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与人生/马克思主义箴言
分类
作者 王立柱//张伟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确的选择。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艺术与人生》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是一本深刻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图书,是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

《艺术与人生》内容包括艺术与人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等。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

王立柱、张伟主编的《艺术与人生》是“马克思主义箴言”丛书之一。

《艺术与人生》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目录

艺术与人生/1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节选)/3

 无产阶级的写作/5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7

 社会背景/9

 求学时期/13

 弃医从文/17

 创作/22

 病逝上海/27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31

 贝多芬传/33

 燃烧的青春/37

 创造的欢乐/41

 历史的画卷/43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51

 经历/53

 描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57

 描写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60

 描写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63

 同情劳动群众的贫苦生活/65

 缺失的母爱/69

 恩格斯评巴尔扎克(《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7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家——高尔基/79

 奋斗历程/81

 童年/87

 在人间/89

 我的大学/91

 高尔基的故事/93

 走近《海燕》/97

 走近《我的童年》/101

时代的灵魂——威廉·莎士比亚/111

 第一时期(1590—1600)/113

 第二时期(1601—1607)/117

 第三时期(1608—1613)/120

 艺术成就/125

民族文学家——歌德/129

 经历/131

 幸福的童年/135

 葛兹·冯·伯里欣根/137

 赛森海姆之歌/141

 少年维特的烦恼/143

 浮士德/147

 歌德与贝多芬/151

伟大的诗人——毛泽东/153

 卜算子·咏梅/155

 蝶恋花·答李淑一/156

 七律·长征/158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59

 沁园春·雪/162

 沁园春·长沙/165

 西江月·井冈山/167

试读章节

求学时期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早年鲁迅出生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本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职。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由此家道中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于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童年的生活场景: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都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来源。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他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并于1901年毕业。求学期间,鲁迅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鲁迅与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曾为留学日本的学生。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为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使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地怀疑。他是所在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解剖学59.3分、组织学73.7分、生理学63.3分。

由此可见鲁迅考得最好的是属于社会科学的伦理学。自然科学和医学专业科目成绩较普通,只有藤野先生教授的解剖学一科没有考及格。当时的总成绩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对此班上部分同学认为其是“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鲁迅后来著有《藤野先生》,他对这篇作品也非常重视,1935年日本岩波书店要出《鲁迅选集》日本语译,他要求执行选集编译工作的自己的学生增田涉:“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鲁迅身后,藤野也发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回忆鲁迅留学生活。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们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改人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学校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阔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很大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竞争的。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P13-16

序言

马克思主义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科学道路。新中国正是从这条道路上走出来的,今天正在沿着这条道路走向富强。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正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轨迹,少走弯路。

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富强,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西方历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和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深谙哲学的人,他们都坚信,健全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都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去的理论,是最使人感到亲切的指南性知识。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立志有所作为的青年来说,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明智的选择。

本套丛书正是为这样的读者准备的。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经典、循序渐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需要系统地学习原著,避免断章取义。这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精读书、读好书,而且循序渐进。这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可以先选择性地学习,再整体性地把握。例如,可以先选择自已喜爱的内容、喜爱的章节,甚至喜爱的语录,再选择比较易读的文章,然后按这种方式不断扩展。本套丛书正是为配合这种学习方法而准备的:每本书都有一个主题,每篇原著都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整套作品。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生活和实践的科学,为了更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我们还在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英语学习、中英文写作和计算机学习的丛书,并将陆续配套出版。

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愿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年轻人成长的良师,一生的诤友。

编者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8: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