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
分类
作者 葛红明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既然无法用一生一世去守候呵护,我们就应该在家的港湾中给孩子打造一对臂膀和一片风帆,让他们扬帆起航,去经历风雨,去劈波斩浪,去拼搏出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告诉所有的妈妈:再忙你也可以抽出时间陪孩子,再忙,你也可以做个好妈妈!忙不是理由更不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理由;忙妈妈只要用心,合理安排时间,储蓄时间和亲情,一样可以做个好妈妈。你的孩子一样优秀!本书由葛红明编著。

内容推荐

《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告诉所有的妈妈:再忙你也可以抽出时间陪孩子,再忙,你也可以做个好妈妈!忙不是理由更不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理由;忙妈妈只要用心,合理安排时间,储蓄时间和亲情,一样可以做个好妈妈。你的孩子一样优秀!

《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实用,贴近生活,视角独特,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是很值得一读的家教读物。为那些因培养孩子而焦头烂额的妈妈们提供了一个好帮手,助其都成为一个收获成功事业与成功孩子的“双赢妈妈”。本书由葛红明编著。

目录

一、德行篇

01.出海——引导孩子把握航向

02.谎言——明辨之中融入智慧

03.表率——身教比言教更重要

04.宽容——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05.好人——培植孩子向善的根

06.低调——培养孩子做人谦虚

07.三省——教导孩子经常反思

08.美育——培养提高审美情趣

09.法律——主动根植法制观念

10.十全——莫对孩子苛求完美

11.德才——正确认清德才关系

12.分享——让独生子女不再独

13.原则——教育孩子不能随意

14.恶习——告诫孩子不可沾染

15.家规——只惩戒违规者

16.差异——父母教育因人而异

17.知足——不要纵容攀比心理

18.反哺——必须播种感恩种子

19.逆境——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

20.诚信——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1.欲望——从小培养自制能力

22.照亮——孩子肯为别人着想

23.灰尘——把心灵之窗擦干净

24.礼貌——莫以不拘小节为乐

25.判断——明辨是非善恶能力

二、学习篇

01.游戏——保证孩子娱乐的时间

02.伯乐——睁大眼睛发现潜能

03.分数——莫作唯一衡量标准

04.差生——善于挖掘闪光之处

05.平和——尽量不做横向比较

06.绝境——总有窗户为他打开

07.学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08.灯塔——不断强化人生理想

09.木偶——别把孩子当作机器

10.压力——教导孩子学会如何转化

11.工具——父母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12.家长——应该注重自我学习

13.师表——莫要议论老师不足

14.问题——鼓励提问,走向成功

15.目的——明确孩子为己学习

16.鼓励——不要总是强调物质

17.表现——平常心看孩子的优秀

18.成龙——莫对孩子期望过高

19.希望——只有家长不能失望

20.知道——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21.求助——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

