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刘阳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刘阳、邵培仁著的《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即第二章,对1949年至1966年间的“十七年时期”的电影管理体制及电影话语形态进行叙述和分析,着重研究其间的政治运动、管理体制、国际时势等因素对电影业生产、流通与传播的影响;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对1966年至1976年间的“文革”电影进行研究,揭示“文革”时期的电影政策对于电影业的扭曲和电影创作的破坏作用;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对1976年至1984年间的新时期电影进行阐述分析,着重研究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对于电影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新时期电影形态生成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对1984年至1993年过渡时期的电影业进行剖析,着重研究1984年电影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后,新旧两种电影管理体制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电影政策的起伏、反复及电影艺术创作在计划体制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化生存的压力下所进发出的勃勃生机;

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基于前几个部分的分析阐释,总结反思1949年至1992年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机制的嬗变路径和规律,探讨电影政策与电影形态之间的互动渐变关系。

内容推荐

这本由刘阳、邵培仁著的《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以电影政策的衍变为视角,考察1949年至1992年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和话语建构,分析其中影响电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变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微观的电影政策置于体制改革、文化转型、经济发展和国际时势变化的宏观空间中,着重研究各个时期的电影政策对电影话语形态的规范、制约和促进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观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二节 电影政策影响因素辨析

一、传统文化心态

二、社会转型

三、市场经济

四、法治理念

五、国际时政

 第三节 华莱坞电影学的启示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现状研究

二、华莱坞内涵的深度解读

三、电影工业的政策导向

第二章 一体化的电影管理体制:1949—1966

 第一节 政治至上的电影政策

一、鲜明的政治性

二、严密的计划性

三、不稳定性

 第二节 一体化的电影管理体制

一、所有制改造

二、制片管理制度

三、审查制度_

四、发行放映制度

五、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一元化的电影形态

一、革命正剧为主的题材规划

二、英雄人物的着意刻画

三、戏剧式电影的叙事/影像

第三章 停滞的电影业: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中的电影业

一、间断的电影生产

二、陷入窘境的电影经营业

 第二节 政治路线的宣传品

一、“样板戏”的风行

二、“三突出”原则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 电影业改革的萌动:1976—1984

 第一节 整饬电影业

一、复审“毒草”影片

二、新中国成立30周年题材规划

三、清算反动罪行与重立行业新规

 第二节 重建电影生产和管理秩序

一、电影制片管理改革

二、发行放映体制改革

 第三节 文化反思语境中的新时期电影创作

一、批判、反思的社会语境

二、伤痕电影、第四代的登场及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第五章 电影业的二度定位:1984—1992

 第一节 电影业改革的局部试水

一、电影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

二、审查制度调整

三、发行放映管理制度的变动

 第二节 艺术坚守与创作的分化

一、娱乐片的昙花一现

二、主旋律电影

三、第五代的横空出世

四、“王朔电影”

第六章 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业

 第一节 电影业演进的路径研究:1949—1992

一、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二、部分电影企业的市场敏感度较弱

三、体制不顺,利益分配不均

 第二节 政治话语、精英意识与大众文化的交错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