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阳、邵培仁著的《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即第二章,对1949年至1966年间的“十七年时期”的电影管理体制及电影话语形态进行叙述和分析,着重研究其间的政治运动、管理体制、国际时势等因素对电影业生产、流通与传播的影响;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对1966年至1976年间的“文革”电影进行研究,揭示“文革”时期的电影政策对于电影业的扭曲和电影创作的破坏作用;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对1976年至1984年间的新时期电影进行阐述分析,着重研究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思想解放的社会潮流对于电影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新时期电影形态生成的深远影响;
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对1984年至1993年过渡时期的电影业进行剖析,着重研究1984年电影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后,新旧两种电影管理体制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电影政策的起伏、反复及电影艺术创作在计划体制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化生存的压力下所进发出的勃勃生机;
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基于前几个部分的分析阐释,总结反思1949年至1992年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机制的嬗变路径和规律,探讨电影政策与电影形态之间的互动渐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