22.能力——考大学非惟一出路

23.快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4.规律——孩子不能揠苗助长

25.兴趣——有效激发形成动力

三、生活篇

01.拒绝——学会面对孩子说不

02.挫折——创造情境充分体会

03.点滴——关注成长中的细节

04.空间——必须尊重孩子隐私

05.听话——不要强迫盲目服从

06.衣食——教育孩子勤俭节约

07.说话——养成三思后言的习惯

08.惜时——强化时间就是生命

09.科学——性健康教育不能缺失

10.团结——教育孩子学会合作

11.体质——必须保证锻炼时间

12.花钱——学会合理支配钱财

13.自立——力所能及须自己做

14.溺爱——莫视孩子为心肝宝贝

15.健康——心理和生理都重要

16.价值——明确人生的意义

17.天性——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18.社会——适度理清人际关系

19.减负——还给孩子快乐童年

20.真味——体会人生,淡化物欲

21.选择——引导孩子学会甄别、放弃

22.朋友——不断积累交往经验

23.安全——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24.距离——远离各种不良嗜好

25.养成——创造条件长期积累

四、策略篇

01.桥梁——要主动与孩子沟通

02.平台——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03.辩解——要给孩子申辩机会

04.鼓掌——平时经常欣赏孩子

05.灵活——必要时可说点谎话

06.倾诉——给予必要理解开导

07.改变——教子切忌威胁收买

08.信任——注人人生前进动力

09.财富——再富不要富孩子

10.包办——关爱不能面面俱到

11.实践——实际经历亲身感受

12.机会——牢牢抓住教育时机

13.嘲讽——父母切不可有的态度

14.圈养——让孩子回归自然

15.粗暴——孩子不敢敞开心扉

16.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17.面子——批评孩子注意场合与时机

18.缺点——别人指出不要护短

19.机遇——引导孩子如何把握

20.自由——还孩子自己的时空

21.奖惩——教育过程的必要手段

22.矛盾——教育孩子要口径一致

23.角色——请孩子作自己的老师

24.评价——适时作出客观评价

25.诺言——父母首先说话算数

试读章节

“说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对到的课题,值得探讨的反而是说谎背后代表的一些心理状态。父母先不用紧张于看待“说谎”这件事的对错,只要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就可以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起诚实的美德。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指出:“4岁以下的孩子把爸爸妈妈是否高兴当作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为了不让爸爸妈妈生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

许多年龄介于7岁到10岁的孩子都曾撒谎,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深感头疼。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撒谎只不过是她们成长中的一个过程,不含恶意,有可能视为自我保护意识,或是害怕被责罚。

做父母的应当允许小孩犯错,并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孩子说假话,家长不要简单地去揭穿。家长应当首先检查孩子说假话的原因,和家长自己的言行,耐心做思想工作。讲明说假话的危害性,让他自己说,自己改,比起对孩子的批评更为有效。

综合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处理孩子撒谎事情的过程中融人智慧。

华盛顿是美国的奠基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从小聪明能干,好奇心强,不论对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想一想,好问个“为什么”。

华盛顿的父亲是个大种植园主,非常喜爱花草树木。在自家的花园里,他亲手栽培了几棵樱桃树,每天浇水、松土,视如珍宝,樱桃树长得既快又壮。

一天,父亲出去了,华盛顿望着枝叶茂盛的樱桃树,脑子里闪出个大问号:这几棵樱桃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好呢?

他皱着眉头来回打量,突然自语地说:“哼,这树干里说不定有什么‘宝贝’呢!弄开看看。”

看看家里没人,华盛顿就找来一把斧头,来到树前“咔嚓”一声把樱桃树砍断了。然后,扔下斧头,拿把小刀,急切地在树干里拨呀、找呀,但始终没找到什么“宝贝”。

他泄气了,心想:“‘宝贝’没找到,树也砍坏了,父亲回来一定会打我的。”

父亲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先去看樱桃树。华盛顿望着父亲的脚步,紧张得冒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大祸临头了,父亲拣起被砍断的樱桃树枝,恼怒地追查:“这是谁干的?谁干的?真是太坏了!我要扭断他的胳膊。”

听到喊声,全家人都跑出来,然后摇头摆手表示不是自己砍的。

华盛顿心想:明明是自己砍的,何必连累别人呢?

他咬了一下嘴唇,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的!”

父亲正要举手打他,华盛顿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盛怒的父亲说:“爸爸,我告诉你的是事实,绝没有说假话!”

听着儿子的申述,父亲的怒容顿时消失了,心想:“是呀,孩子虽然砍坏了樱桃树,但他却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能诚实勇敢地承认错误,我怎么能打他呢?”

他和蔼而亲切地拉过华盛顿说:“孩子,你不必害怕,我不会打你的。因为,你这种勇敢承认错误的态度,比爸爸心爱的樱桃树要珍贵千万倍!”接着他拍拍儿子的小脑瓜,询问了他砍树的前前后后。华盛顿如实地向父亲叙述了他砍树的想法。

父亲听了很高兴,吻了一下儿子说:“是啊,对任何事情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然后父亲大声向全家人说:“我们家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学习我们的小宝贝华盛顿这种诚实和勇于认错的精神!”

不许孩子说谎的前提是允许孩子做错事,做蠢事。要想孩子诚实,应该从平常抓起,不应等到发现孩子撒谎之后才来补救。

当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时,孩子会用说谎来自卫。对谎言的理智处理方法应该是对它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图或者指责说谎的人。

情景一:阳阳在玩的时候,看见树上掉下几条毛毛虫,他知道这些都是害虫,所以他用脚踩,用砖头砸,一心想弄死毛毛虫。有一条毛毛虫顺着墙爬上了窗户,被阳阳看见了,他拿起一块砖头用力向毛毛虫砸去;毛毛虫砸死了,但窗户玻璃也打碎了。阳阳想跑开算了,但又想起妈妈讲过的列宁小时候在姑妈家打碎花瓶的故事,心想:不管有没有人看见,做错了事都要诚实。

