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杏坛花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卞东华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献给学习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实践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网络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勤奋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智慧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教育者的书;这是一本献给管理者的书……

卞东华编著的《杏坛花雨》是一线教师的博客文集,全书分为火眼金睛、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裁心镂舌、涉笔成趣等五个部分。

内容推荐

《杏坛花雨》是作者(卞东华)多年来生活、工作中的随笔。全书分为火眼金睛、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裁心镂舌、涉笔成趣等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火眼金睛包括社会篇、安全篇和生活篇;第二部分身临其境包括教育篇、教学篇和课题篇;第三部分耳濡目染包括研修篇、教师篇和校庆篇;第四部分裁心镂舌包括健康篇、活动篇和探究篇;第五部分涉笔成趣包括游览篇、哲思篇和文化篇。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一部很好的文集。

目录

序一 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序二 努力做一个勤奋者

前言

 火眼金睛

 社会篇

省物价局检查收费

省调研经费投入

市收费会

校团拜会

厉行节约

非法挣钱?

从我开始?

创模

风雨与彩虹

不妨碍别人

一生的两件事

一生的“三气”

生活与精神

帮助他人

个人理想

建绿敞园

会议效率

因为责任,我们披星戴月

懂得畏惧,唤起力量

理性爱国

吓人内容变迁

谎言不攻自破

禀正的人言并不可怕

浪费是美德?

奢侈必备?

“哪有什么好吃的”

“那人被我治的”

杀人案多?

 生活篇

忙碌而充实

我教这一课

陪他们下井

同学淮安聚会

演出课本剧

经历教师节

反思我的教学

高二小高考

 附件:令我赞叹的加拿大高校考核体系

今天,我值班!

今天,真充实!

前天,星期五!

你好,2010!

干部为民

一段话

消除成见

观点不一

体质一年不如一年

很容易落泪

农民生活

假、毒食品

向假黑毒开火

总占生活便宜?

浪费电,太可惜!

 安全篇

市局校园安全稳定会

维护稳定与校园安全

“四项排查”总结

校园安全的范围

校园安全的预防

校园环境的整治

学生与校园安全

中学生的安全应变

齐抓共管学校安全

学校的安全责任

学校的安全重点

健康、生命与校园安全

校车与校园安全

生活教育与校园安全

师生关系与校园安全

假如

食品卫生的安全检查

四季与寒暑假安全

市教育局拟编安全读本

 身临其境

 教育篇

喜欢课外书一般有出息

家庭教育的缺失

如此教育孩子?

子女教育的方法

培养优秀孩子

决定成功的习惯

培养与改变习惯

孩子成长与学习环境

家长要注重教育

教育不要对孩子让步

 附件: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钱文忠)

惯养忤逆子

体罚失当可能导致危机

尽努力就够

高一学生及家长必读

快速适应

国外学生的负担

国际班学生的雅思考试

华文教育基地联席会

华文教育基地情况

 教学篇

论语文提问的效益性

语文学习

语文素养

读书笔记

拓展性提问的有效价值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教学设计

“田园写作”

随笔写作研讨会

 附件:随笔写作教学任重而道远

 课题篇

工作室开会

开题会议

课题研究成员会

市精品课题汇报

游汉王——课题组活动

我那被搁浅的梦

年度课题总结

工作室聚会

 耳濡目染

 研修篇

省中学语文高端研修班

台湾六日行

市校园基建培训

 教师篇

永不会忘记

诗意般生活

不可随意但可诗意

当老师

教师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优秀老师是生存

幸福观

职称评价

星期天

 校庆篇

泰州中学110周年

南京一中105周年

扬州中学110周年

江苏师大60周年

校庆之浅见

校史馆

裁心镂舌

健康篇

教师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病

教师锻炼

学生锻炼

学生心理

强身健体莫等“夕阳红”

做一个健康人

新年祝福

 活动篇

新春音乐会

秋季运动会

庆祝教师节

暑期培训

食堂专题会

语文活动

《光年》文学杂志

高三毕业典礼

 探究篇

提高诗歌鉴赏得分

教师的自主发展

寻找源头活水

新学期新举措新气象

美国教育的启示

 涉笔成趣

 游览篇

去济南

到淮北

往皖南

赏杭州

观承德、坝上

游云龙湖

登云龙山

赴植物园

宁波趣事

自然与人为

“道听途说”

台湾地导的语言

 文化篇

楼宇命名座谈会

校园文化建设

徐州一中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3~2018年)(草案)

 哲思篇

经典见解与例子

一则故事

一则广告

一道试题

一条历史规律

怎样教书?

