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所著的《梦比春深》的文字不仅不以文字吓人,且在一种平淡而干净的文字中,见出一种普世的明朗和做人的真诚。胡冰的文字是平淡的,平淡如风,就像她喜爱的萝卜、扁豆、菱角与南瓜。她用女性的细腻,体验着这些寻常生活中的并不寻常,读来细如流水,甚至不见波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梦比春深 |
分类 | |
作者 | 胡冰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冰所著的《梦比春深》的文字不仅不以文字吓人,且在一种平淡而干净的文字中,见出一种普世的明朗和做人的真诚。胡冰的文字是平淡的,平淡如风,就像她喜爱的萝卜、扁豆、菱角与南瓜。她用女性的细腻,体验着这些寻常生活中的并不寻常,读来细如流水,甚至不见波痕。 内容推荐 胡冰所著的《梦比春深》内容涵盖:梦比春深、点点飞红、菜蔬小语、茶味见真、小说四题、怀念一朵光芒等六个部分。《梦比春深》文字平淡干净、用女性的细腻,体验着这些寻常生活中的并不寻常,读来细如流水,甚至不见波痕。 目录 序 于平淡处见精神 第一辑 梦比春深 倾国倾城 尘埃一样的忧伤 暗红 那时的星空 十月,青冢草青青 雨中 古栈道 流浪人的梦 春暖花开去看你 想去丽江 飞花触水 草海上的摩梭 古道行板 消失的地平线 篝火跃动的时光 看海 皮影戏 我念想过千万遍黄河 夏日时光 秋天的诗经 河那边,春风词笔 树 雪里情怀 花海 梦比春深 第二辑 点点飞红 突然长大 心绪 村庄 记忆里的河流 渡口 延安时的老照片 老房子 活着 不如怜取 老枞阳 心灵盛开的花朵 闲读枕草子 经过与苏醒 画外 遇见 木鞋树 品味《八月照相馆》 熬至滴水成珠 流浪 婺源行 水墨瑶里 说爱 红酥手 只羡鸳鸯不羡仙 看时光静静流过 路过 老地方 捡屋匠 过往 写给又长一岁的女儿 因为有你 哭嫁 雨水 光阴 活着活着就老了 做个柔软女子 老得太快,聪明太迟 一个人走走 立冬 安于寂寞 这个冬天与一个爱情故事 街上 碎语 年味 夜已深 归来 第三辑 菜蔬小语 菱角 菊花菜 萝卜 南瓜 扁豆 西红柿 苋菜 水芹 糍粑 拿手菜 第四辑 茶味见真 普洱的时光品质 一壶禅味铁观音 简单如白茶 醇香一杯红茶暖 第五辑 小说四题 情人节快乐 空杯 月薇,月薇 小马的爱情 第六辑 怀念一朵光芒 在水上行走 寻找 水墨韵 风吹来后 与四月道别 怀念一朵光芒 月光 墨韵 春天 江南 山景 桥 写给好友 花事 家园 回家 昨夜的雪 断章 后记 诗人的梦 试读章节 倾国倾城 音乐真是神奇的东西。今天在街上无意中听到一首歌,即被那高亢的旋律所吸引,犹如听到天籁之音。其中有一段男高音,觉得有些苍凉,像是一种呼唤和倾诉,如坚冰的心底像是被触了一下。驻足,默默记住了里面的几句歌词。回家上网百度,知道这首歌叫《倾国倾城》。找了阿宝和熊汝霖的版本,点下repeat,在阿宝的高亢和熊汝霖的深沉歌喉中开始陶醉,浮想联翩。 一直以来,都喜欢那些节奏层次分明,旋律抑扬顿挫的歌曲。在这首《倾国倾城》中,熊汝霖的低音缓缓倾述着,娓娓道来;阿宝颤栗的嗓音,嘹亮而纯净。浑厚圆润与高亢纯净完美结合,高低音声部缠绕纠缠,远远近近,明明暗暗,虚虚实实,清透幽远,婉转低回,盘旋回绕,余音袅袅,荡气回肠。如潮水般一次次浸淫,在无垠辽阔的时空中,反复放逐。哀怨又缠绵,如歌又如泣。 熊的浅唱低吟,加上后来阿宝的激昂高亢,铸就了此歌的柔曼华美,如同烟花,绽放。照亮人世亦照亮了那迢迢银汉中的破碎虚空。尤其是阿宝反复吟唱的两句,将整个歌曲带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干净如雨后天晴的碧空,每一个音符都让我莫名的感动,有一刻,几乎听到落泪。 白鹭洲,铜雀台,几度飞红,江上远帆……都变成了画面,飞掠眼前,幽情冉冉而生。歌词中这一个个远古的意象,犹如一阙平平仄仄的宋词再现。烂漫山花,高山流水,绝色女子离去,山风将衣袂扬起。那美人的一顾啊,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那美人的再顾啊,容颜瞬间已成永远。那令人神往的美人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无意间回首的那一瞬,竟然在他人心中,成为一幅永恒的画面。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对于汉代宫廷乐师李延年这首诗歌,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而这首诗歌用来比喻的这个倾国倾城、绝世独立的美貌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李延年的亲妹妹。后来因为哥哥和平阳公主的推荐,她成了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历史上著名的李夫人。也因为这首诗歌,而今往后,、人们就开始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 古来至今,倾国倾城的女子不胜枚举。从这位汉武帝万千宠爱的李夫人,到曹植眼里“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洛神甄氏,还有在四面楚歌夜为霸王舞剑后引剑自刎的虞美人,还有沉鱼的西施,落雁的昭君,还有闭月的貂蝉,羞花的玉环…… 漫漫几千年以男人为中心相互厮杀的社会里,总有那么些个娇弱的女子,仅凭一己出众的容颜,一颦一笑间便真的倾了城,倾了国,这种美丽又是何等的石破天惊?