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赖德烈的中国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思聪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思聪著的《赖德烈的中国学》是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中国研究的代表人物赖德烈的个案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对赖德烈的中国研究有一个综合、中肯的评价;也通过考察赖德烈的研究与时代背景的互动,丰富我们对“二战”前的美国中国学发展状况的认识,了解美国中国学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内容推荐

王思聪著的《赖德烈的中国学》将以历史的方法和跨文化分析的方法,考察赖德烈在中国学领域的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分析其中国研究的学术维度、逻辑和特色,在其个人与所处特殊时代背景的互动中,揭示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互动的主要观点和立场,评价其研究和认识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分析其在美国中国研究从传统汉学向现代中国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丰富我们对20世纪初期美国中国学发展的动力、特点及其对后来现代中国学的影响的认知。

目录

绪 论

 一、研究意义及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赖德烈研究中国的缘起和动力

 一、赖德烈中国研究的缘起

(一)开拓者的基因和清教徒家庭

(二)宗教复兴文化的助推

(三)耶鲁大学深厚宗教传统文化的浸染

(四)师从汉学家卫斐列

(五)湖南雅礼会的传教士

 二、赖德烈中国研究的文化动力

(一)神圣使命的驱动:“为上帝、为耶鲁、为美国”

(二)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传统

第二章 赖德烈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

 一、赖德烈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著述

(一)《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人: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三)《远东简史》

(四)《现代中国史》

 二、赖德烈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考察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二)对西方冲击下中国文化现状的考察

(三)对中国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四)中西文化的比较反思

 三、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

(一)中国文化的持续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中国文化的隔绝性和封闭性

(三)中国文化的静止性和停滞}生

(四)小结

第三章 赖德烈对中美关系史的研究

 一、赖德烈关于中美关系史的主要著述

(一)《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J4》

(二)《美国跨越太平洋》

(三)《美国在远东的记录:1945—1951》 

 二、赖德烈对中美关系的观点和立场

(一)美国对中国的救赎

(二)宗教征服主义的文化自负

 三、赖德烈的中美关系史研究的特点

(一)受美国的民族主义影响的普世主义,强调对世界的责任

(二)保守的白人基督徒立场

(三)比较的方法

第四章 赖德烈对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

 一、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的权威通史

 二、《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写作内容和特色

 三、《基督教在华传教史》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基督教为什么要传播到中国

(二)基督教能否扎根和征服中国

(三)基督教在华顺利传播应采用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四)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四、赖德烈的态度和立场分析

第五章 赖德烈中国学的历史坐标

 一、美国中国学的概念和分期

 二、赖德烈所处的美国中国学历史发展阶段

 三、赖德烈与费正清中国学的比较

(一)学术兴趣

(二)价值取向

(三)学术方法

(四)小结

 四、赖德烈中国学的评价

(一)赖德烈中国学的学术维度和内在逻辑

(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三)矛盾的价值观

(四)开拓者:盲人岛上的独眼人

第六章 赖德烈推动中国学的实践活动

 一、建立中国学学术组织的历史考察

 二、赖德烈与中国学者的交往和交流

 三、钡导耶鲁大学的东亚研究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赖德烈年谱(Biographical Sketch)

附录二:主要著作(Bibliography)

附录三:《中国人: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三千年间的累积发.

和最近的根本改变》1964年英文版目录(中译).

后 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