因材施教

学习与时间

人生与时间

高危行业

爱你不易?

和谐之因

接听手机

抵制日货

谅解与强者

能力与努力

别“因言治罪”

惨遭碎尸

信、爱、望

智慧与潜能

古今父爱如此

感情与情结

火柴、打火机

生活

一本影集

名牌的炼成

勤真能补拙?

勇敢付出代价

钱的用向

有感于青春

贺莫言获奖

憧憬未来,脚踏实地

试读章节

校团拜会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结束了,按惯例又到老干部团聚拜年的时间,今天(2010年2月1日)上午8点10分学校一把手王志勇校长喊我去,说团拜会要重新加一张桌子的事情,我很快到了报告厅、根据其意见增加桌子.见几个人正准备9点30分举行的老干部团拜会使用的糖块、瓜子等,我就在会场接待先来的老同志(我不分管这项工作),与我一起接待的还有办公室李文利主任、总务处的王淑侠主任,今天的团拜会与往年不同,由正式会议改为座谈,由一楼老阶梯教室改为更加人性化设计的报告厅,里面暖和和的(开着中央空调),这也是王校长的创意和设想!

上午8点20分之后,离退休老同志陆续来到,我几乎一一握手问好,老同志当年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看到很多七十多岁的老同志身体健康,我非常高兴并祝福祈祷老同志健康长寿!

9点35分与会的老同志大概也有一百多人,王校长和分管的王冀宁副校长(女)及关工委已经退休的徐家振副校长来到现场;座谈会开始,由分管王冀宁副校长主持,先由校一把手王校长向老同志拜年并通报学校多方面情况:夹河校区改造、学校新课改开展、公办和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与会老同志很兴奋也很受鼓舞!

随后我和王校长等一行五人一同去新城区(距我校夹河校区大概有三十公里的路程)认真答谢对我校工作多方面支持和帮助的市局级几个重要处室,我们的到来得到了几个处室的热烈欢迎,局师资处还热情招待我们(局工委书记曹孟军副局长邀请、财务处徐目新处长和师资处蔡陵君处长陪同).下午1点20分又去另外几个处室,直到下午4点才匆匆赶回学校,我又及时认真处理好几件事f

厉行节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强本而节用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有着鲜明的善恶态度,历来倡导厉行节约。

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平均分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却相当贫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的匮乏正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我校去年单用水五十七点一万元,每天五百七十五吨、花费一千五百六十四元;用电一百一十点四八万元,每天五千八百二十一度、花费三千二百二十七元;两项加起来每天就要花费四千七百九十一元,约四千八百元(如果去掉至少四十五天的寒暑假、四十天的双休日和全年月十五天的假期则所花费更高。约六千六百元,这仅说一年的水电,还不包办公用品、设备房屋折旧和国拨工资之外的人员开支等)。在如此高耗费下,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一点水,那将给我校和社会节省下多少资源与资金。

然而,观察身边的浪费现象,其场景却令人触目惊心:教室(办公室等)里电灯长明、无人的教室(办公室等)开着灯,饮水机几乎长年累月开着,抽风机、油烟机等几乎整天整夜开着,不用的水龙头还在流着水,电脑、笔记本、投影不用时常开着,一张纸未怎么用就已经丢进废纸堆或被弃在教室内、花坛里、走廊中、路面上,教室中仅喝一两瓶的牛奶箱、食堂里的剩饭剩菜简直堆积如山,垃圾桶里满是剩饭剩菜或仅吃几口的水果,宿舍外时常见到整盒的方便面、仅吃一口的水果或仅穿几天的昂贵名鞋等弃之不要……这种种浪费现象一天又一天地重复上演着,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节约能有多大的出息、能省多少钱。

其实,一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长此以往浪费下去,还靠什么生存、怎能低碳生活?厉行节约,刻不容缓;践行节约,人人有责!减少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继承和发扬传统,培养厉行节约习惯,不仅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也有利于全面发展,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厉行节约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增强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习惯,摒弃畸形高消费观念;时时注意,处处节约,一定能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献出微薄的力量。