国姿天色的褒姒一笑,让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最后导致国破人亡。纤瘦的赵飞燕在掌上一支歌舞,便眩晕了大汉王朝的后宫,导致了王莽的兵变。秦淮河畔的歌妓陈圆圆,错怨狂风飚落花,明眸皓齿间,便让崇祯皇帝自缢,让李自成出家,让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而引清兵入关,亡了明朝…… 一些城是因一些女子而倾,而有另一些城却是为一些女子才倾。才女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为了成全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婚恋,整整倾覆摧毁了一座城市——香港,才成就了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么多倾国倾城的女子,她们是历史上闪光一页,为征战杀戮的历史写下了动人的一笔。但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她们都被冠上了“红颜祸水”之骂名,在历史兴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担了过重的罪名,抹杀了这些红颜所有的艳丽色彩。公平一点说,我觉得这不过是封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蔑视,因为红颜能否成为祸水,关键还是那些拥有红颜的男人,难道不是吗? 歌者所唱,听者所想,思者感悟,都是岁月里的故事,没有不变的倾国倾城。如今,朱雀桥边野草野花已开遍,玉环飞燕也早做了尘土。只是这首《倾国倾城》,被这两个男人演绎得如此缠绵如此动人,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 雨过白鹭州 留恋铜雀楼 斜阳染幽草 几度飞红 摇曳了江上远帆 回望灯如花 未语人先羞 心事轻梳弄 浅握双手 任发丝缠绕双眸 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 流传往日悲欢眷恋 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 容颜瞬间已成永远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 身边两侧万水千山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P3-6 序言 于平淡处见精神 黄复彩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三十年来中国当代小说艺术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从意识流、现代派、先锋派,再到“寻根”以至目前传统的回归,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走过一条曲折而艰辛的探索之路。而与之相比,散文的写作似乎一直沿袭着“五四”以来的传统,看不出其中有多少变化。 但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一种文字的艺术,都是写作者以自己的方式抒发内心对外界的体验,发表个人对人生的感悟。所不同的是,小说的作者是掩藏在幕后的英雄,而散文作家则是走在前台的将士。相对于小说作家的迂回和隐蔽,散文家在他的写作中无法不敞开胸怀,无法不将自己的内心直接裸露于大庭广众之下,有时候,读者从一篇散文中便能直接看出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作家做人处事的态度。 散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真实。一切故作高深或矫情做作的文字,不管作者用怎样华丽而抒情的文字,都不能在读者心中掀起一丝涟漪,这样的散文,当然不能算是好的散文。 国庆长假的开始几天,由于连连阴雨而难以出门,于是便卧在家里,读读书,写写帖,在电脑上胡乱敲一点杂七杂八的文字,这样的生活,闲适得很。自从目力老花以来,读的书倒是越来越少了。这期间一共读了两本书,一本是贾平凹的《天气》,一本是本土作家胡冰即将出版的散文集《梦比春深》。两本都是散文,两本都是好书。 我喜欢老贾的散文,但如果交友,绝不交老贾这种朋友。虽然我一直未曾与贾平凹见面,但我从他的散文中却感觉出他对世事的洞明,对人情的练达。仅他从“天气”的变化中悟出“天道”这一点,老贾真是太过老辣了,太过世故了。 我一直觉得,做人的水,浅一点才好,哪怕“八”一点,也未尝不好。凡事看透了,看得过于精明,活着有多累呀! 胡冰生活环境一般,但家庭教养不错,吃过一些小苦,但却不曾受过人生的折伤,对人,对己,都保持着一种矜持,但却并不成熟;富于情感,偶尔也难免不流点小女子的眼泪,但总的说来却是豁达的,尽管她说自己“心境苍老”,但她到底属于那种成熟而不世故、透明而不浅陋的女人。我相信,与胡冰打交道的人应该是放心的,哪怕你有一点小“阴谋”,她也不一定就能一眼看穿,看穿了,也不会当‘面揭穿。这就足够让与她打交道的人放心了。 我与胡冰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受邀与枞阳作协的同仁们去岱鳌踏青,另一次是在安庆郊区的某次笔会上。