情景二:父亲下班后回家,看见窗户玻璃破碎在地上便怒吼道:“这是谁干的?”孩子低着头说:“不是我干的。”父亲大怒,举手便打。

要是做父亲的当时能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要好得多,父亲用平常的口吻:“玻璃怎么碎了?是哪一个不小心干的?应该帮我把它收拾干净吧!”要是父亲一直是这样做的,相信孩子会站出来帮忙收拾,并讲述事情发生的过程。一定要记住,此时父亲不能变脸,只须叮嘱小孩下次小心,一定要让小孩知道:做错事是可以原谅的,但说谎则不行。

孩子为了掩饰其“违规”行为,宁愿撒谎,走上不诚实的道路,这是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愿看到的。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不能过分苛求,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为孩子改正错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

诚实教育应当在孩子很小时候就进行,效果最好。如讲《狼来了》的故事,印象最为深刻。稍大之后,还应讲一些“兵不厌诈”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对敌人、坏人不能讲诚实。《三国志》中有许多“兵不厌诈”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接受正反两面的教育。P6-9

序言

陷入爱河的青年男女不可能永远只有两个人在一起徜徉,他们早晚有一天必然要进入家庭的港湾,用满含着爱的责任和义务承载起抚育新生命的重担。这一个个崭新的生命就如同一只只船儿,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停泊在父母的港湾享受平静,作为父母,由于新陈代谢的必然,也不可能守候孩子一生,永远让他们免受风吹雨打的摧残。

孩子,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未来的希望、理想的寄托,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浸满了父母的挚诚情感和关爱。虽然每个孩子的成长由于先天遗传、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却没有任何差异。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成为每个家庭、所有父母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能力。但是,对于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摆在面前的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一所学校,父母自然成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常任教师,甚至是终生的教师,因为教育后一代是父母神圣的天职。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知不觉地完成的。家长好的教育导向,往往能够造就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是从家庭开始的。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打上了不同的家庭烙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家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一个人自出生到走向社会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风气、习惯、道德等方面对其子女的影响,比其他社会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都早得多,深刻得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受到家庭影响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家庭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古人也曾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俗语说得好:“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了如指掌,是当之无愧的因材施教的天然教师。

身为父母,你是否曾为孩子有各种毛病又屡教不改头疼?是否曾为孩子言而无信而失望?是否曾为孩子技不如人而不安?是否曾为孩子不听话而大动干戈?

家长们发现:自从有了孩子便有了操不完的心,孩子们有足够的能力将家长们的努力和辛苦顷刻间“葬送”得一干二净。

“瞧这孩子,刚洗干净的衣服,又弄这么脏!”

“新买的书包,没用几天竟然有了个大口子!”

“昨天刚说好早点起床,今天又睡懒觉!”

“写作业总是马虎了事,说了多少遍了‘写完反复检查’就是做不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挫败,很难有成就感。我们灰心丧气,忍不住想:“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处处叫人操心!”“别人的孩子怎么就没这么多事?”……想着想着,我们不禁伤心起来,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却没有什么收效而伤心、失望。

我们越想弄清孩子到底怎么了,就越是糊涂;越想使出浑身解数教育好孩子,越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仿佛孩子是个小怪物,根本无法应付。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为人父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想要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新时代所需人才,父母必须更新观念,改变心态,不断学习。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父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既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又深刻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不论我们是谁,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地位怎样,成就如何,收人多少,不论我们生在何处,长在何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子女,也都会成为他人的父母。天下所有有孩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父母,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教育孩子成人、成才。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

美国最有名的年轻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不要强调服从,因为那样只会造成反抗;不要打算做警察,而要学会做教练”。

自从中国新一代“小皇帝”的诞生,中国的家庭教育就面临新的挑战。其实,再追溯到上一代,中国的家庭启蒙教育也是失败的。我们说“垮掉的一代”,不仅指过去,也指现在,如果不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将在未来出现。出现如此的的局面,是因为我们老一辈家庭教育流于形式化、政治化、概念化,新一代则根本没有树立家教的正确观念。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应当代代相传。在世纪之交,我们需要复兴中国文化,用民族精神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与优美的人格。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也是使炎黄子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

既然无法用一生一世去守候呵护,我们就应该在家的港湾中给孩子打造一对臂膀和一片风帆,让他们扬帆起航,去经历风雨,去劈波斩浪,去拼搏出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