1.厉行节约。合理、适度消费,合情有效支出,精打细算,不盲目攀比。

2.有效用水。节约、适量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杜绝“长流水”。

3.合理用电。节约、合理用电,杜绝长明灯,做到随手关灯、人走关灯、晴朗天气及时关灯等;开空调、风扇严格执行规定、注意关注人员,开空调时及时关闭门窗;及时关闭饮水机和计算机等。

4.杜绝浪费。节约粮食、合理饮食,节约每一滴油、每一粒米、每一口菜。

5.节约用纸。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用电子贺卡、邮件等代替纸张。

6.减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不使用、少用一次性物品(如纸杯、快餐盒等)的使用,保存一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7.节省用品。节约使用办公、学习用品,减少开支并尽量重复使用:坚持资源再生,随手环保、按类存放垃圾。

8.爱护物品。爱护图书报纸,努力做到循环使用;爱护一切公共财物、讲义,降低人员开支等,尊重劳动成果。

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责任。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才能降低成本;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才能兴旺发达、辉煌无限!

全校参与,共同行动,你有责任,你有利益,你能作为!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为共创节约型校园而努力,使节约成为我们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方式。P4-6

序言

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徐州一中卞东华副校长相识于2013年6月8日,这天上午是全国高考三天唯一没有考试的半天.我到该校做题为“教育的变化与学校的发展”讲座:与他相谈很兴奋,并有幸拜读他编著的近三年博客文集《杏坛花雨》,为其勤奋所感动,为其博客所表达的思想而感叹,更为其信任而心存感激。鉴于此,特撰写短文《做一个智慧的教师》,以回馈于卞老师。

一、变革的时代需要教育的变革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整个经济产业、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和谐、合作、共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教育与学习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社会要求,必须在培养学生的未来视野、创新的思维品德、创造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师控制、提前预设、单一正规教育、固定年龄学习等终结性教育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造和应用、分析与综合、课堂生成、协作学习、多种学习方式、动机激励等终身学习的素养与能力。

了解外部社会的变化与进步,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的重要领域之一。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体系,需要依靠教育者观察社会生活与生产工作中正在发生的现象与变化,并从中发现和找到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本质上需要教师自身在实践中的观察、思考和反思。

卞老师拥有“火眼金睛”并能“涉笔成趣”,体现出他对外部社会的关注,这非常值得推崇!教师的智慧不只是体现在学校、课堂中.更需要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敏锐感知、快速感悟和深刻感想。

二、变革的教育需要学校的发展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现代学校制度重视学校的领导力、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需要自主办学,而这种自主建立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参与上;这种自主并不排斥开放,自主与开放的结合则更需要学校的创新。现代学校需要成为学生愉悦生活的场所,使教育与生活相联系;需要成为快乐发展的阵地,使学生拥有良师益友的群体;需要成为充满回味的故土,启蒙学生的信念、培育学生的良知。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活泼健康的身体、乐观向上的态度、扎实全面的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务实的精神。

其中,教师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卞老师是一位有着较丰富经历的教育管理者,作为副校长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关注和参与学校发展的建设。学校的安全保卫、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及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成为《杏坛花雨》中的主要内容,这里面展现了一个教师的观察与思考、担心与希望。读起来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有“耳濡目染”的效果。

三、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智慧

现代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专业化的行业,教师专业发展也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并不能只是依靠外部的支持和帮助,如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而是更需要教师自身的研究、反思和创新。在学校发展的框架下,教师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职业价值意义、重新厘定自身的专业水准定位。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学校发展更需要众多富有智慧教师的积极、主动与自觉参与。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校及其教师必须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体系。当今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引领、心理的支持、行为的帮助;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含义,帮助学生确立生涯的追求。因此,激发学生发展的动机与潜质、建立教师的创新与示范非常重要。  显然,教师的成长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研究中尝试创新,在实践后总结反思,在合作中共同进步,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可选择的方式方法。卞老师通过“裁心镂舌”,向读者展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事业,需每个教师的创造性参与。很显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教师须具智慧尤其是教育智慧。才能使自己从事好教育的创造活动。简单传授或书面阅读难以产生真实有效的教师智慧。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不断的实践、有效的研究、经常的反思与广泛的合作。

《杏坛花雨》是一线教师的博客文集,不能按学术著作的标准来要求。但阅读之后,同样会发现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上述这些是我阅读卞老师博文集《杏坛花雨》的收获。感谢卞老师在出版前就给我阅读这本书。

愿与卞老师及各位读者一起成为有智慧的教师!

是为序。

2013年6月12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