫生间。我记得除了我奶奶杨之华,先后住在这里
的有刘宁一、陈少敏、许之桢、栗再温、王亦清等
几家。后来,随着工作调动或条件改善,有些人陆
续搬走,也有人搬来。我奶奶却一直留在那里。南
长街十三号离中山公园很近,公园环境很好,奶奶
总舍不得搬到别处。奶奶在这里一直住到“文化大
革命”她被拘禁前;失去自由后,她再也没有回到
自己的家。临终前的奶奶还在怀念着南长街十三号
,她多么想回到自己的家啊!许多年后,我想再去
看看自己儿时生活的地方,却发现路西的半条街都
已经并入中南海,我曾经的家也消失在灰色的高墙
之后。
奶奶住在楼房二层东北角的房间里。那间最大
的屋子,就成了她的办公室、卧室兼客厅。靠着窗
户,是一个黑色的大办公桌,桌上一盏老式的台灯
。淡绿色的柔和灯光透过玻璃灯罩,映出奶奶夜晚
工作的身影。她的床距离办公桌不远。北面靠墙有
一个黑色书柜,对开的玻璃门。屋子的另一边摆放
着沙发茶几,以便招待客人。墙上挂着一些条幅字
画,其中有鲁迅先生送给瞿秋白的联句——“人生
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识之”,有柳亚子先
生怀念瞿秋白的诗词,有何香凝、郭沫若、叶圣陶
等老前辈的诗作、画作。叶圣陶的诗赞扬了奶奶的
革命生涯:“短发春江意激扬,铁窗西域气轩昂。
而今霜鬓豪情在,服务劳工未厌忙。”遗憾的是,
这些字画大多在“文革”中流失了。
……
最后,感谢张太雷同志的外孙冯海龙将军,是
他亲赴俄别国家档案馆,发现了1921年共产国际第
三次代表大会上张太俞秀松、瞿秋白和其他代表的
合影,这幅照片已在本书中展示。成谢我的中学同
学李烨,她以个人所掌握的丰富文史知识,帮助我
化解阅读中的难点。感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
副主任、研究员李蓉,她向我提供了1926年中央七
十七号文件的线索。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
梅,经《丁玲传》作者李向东、王增如联系,她向
我提供了刊载《八月四日晚上》和《豆腐阿姐》原
刊的电子版。感谢丁玲同志之子蒋祖林,他对我们
出版这批信件给予了支持和鼓励。感谢杨之英之女
吴幼英,她从中学时代就随我的奶奶杨之华生活,
一直关注着这些珍贵文献的保存、收藏,此次又帮
助我辨析了文稿中上海地区的习惯用语和方言。感
谢《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经她和同事们的努力
,使得本书部分信件在纪念瞿秋白就义八十周年时
得以刊出。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李丹丹,她
校正了信件和文稿中的全部俄文。感谢人民文学出
版社的美编刘远,他为本书做了精美的设计。感谢
常州程秋白纪念馆的同志们,他们为本书提供了部
分照片;纪念馆自成立起,经过历任馆长赵庚林、
侯涤、时立群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成为传承秋
白精神的家园;每次来到这里,我都能深深感受到
家乡人民的亲情、感受到他们对秋白的敬仰和热爱
。感谢长汀县委、党史办和长汀翟秋白纪念馆的同
志们,他们邀请我们参加了纪念瞿秋白同志就义八
十周年的活动,陪同我们重访了秋白同志当年被捕
、囚禁和就义的故址。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
学编辑室主任王一珂同志,本书的责任编辑,从最
初的策划、沟通,到查阅、扫描资料,以至后来反
复细致校阅书稿、精心布置框架结构,他都不遗余
力,这一切无不使我们感动。
最后要感谢我的爱人。我们一道整理书稿,讨
论、交换意见,他的努力、付出和支持都是不可或
缺的。用他的话说,我们是互相默默地站在彼此的
身后。
希望大家喜爱、珍视这本书!
