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等优势,目前临床应用广泛。本书从中医角度阐述骨质疏松症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从西医角度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分类诊断、临床表现,并对当前中药、中成药、针灸、推拿、气功、保健品、食疗等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做简要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思路及建议。本书适合针灸推拿、骨科专业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概述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分类 四、病因 五、并发症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风险评估 一、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三、骨质疏松症的测量方法 四、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五、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评估 六、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 第二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 第一节 中医病名 一、《内经》 二、《诸病源候论》 三、《备急千金要方》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干预技术及临床运用精粹 四、《脾胃论》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一、古代认识 二、现代认识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 一、古代认识 二、现代认识 第三章 骨质疏松症防治技术与方法现状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防治思路 一、“治未病”思想与整体观念 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 中医药疗法 一、中药干预 二、针灸干预 三、推拿干预 四、健身气功干预 第三节 西药疗法 一、药物治疗指征 二、药物分类及特点 第四节 生活方式干预 一、饮食疗法 二、运动疗法 三、情志调摄疗法 第四章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中药和经穴 第一节 常用中药 一、补虚药 二、活血化瘀药 三、祛风寒湿痹药 第二节 常用经络 一、足少阴肾经 二、足太阴脾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阳膀胱经 五、足厥阴肝经 六、任脉 七、督脉 第三节 常用腧穴 附:常用耳穴 第五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方剂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药方剂 一、辨证选方用药 二、煎服法 三、注意事项 四、不良反应处理 第三节 现代临床报道 一、口服金匮肾气丸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干预技术及临床运用精粹 二、口服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 三、口服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 四、口服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 第六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成药举隅 一、肾阳虚型 二、肝肾阴虚型 三、脾肾阳虚型 四、气滞血瘀型 五、脾弱气虚型 第三节 现代临床报道 一、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二、口服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三、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症 四、口服龙牡壮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 五、口服骨疏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六、口服护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七、口服芪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八、口服骨松宝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 第七章 骨质疏松症的针灸干预 第一节 针刺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二节 电针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三节 穴位埋线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四节 穴位注射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五节 耳穴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六节 拔罐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干预技术及临床运用精粹 四、现代研究 第七节 刮痧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八节 穴位贴敷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九节 艾灸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十节 温罐灸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十一节 皮内针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十二节 皮肤针疗法 一、概述 二、处方 三、操作 四、现代研究 第八章 骨质疏松症的推拿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推拿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四、不良反应处理 第三节 现代临床报道 第九章 骨质疏松症的健身气功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健身气功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第三节 现代临床报道 第十章 骨质疏松症的保健品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保健品中药材的选择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干预技术及临床运用精粹 第三节 保健品举隅 一、中药类保健品 二、西药类保健品 三、中西药结合类保健品 第十一章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食疗干预 第一节 食物药膳选择 一、概述 二、辨证药膳举隅 三、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食疗 四、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禁忌 第二节 茶饮疗法 一、概述 二、茶饮举隅 第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