感觉她很安静,说话不多,但表情中却有一种娴熟,除此,再无别的印象。现在,通过她送来的文字,我似乎能稍稍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因此,我感受着她对故乡、对童年的眷恋,对同事、对朋友的真情以及她温婉而平静的个性。 一场车祸夺去胡冰母亲的生命。由于过早失去母爱,胡冰曾感叹说,她与祖父以及父亲,“都是忧伤的怀疑主义者”。我知道,几乎所有的女性作家都是如此,都是“忧伤的怀疑主义者”,否则,她们不会将性情寄予文字,从而借助文学,表达她们忧伤而复杂的女性情怀。胡冰喜欢王菲,但也喜欢阿宝和熊汝霖,她喜欢老街、老地方,喜欢独自远行,喜欢张爱玲,喜欢秋天,喜欢听雨滴打在瓦楞上的声音,这就使她的性格在忧伤之外又添了孤独。但她又喜欢聚会,尽管一开始是勉强的,但在友情与热烈的气氛下,很快就被感染。这一切,都构成胡冰文字的感伤与细腻,明快与融洽。胡冰文字中所表现的,是一个女性对健康人生以及美好情感的赞颂和融入。胡冰的文字是平淡的,平淡如风,就像她喜爱的萝卜、扁豆、菱角与南瓜。她用女性的细腻,体验着这些寻常生活中的并不寻常,读来细如流水,甚至不见波痕。我以为,这是胡冰散文的最可宝贵之处,也是最能打动人之处。 最近与一位青年作家聊到散文的写作,他说的一句话我十分赞同。他说,好的散文都是能够被大多数人读懂的。而那种读来佶屈聱牙,却又故作高深、自视清高的文字,不论作者如何自诩文学正宗,在当下的阅读中都不可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我喜欢胡冰的文字。它不仅不以文字吓人,且在一种平淡而干净的文字中,见出一种普世的明朗和做人的真诚。 我曾在博客中声明,不接受为别人作品写序的要求。我总觉得,给人作品写序的应该是文学大家,这样的文学大家一定要有对当下的文学高屋建瓴的架构,有对作者作品大气如虹的把握,而这些我都没有。我自己尚在摸索中写作,至今少有让读者感动的文字。让我替作者写序,是非常不适合的。但是,我又是一个不善拒绝的人,或者,我能够拒绝胡冰,却不能拒绝曾坐在讲台下、听了我整整三年课的学生王照祥。好在,阅读胡冰,让这个寂寞而阴雨连绵的假期变得阳光而愉悦,因此,我应该感谢胡冰,感谢她带给我们的文字。 2012年10月8日 后记 诗人的梦 很小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我的理想是做个诗人。 产生这个想法主要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从小,我母亲在我的身上存有很多的愿望。在我八岁时,她要把我送到省艺校去学表演,因为她觉得我将来能成为一个像张瑞芳一样的电影明星,她年轻的时候特别地崇拜张瑞芳。为她这个想法,我外公特地去了一趟省城,实地考察了省艺校的环境,回来坚决地否定了我母亲的想法,因为我外公觉得那样的环境根本不适合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八岁孩子。 但这并不能断绝母亲对我未来的幻想。我母亲是个很浪漫的人,爱好广泛,喜欢唱歌绘画,尤其热爱诗歌。在让我当明星的计划受阻以后,她开始热衷于把我培.养成一个诗人。她把她读过的诗让我去读,在我读过几首她推荐给我的诗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诗人对每一个季节都极其敏感,他们会把琐碎的事提炼成让我看不懂的句子,这些我看不懂的句子原来就叫诗。 后来我也开始写那些长短不一的句子,只是我写的每个句子我自己都能看得懂,因为我自己知道自己还不是诗人。可我母亲并不这样认为,她看到我写的那些句子,总是如获至宝,显得特别的兴奋,只要与朋友聚会,就拿出来读给她的朋友们听。她的朋友中,就有位诗人。我母亲让我拜他为师,常常请他修改我那些根本不算诗的句子。有次我把他替我改过的一首诗当作老师布置的作文交了上去,结果大受老师的赞赏,老师还请人用毛笔誊写出来,放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学校里,同学中也有人叫我诗人,用一种羡慕的口气,这口气让我听上去如饮甘露,于是开始相信母亲,觉得长大后做个诗人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 从那时开始,我努力地学着写诗,但总是写不出让自己看不懂的句子,于是,我便向我的老师请教。他说:写诗其实很简单,如同穿衣,穿衣每个人都会,但是要穿出自己的风格就是艺术了。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穿出自己风格的衣,让别人一眼就看出那是特为你设计的衣。当然,要想穿出个性的衣服,得多读书。于是,他给我几本书。 那些书我看了很长时间,可是还是没有做出有个性的衣服来,这让母亲很失望,也让我的老师很失望,但却让我明白,写诗虽然是个很不错的职业,但并不适合我。 最后,我终于还没有长成诗人,只是在小城里从事着与诗毫不相关的职业,偶尔也写点东西,只是那些东西,一点诗意的语言也没有。 再过若干年后,有一天,终于发现,尽管风尘,尽管低眉,但诗的内质没有变,也无法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梦吧。人生如此,似乎懂了点辛词中的那种意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生的至爱不过是个梦境,多好。 胡冰 2012年10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