导语
瞿秋白和杨之华,两个相爱之人,不惧世俗眼光,不畏旁人说三道四,勇敢得相爱,勇敢得在一起,这在当时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他们一起面对风风雨雨,困难和挫折,彼此之间矢志不渝。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纯爱与坚守,情书、印章、金别针……这些珍贵的爱情信物,都完好地保存在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中。
瞿独伊、李晓云编注的《秋之白华(杨之华珍藏的瞿秋白)(精)》收录了《瞿秋白致王剑虹》《瞿秋白致杨之华》《从这一岸到那一岸》等作品。
精彩页
“是的呀,这世人还管不了,哪里管得了下世呢?”一个梳着光滑长辫子的小姑娘打断了阿毛的话。
“难怪阿毛姐年轻了些,有血色了。”另一个女工对于这个问题明白了。
“阿毛姐,还有呢,说下去呀,你们不要多嘴让她说下去罢。”
“还有一椿奇怪的事,从前我常常会脸红,第一次在那边会议上要我说说上海女工情形的时候,还是那么样的不敢说,说说又说不下去了,台下的人对我看一看,我更加想不出话来了。后来便惯了,对他们说也好像对你们说话一样说得出。从前见着男人像老虎一样的可怕,终认为每个男人是讨厌的东西。其实,诚诚实实的男人多得很。”说到这里,坐在墙角落里的一个打包工人笑了起来。阿毛又继续着:
“做什么笑,这都是真话,不过从前对于你们可怕的那种想头从没有说出来过。现在说了出来呀。”
“这个道理很通!”另外的一个女工顿着头表示很赞成的样子。
坐在墙角落里的男工忽然的问着阿毛:
“在那里有新政府,他们对工人是很好的吗?”
“听说在三个月以前政府是不错。后来经过三月廿号之后也不对了。在那里的工人都说:‘蒋介石想做皇帝。’事情究竟是怎么样,那我也不大清楚。不过那里的工人自然比这里要自由得多。但是小的麻烦也是有的。”
“听说那边的农民可以不还租不交税,这是真的吗?”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不过像蝗虫似的地主在那里请求政府帮忙。农民不是不交税不还租,不过要减税要减租。政府究竟帮哪一个呢?我也不很清楚,不过我要动身来的一天,看见一个从什么海陆丰来的农民用了翻译对着我们上海去的人说:‘我们不要这个新政府,我们要牛屎腿的政府。’
“我问他:‘怎么叫做牛屎腿的政府?’他说:‘要那些赤脚种田人在腿上带牛屎的人,自己组织的政府。’这样我才明白。”
“哈哈,那么我们上海的纱厂工人讲起来要的是棉屑头的政府了。”另外一个男工满响的叫了起来。
外边有个男人在窗前慢慢的走了过去,爱弟通知他们:
“不要太高兴了,那个不是好人,说得低些。”
“唉,讲话都不自由!娘格戳×,管他妈的。”
“今天话是说多了,还要记得回家烧夜饭去,明天要上工的,阿毛姐在路上也辛苦了,要息息力,我们去了罢。有话隔天再讲罢。”沈大嫂对着大家提议。
“对的,去罢。”
阿毛、爱弟也站了起来,送他们(到)门口,阿毛对他们说:
“你们招呼了我的姆妈,真要谢谢你们!”
“自家人,勿用说来。阿毛姐,来我们这里玩。”一个那个的像小鸟儿一样的叽叽啧啧叫着。那个房东的那副怪眼睛,白了几眼,笑不像笑的,面孔看得惹人讨厌!
爱弟同阿毛进来的时候,老太婆已经在灶问里动手烧夜饭了。阿毛把凳子摆摆好,拿着扫帚扫地,爱弟抹桌洗茶碗,阿毛扫好了地回转身来问爱弟:
“姆妈在我出门去的这两月之中发了脾气没有?”
“没有怎么样,我从没有看见她发脾气过,她很和气的,很宝贝我的。不过她常常皱紧着眉毛,不大开心,时常念着你,每夜睡觉之前终要叹几口气,觉得她自己命薄,她以为小姊妹拿钱送她用,是一椿难为情的事。她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她常常关心到你将来怎样,配亲的事情也常常嘱咐我要劝劝你。她终怕她死后没有人做羹饭给她吃。”爱弟一边说一边把茶碗洗好放到搁板上面。她俩就到床边继续的谈了起来。
“我这次从广东回来在轮船上没有事做就想着了这件事——除出这件事以外其余的都想通了,决定了,独有这件事觉得困难。我倒不是像从前那么想想修行不嫁的,而是为了生活困难。(P498—50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