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层面,人生由衣、食、住、行构成;在精神层面,人生又由无数或平淡、空虚、抑郁、失落,或快乐、充实、振奋、幸福的情绪构成。一句无心或有意的话,一次月考的成绩,一个升职的机会,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快乐或痛苦的源头。每种心态都是情绪的产物,心若止水坚如磐石是得道高僧的境界,凡俗之人是如此脆弱,无论道德层面还是精神境界都需要不断修炼,都需要外力来净化心灵,坚定信念。《格言》杂志就是这样一种外力。
《格言》的力量来自作品的文字之美,来自作者的真知灼见,来自编辑的火眼金睛。在这些或深刻或优美,或幽默或睿智的语言作品精萃中,总有一篇适合此时、此地、此境的您……
本书为丛书之一。
我们远离喧嚣和热闹,因为我们只做最好的,也是最适合于你的。这里有撼你心魄的故事,有拨你心弦的幽玄,有启你心扉的诗情。这里是浅滩,是草场,是花园,是只属于你的秘密之境。
——《格言》如是说
猫妖·猫妖
◎魏姣
我叫段小默,B大的学生。我在麦清家做小时工。
周末的早晨,麦清会站在高高的阳台上向远处眺望。他细长的手指握住栏杆,神情高贵而忧郁。这样持续很久,他便走回屋子,拉严深红色的窗帘。我不能停止想他,他断断续续向我发出召唤,用摄人心魄的钢琴曲。
我哼着歌,愉快地干活。休息的时候,我用谷粒喂花园里的小鸟,或者,蹲在大门口,把他家过剩的糖果分给路边的孩子。我最常做的事,是执著地仰望阳台,望到脖子酸痛僵硬。也许哪天我会变成雕塑。
一天傍晚,园丁李叔在喷水池边栽了一圈黄玫瑰。我则从家里抱来盆野草,移栽在花园的一隅。嫩绿的草叶是桃心状的,我称它为“爱情草”。一只银斑短毛猫悄无声息地躬身来临,冷漠而邪恶的眼睛泛着蓝光。我与它对视,它跑开了,去践踏新栽的黄玫瑰。我冲过去赶它,被李叔扯住胳膊:“随它吧,它是少爷的心。”
麦清的心。我久久回味。
早上雨下得很大。深红色窗帘始终没有拉开。琴音有很强的穿透力,越过嘈杂的雨声流进我心里。叫不出名字的乐曲,悲怆美丽。空气里弥漫着草香。我仰望着天,似乎看到阴云里透出一抹微亮的圣光。音符化成雨滴,落在我的脸颊上。
琴声停了,我茫然地立在雨中。别墅的门突然开了,麦清抱着猫,举着一把伞向我这边走过来。我的衣服早已湿透,头发凌乱,像个被风雨袭击过的幽灵。我一次次用手背抹去脸上的雨水,想让眼睛看得更清楚些。他来了,我的鞋子却笨拙地陷在泥里,脏脏的裤子贴在腿上。我慌乱之下躲进了旁边的灌木里,有尖利的刺扎在身上,但我不敢出声。他从我面前走过,手中拿着一只冰激凌,猫趴在肩上。那猫猛地转头,犀利的目光透过枝叶缝隙直射我的脸。我吓杲了。它从他背后窜下来,跃进灌木丛撕扯我的衣服。“朵咪,回来!”麦清唤着跟来。我但愿我此刻就死去。在猫爪的威胁下,我从灌木丛里爬出来,含着屈辱的泪水。
我一直低着头,看雨柱在地面上砸出朵朵水花。朵咪高声叫着,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利品。要是我没看错,,它在笑。动物是不会笑的,而它的确在嘲笑我。他抱它入怀,我注意到他的左手带着洁白的手套。朵咪毛上的水沾污了他的白衬衫,它还放肆地舔他的冰激凌,而他只是笑:“怎么,你也喜欢香草H味?”他们走远了。
他为什么不审问我,为什么没把我当小偷抓起来?唯一的解释便是不屑。
我从厨房里偷了一只麦清喝过水的杯子,颤抖着去吻那杯口。我思忖着再偷点什么,被管家喝住:“刘妈明天就回来了,你去结一下工资吧。”我那最后的纪念品摔在地上,成了碎片。我走过花园的角落,发现那场大雨几乎毁掉了所有的爱情草,只留下可怜的一株轻轻摇曳。我掩面而泣。一个奇异的声音振动着我的耳膜:“交换躯体吧,我来当麦清的奴隶,你当他的娇宠。”我疑心自己疯了,但抬头看到了蹲在窗台上的朵咪,它出神地盯着我:“只要你愿意,马上就可以得到他的宠爱。”我想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留在麦清身边。我点头了。
