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信中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而却对此一无所知。
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当时她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独自抚养着他的孩子,尽管历尽艰辛,但从未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短篇小说集)》还收入了《看不见的珍藏》《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等,皆是其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作为以描摹人物情感著称的文学巨匠,茨威格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极为深刻细致,他善于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短篇小说集)》精选了茨威格的7篇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珍藏》《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等,皆是其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普拉特尔的春天
她像一阵旋风似的从门口冲了进来。
“我的衣服送来了吗?”
“没送来,小姐。”女佣答道,“说实在的,我也不大相信今天这衣服还能送来。”
“当然不会送来了。真是个懒家伙。”她大嚷道,声音里颤抖着一种试图强压下去的抽泣。“现在是十二点,一点半的时候我就该乘车出门到普拉特尔公园去看赛马。可这愚蠢的家伙竟害得我去不成了,看,难得今天的天气这样好。”
说到这里,她火冒三丈,猛的一下子就把她纤瘦的身子扔到沙发里。那是一张狭窄的波斯长沙发,上面罩满了毯子和流苏,这是一间被布置得光怪陆离又俗不可耐的闺房,而那张沙发就放置在一个角落。此时,她被气得抖作一团,没有衣服她就没法去参加赛马会,一想到在以往的赛马会上,自己作为众人熟悉的名媛贵妇,曾扮演过最最重要的角色,她的眼泪便从戴了许多戒指的狭窄手缝里汨汨流下来。
她就这样躺了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她稍稍抬起了身子,一只手伸向旁边那张英国式的小桌,她知道她的巧克力糖就放在这张小桌上,她机械地把糖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糖在她的嘴里慢慢化掉。此时,她那沉重的疲劳感,整夜的辗转不眠,在房间凉爽的半昏半黑的光线中和她那巨大的痛苦合在一起,不知是她太累了,还是这光线的作用,总之,她慢慢地进入梦乡。
她睡了大概一个小时,睡得不沉,没有做梦,半睡半醒之间,她多少还能意识到一些身边的事情。她是个漂亮的女人,尽管此刻的她双眼紧闭,但在平时这双眼睛顾盼生辉,不知吸引了多少人,若不是那两道精心描过的眉毛让她有一种社交场上的贵妇人的样子,或许别人真会把她当作是一个正在沉沉入睡的孩子。她的脸蛋是那样的清秀,她的轮廓是那样的匀称,睡神把她因为失去了快乐而产生的痛苦一扫而光,此刻她脸上的表情一片宁和。
她醒来的时候,快一点钟了。她对自己睡了一觉这件事感到有些吃惊,睡意褪去后,之前发生的事情慢慢在她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她开始拼命地按铃,神经质地一再按铃。女佣听到铃声后再次走进房来。
“我的衣服送来了吗?”
“没有,小姐。”
“这个讨厌的家伙,她明明知道我需要这件衣服,现在好了,我彻底没法儿去了。”
她说完后激动地跳了起来,在狭窄的闺房里来来回回跑了几圈,然后到窗前探出脑袋看看她的马车来了没有。
显然,马车已经来了。如果这个该死的女裁缝恰好出现,那么一切都会配合得很完美,可是女裁缝没来,现在她只得待在家里,心情懊恼的她渐渐地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她太不幸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像她这样不幸了。
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竟觉得悲伤给了她一种快感,她无意中发现,在悲哀中自我折磨也是一份独特的魅力。在这种感情意识的支配下,她命令女佣把她的马车打发走,当然,马车夫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道命令,毕竟在赛马的这一天他还是能做一笔好买卖的。
不过,当她看到楼下这辆高贵的马车飞驰而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后悔下达了这道命令。如果不是因为害臊,她恨不得马上从窗口把这辆马车叫回来,因为她住在格拉本街,住在维也纳城最高贵的地区。
好,现在一切全完了。她焦虑地待在屋子里,就像犯了错的士兵被罚关禁闭不得离开营房一样。
她郁郁寡欢地在屋里乱转。在这间狭窄的闺房里,到处都塞满了东西,从最劣等的破烂货到最精致的艺术品,可以说应有尽有,既有一些高贵典雅,也有一些略显趣味低下。往常,她在这里感到非常舒服,更有那二十种不同的香水混在一起,并夹杂着刺鼻的烟味笼罩其上,所以屋里的每样东西都沾上了这种气味。如今,这些她喜欢的东西第一次让她感到如此厌烦,甚至那些黄皮装帧的普列沃斯特的小说集此刻对她也失去了魔力,她的心思全在普拉特尔公园上,她迫切地想着她的普拉特尔和欢乐草场上的赛马。
P68-71
毛姆在《书与你》中曾提到:“养成阅读的习惯,使人受益无穷。很少有体育运动项目能适合盛年不再的你,让你不断从中获得满足,而游戏往往又需要我们找寻同伴共同完成,阅读则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书随时随地可以拿起来读,有要紧事必须立即处理时,又能随时放下,以后再接着读。如今的和乐时代,公共图书馆给予我们的娱乐就是阅读,何况普及本价钱又这么便宜,买一本来读没有什么难的。再者,养成阅读的习惯,就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生命中任何灾难降临的时候,往书本里一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古人也说:“开卷有益。”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如何选取有益的读本来启迪心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对此,叔本华在《论读书》里说:
“……对善于读书的人来说,决不滥读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时下享有盛名、大受欢迎的书,如一年内就数版的政治宗教小册子、小说、诗歌等,也切勿贸然拿来就读。要知道,为愚民而写作的人反而常会大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真正使人开卷有益。
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是多多益善。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最新的出版物,而不读各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所以作家也就拘囿在流行思潮的小范围中,时代也就在自己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正如叔本华所言,“不读坏书”,因为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出版好书,让大家有好书读。——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和愿景,便有了这样一套“国内外大家经典作品丛书”,希望这些“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能令大家“开卷有益”。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