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精彩
分类
作者 王继起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不该让孩子看动画片?让不让孩子干家务?如何看待孩子在外面“吃亏”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尊重父母?孩子的出色是天生的吗?家长不能辅导孩子功课怎么办?为什么家长高学历,孩子却考不上大学?你会给孩子讲故事吗?怎样处理家庭教育中遭遇的无数细节?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最好读的教子书,生动的故事令你眼前一亮,能令你立刻实施的培养细节,父母的智慧来自对孩子教育的不断反思。

目录

第一章 玩耍:成长的快乐源泉 1

第二章 多读:踩着书本摘到月亮 35

第三章 会学:轻松中的优秀 69

第四章 创新:敢于反常规 119

第五章 品行:成败在于此 183

第六章 孩子:家长的第二任老师 233

第七章 女儿的书信和随笔 289

序言

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徐晶编辑将厚厚的一叠书稿给我,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序,我欣然应允。因为王世珍同学成长的经历有太多太多值得家长借鉴和同学学习的地方。

凡是成功的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质朴的家庭影响不可或缺,正如王世珍父亲在书中所说:“家长理念决定孩子命运。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必要条件。”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施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应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仅就对学生的“爱”而言,家庭的爱充满浓厚亲情;教师的爱凸显理性色彩;社会的爱则表现得博大内隐。学生对三种爱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父母给与的爱坦然享用;对教师的爱异常珍视;对社会给与的爱则少有感知。基于不同特点爱的基础上的教育,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采取不同策略,体现不同的侧重。在这方面王世珍的家庭教育给大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我愿意为此书作序,就是因为该书不仅是家长的良师益友,也是正在成长的学生们极有价值的参照和获得成功的范例。

我原来打算简单地浏览一下书稿后马上动笔,因为五年的师生相处,王世珍的性情特点、行为举止,我都记忆犹新,无须再看书稿中的文字。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王继起同志所写的绝非一般意义的教子之作,而是有许多独到之处,这就是“用心思考教育孩子的品德、用行动培养孩子的习惯、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情感、用常识和鼓励教会孩子自信和坚忍。”叙述内容之朴实、文字表达之通俗、情感流露之真切、事件描绘之详尽、观点阐述之深刻,无一不让我惊叹!灯下我读完了所有文章,此时对往事的追忆萦绕于心,难以入眠。

1988年天津市实验小学第一届“超常班”的学生毕业了,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受当时市委书记谭绍文的委托,接收24个年仅9岁的儿童继续中学阶段的学习。当时已有15年教龄的我,受命教这个班的数学,继而当班主任。以强调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深刻性、准确性、严谨性著称的数学,与活泼、聪明、好动、浑身上下满是调皮、心理上依然稚气的孩子之间有怎样大的距离,可想而知。我时常因为这些学生打乱我十几年习以为常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陷入迷茫之中。然而孩子们的自信、活跃、求异、好奇又经常使似乎无序的课堂灵动奇迹般的智慧,还给了我思维的灵感,我逐步认识了这些特殊的孩子。王世珍就是这个班的一员,还是当之无愧的班长。当时搞不清究竟是因为从小就当干部,还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她不仅具有这些孩子的灵活,还比同龄人成熟、稳重、善解人意且宽容大度。每天需要在老师和调皮的同学中“周旋”,承担着许多为同学服务的工作,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她的字写得很好,作业一贯工整,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地问老师,此时较快的语速还有一点点结巴,好学中透着紧张,非常可爱。看了书稿我恍然大悟,王世珍身上的许多优点,是家庭教育的必然。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点滴行动会聚合为习惯,固化了的习惯又会抽象出性格,一旦良好的性格形成了,成功必将蕴含其中。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家长会上说:“智力发展好是获得成功的一个优势,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好,才能做出杰出的成绩。王世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必定会使她收益无穷。”今天我真正了解到王世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中,包含着她父母那么多的心血,那么长久的付出,那么理性的思想,那么科学的见地。可以这样说:家长的教育理念已深深植入孩子成长之中,造就出了王世珍这个原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孩子!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长 曲丽敏

2005年3月21日

后记

我是读了女儿写给读者的信,才写这篇后记的。她可能又一次被父母的爱感动,几乎没对我们提出批评。而平时,她对我们家庭教育的批评有时是很尖锐的。

她曾说:“我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育,感谢你们对我个性的培养。”刻意的教育,精心的培养,和她今天的结果,是简单的因为所以吗?生活即是教育,而且是两代人互为师生的教育。

她也曾说:“我要是有孩子,绝不会重复你们的做法,我会让他更自由地发展。”学习的压力,在她心上划过一条痕迹。高考,是必须面对的,分数,怎么能说不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要分不能说就是应试教育。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只能像全国的教育一样,尽最大力量让孩子全面发展。我们不是教育专家,即使是专家,也不一定把中国的家庭教育把握得恰如其分。

这本书只是我们家的家教个案。提供的是经验和教训。而且是以我们自己当前的认识水平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换个角度看,过若干年再看,有些经验可能也会成为教训。能引发您的思考,而您的思考能为您的孩子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是必要条件。我女儿,一个普通的正常孩子,能挤进“超常儿童实验班”,能成为“少年大学生”,能在23岁开始在美国做博士后,全在于亲人对她的爱,全在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位老师的教育,全在于大学里中国的、美国的各位老师的栽培,全在于她的同学们的促进,全在于朋友们的赞扬。我们得到的爱很多很箩,我们也正在去爱每一一位孩子,爱每一位朋友。

我不会使用电脑,书稿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侄外孙儿张茜在工作之余,还要参加英语的进修学习,敲打出来的。百忙之中一连辛苦了三个多月。我对妻子说过,女儿不在身边,将来我老了,能依靠的就是张茜。这孩子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在同龄的独生子女中,极少。

感谢天津立达职专的领导和老师们:你们的鼓励对我多么重要!

感谢天津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编辑徐晶老师,对拙作一字一句的修订。

感谢读过此书的各位朋友,您最宝贵的时间,让我占用了。

敬请指正!

王继起

2004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