是那最亲爱的面庞,是麦清,在凝望着我。第一次那么近地看他,他比我的梦更完美。他的眼睛黑黑的,带着温暖的笑意。他用凉凉的手指爱抚我。我说我爱你,但我只听见“喵”的一声。我要环住他的脖子,但我只有两只细短的小爪。
我是朵咪了。真正的我已经死了,却没来得及向父母道声再见。
我的妈妈没有工作,神经衰弱得厉害。她发泄的途径就是打我,仿佛我是她仇人的女儿。我上了大学,她打我有些力不从心了,开始了没有尽头的唠叨。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深夜回到家,累得像摊泥。我们住在阴暗的两居室里。本来就小得可怜的屋子塞满了废报纸、旧点心盒和空饮料罐。我上小学穿过的球鞋和校服也一样不少地被珍藏着。妈妈怀旧已到了迷恋垃圾的境界。
有谁似乎说过贫穷不是可怜,是可耻。我曾经多么想飞出家去,到遥远的天边,永不回头。如今,我提前背叛了父母。我不认识他,就爱上他了。他是我所有梦想和追求的浓缩,是我生命里最高的境界。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像被射中的鸟,栽了下去。我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躲闪,来不及长大和成熟,来不及爱上别人,就爱上他了。我甜蜜地想,我完了。
他的琴室好大。这么大的空间,一定容得下很多梦。圆形的落地窗户,配着我在楼下就注意到的深红色窗帘,地上铺着厚厚的米色地毯。靠窗摆着一架巨大的白色钢琴,线条柔美,雕有精致的花纹。墙上挂着两幅风景油画。我卧在地上。他端坐在钢琴前,一曲接一曲地弹。“朵咪,该你演奏了。”他突然说。我还没有习惯自己的身份,呆望着他。他走过来,把我抱到琴键上。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动,由低到高的纯正的琴音响起来。“我的宝贝。”他再次把我抱在怀中,吻我的耳朵。我死死地抓住他。
我总是忘情地死死地抓住他不放,抽出他名牌衣服上的丝,甚至抓伤他。每次他想将我放下,都要哄上半天。当我的爪子绝望地缩回肉掌,他看不出我异样的眼神。我离不开他,我太弱小了,只是一只猫。他不喂我,我会饿。他不将我抱起,我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弱小的心脏承受不起太多分离的悲伤。如果他不再爱我,我便无法生存。还有,我的寿命缩短了,怎样也爱不够他。
我的麦清,他不爱任何女孩。他自恋。他照镜子的时间太长,以至于我担心他会变成一朵水仙花。他的左手只触碰他自己和钢琴,除此都要戴上那只洁白的手套免染尘埃。
麦清带我去音乐学院上课。他开一辆白色的小跑车在林荫道上奔驰,我眯着眼睛卧在副座上。我从小就认为,学音乐的女孩很迷人。此刻,我呆望着来来往往的女学生:多数都很清瘦,背着琴或夹着乐谱,高傲挺拔。欣慰的是,麦清抱着我,无视地从她们身边擦过。
听过教授们的高谈阔论,麦清带我来到一间琴室。依旧是他弹,我听。我不懂古典音乐,但每个音符都像珍珠落在玉盘上那么美妙。门“吱”一声被推开了,进来一个穿黑裙子拿着小提琴的女孩。我后来才知道,她叫薛雅琛,是作曲系的。她是个资质极高的女孩,十多年的芭蕾功夫赋予了她高贵的头颅和玲珑的肩背。每次麦清练琴的时候,她都会来听。
麦清并不回头。他美丽的手指滑过琴键,一串熟悉的旋律溢满房间。在钢琴伤感的呜咽中,一声高亢的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声奇迹般响起了。雅琛立在窗边,眯着双眼,优雅地拉她的琴。两种乐器配合得天衣无缝。我看见,麦清的脸上荡过一丝陶醉的笑。我庆幸我变成了朵咪,小默是永远不能和雅琛相比的。
