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新共同体--从实体转向虚拟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庞建刚//石琳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上篇 创新共同体总论
第1章 创新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创新
1.1.2 共同体
1.1.3 创新共同体
1.1.4 创新共同体主体
1.2 创新共同体的现状
1.2.1 创新共同体的理论研究现状
1.2.2 创新共同体的实践现状及评价
1.2.3 国内创新共同体相关政策现状
第2章 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模式
2.1 创新共同体实体模式
2.1.1 创新型产业集群
2.1.2 产学研合作联盟
2.1.3 科学技术园区
2.1.4 协同创新联盟
2.1.5 高校主导的松散型创新共同体
2.2 创新共同体虚拟模式
2.2.1 政府专项创新基金
2.2.2 众包模式
2.2.3众创空间模式
中篇 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创新共同体:众包
第3章 众包的现状
3.1 众包的理论基础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3.1.2 大众生产理论
3.2 众包研究综述
3.2.1 众包概念的提出
3.2.2 众包的概念界定
3.2.3 众包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
3.2.4 众包社区基本模式
3.2.5 众包运营方面的研究
3.2.6 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4章 大众参与众包的动机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4.2 数据分析
4.2.1 初步描述性统计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3 主成分分析
4.3.1 提取主成分
4.3.2 成分载荷分析
4.3.3 结果分析
4.4 对策建议与启示
第5章 众包的激励机制设计
5.1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
5.2 模型的建立
5.3 模型求解
5.4 模型结果分析
5.5 算例分析
5.6 科技管理启示
第6章 众包的业务流程优化
6.1 接包方的创新投入分析
6.2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6.3.1 接包方的决策分析
6.3.2 发包方的决策分析
6.4.众包业务流程的优化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6.6 对策建议
第7章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及流程的特殊性
7.1 三种模式众包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
7.1.1 三种模式众包的参与主体
7.1.2 三种模式众包的业务流程
7.2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的特殊性
7.2.1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7.2.2 科研众包业务流程的特殊性
7.3 启示与建议
7.3.1 科研众包需要分类运营
7.3.2 科研众包任务需要分解和模块化
第8章 众包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
8.1 关于“门槛费”的分析
8.2 众包的风险分析
8.2.1 考虑发包方的风险
8.2.2 考虑接包方的风险
8.3 众包风险机制设计
8.3.1 众包社区准入制度
8.3.2 众包方案筛选机制
8.3.3 众包社区信用评价机制
8.3.4 众包社区奖惩机制
下篇 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
第9章 创新共同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制约创新共同体发展的主要问题
9.1.1 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缺乏驱动力
9.1.2 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缺乏
9.1.3 资金缺乏
9.1.4 创新共同体之间资源共享不够
9.2 创新共同体稳定性分析
9.2.1 创新共同体主体参与者特征分析
9.2.2 创新共同体模型
9.2.3 基于Logistic方程的创新共同体稳定状态分析
第10章 创新共同体发展的问题及科技管理政策创新
10.1 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内部制度创新
10.1.1 优化创新共同体创新个体生态位
10.1.2 采取适宜的协同创新模式
10.1.3 完善利益风险平衡体系
10.1.4 规范知识产权归属等制度
10.2 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外部制度创新
10.2.1 做好创新共同体顶层设计
10.2.2 完善自主创新发展规划
10.2.3 搭建有效的创新平台
10.2.4 推动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建设
10.2.5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
10.3 面向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资金管理创新
10.3.1 探索绩效奖励资助新模式
10.3.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10.4.面向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人才培养创新
10.5 构建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
10.5.1 发挥科技评价在创新共同体中的作用
10.5.2 制定创新共同体专家评审制度
10.5.3 提高科技评价中公众参与意识与监督意识
10.6 众创空间的特有政策
10.6.1 加强对众创空间模式下企业的分类引导
10.6.2 建立创客发展平台
10.6.3 设立研发基金
10.6.4 强化创客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导语
《创新共同体--从实体转向虚拟》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总计10章。上篇为创新共同体总论,包括:第1章,创新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第2章,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模式。中篇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创新共同体:众包,包括:第3章,众包的现状;第4章,大众参与众包的动机;第5章,众包的激励机制设计;第6章,众包的业务流程优化;第7章,科研众包参与主体及流程的特殊性;第8章,众包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下篇为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包括:第9章,创新共同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0章,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全书由庞建刚、石琳娜著。
内容推荐
庞建刚、石琳娜著的《创新共同体--从实体转向虚拟》在进行充分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创新共同体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为虚拟模式和实体模式,然后基于这两种模式,分析其运行机制,重点设计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创新共同体——众包模式的运营机制;在运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从科技管理政策内部创新、外部创新、资金政策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单独就“众创空间”的科技管理进行分析。
本书可以成为多主体创新、互联网创新相关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参考资料。同时,也希望本书的研究成果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