回家的路上,麦清下车去买饮料。我,不,是朵咪变成的小默不知从哪突然冒出来了。在我惊愕的注视下,她猛地扑在麦清的怀里,双臂环住他的脖子。待我怒号着窜下车,“小默”已经敏捷地跑了。麦清茫然地站在原地,苍白的脸色泛着红光。他用手指慢慢地压住嘴唇,低声说了一声:无耻。可恨的朵咪,我情愿麦清对小默视而不见,也不愿他对她有一丝鄙夷。
他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到家以后,他不弹琴,不读书,连镜子也不照,而是在空旷的房间来回踱步。我跟在他腿边绕圈,喵喵地撒娇,他竟然没有抱我。
一连几天,麦清顾不上练琴就从学校跑出来,虔诚地守在和“小默”相遇的街道上。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只是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不敢做任何猜测。第五天的傍晚,正当麦清失望地回到车边,拉开车门的一瞬,我和他都被清脆的笑声震慑住了。有两个人摇晃着出现在路口,女孩是“小默”,倚着一个高个男生,与他分享一串鲜艳的糖葫芦。我惊诧地盯着“我自己”,第一次发现我的外貌不是那么令人沮丧。朵咪很会打扮,把我原先乱草般的头发蓬松地盘在脑后,耳前恰到好处地落下两缕发丝。她款款地迈着猫步,不断地仰头笑。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可以既挺拔又慵懒,既清高又娇媚。他们从麦清身边擦过,“小默”咬下一粒红果,竞不向他看一眼。麦清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脸色发青,狠狠地握着车门。“小默”蓦然回首,立即换上一副忧伤的面容,情意绵绵地看了麦清一眼,眸子里泪光闪闪。
一路上,他开得飞快。都说猫是最神秘的动物,你不了解它心里的鬼主意,更不知道它下一刻的喜怒哀乐。如今猫变成人,更叫人琢磨不透。我只是很伤心,因为麦清不开心。
P14-17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格言》杂志三岁了。三年来,秉承着开启语言智慧、提高语言修养的办刊理念,《格言》的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月发行量已突破90万册。三岁的《格言》积累了大量的独具《格言》特色的好文章。值此《格言》创刊二周年之际,我们精选了其中近400篇文章,编辑成书,以飨读者。
在物质层面,人生由衣、食、住、行构成;在精神层面,人生又由无数或平淡、空虚、抑郁、失落,或快乐、充实、振奋、幸福的情绪构成。一句无心或有意的话,一次月考的成绩,一个升职的机会,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快乐或痛苦的源头。每种心态都是情绪的产物,心若止水坚如磐石是得道高僧的境界,凡俗之人是如此脆弱,无论道德层面还是精神境界都需要不断修炼,都需要外力来净化心灵,坚定信念。《格言》杂志就是这样一种外力。
《格言》的力量来自作品的文字之美,来自作者的真知灼见,来自编辑的火眼金睛。在这些或深刻或优美,或幽默或睿智的语言作品精萃中,总有一篇适合此时、此地、此境的您。
在人生的大路上,我们坚信,和爱一样,文字是温暖的,思想是温暖的,力量是温暖的,《格言》愿与您一路前行,共同找寻向上的力量。
《格言》就是力量
她为大脑补钙!
她为生命点燃激情!
她为心灵传播至爱!
她为人生升华境界!
一句话改变一生,这便是《格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