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老铁、石穿编著的《元史百年》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元朝的历史,讲述了元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千年演义(元史百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老铁//石穿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老铁、石穿编著的《元史百年》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元朝的历史,讲述了元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内容推荐 老铁、石穿编著的《元史百年》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元朝的历史,从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到忽必烈改称元朝,一直写到元朝的灭亡,叙述了蒙汉民族约150年的历史。其间,除了交代历史发展兴衰过程,重点描写了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郭守敬、黄道婆、关汉卿、刘福通等重要历史人物,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时期蒙古军政首领东征西讨的重要战役。全书取材得当,脉络清楚,每回有重点,回回相连,使《元史百年》成为一个整体。 目录 序言 前言 再版说明(一) 再版说明(二) 第一回 报世仇也速该凯旋 喜得子铁木真降生 第二回 寻才女铁木真定亲 饮毒酒也速该丧命 第三回 父归天家臣鸟兽散 母教子立志承大业 第四回 陷马坑铁木真遭劫 遇恩人羊毛车脱险 第五回 孛儿帖因无马被俘 铁木真为报仇搬兵 第六回 札木合残忍煮人俘 铁木真大度收猛将 第七回 札木合死麻袋之中 铁木真就大汗之位 第八回 蒙古军兴兵掠西夏 成吉思挥师取中都 第九回 通西域商队传噩耗 绝饮食大汗祭苍天 第十回 恶贯满盈昏王枭首 为争继嗣兄弟反目 第十一回 蒙军西征旌旗蔽日 花剌子模百姓涂炭 第十二回 出奇兵翻越太和岭 施反间杀向钦察原 第十三回 俄罗斯联合御强敌 蒙古军班师回东土 第十四回 木华黎经略中原地 彭义斌就义内黄城 第十五回 蒙古军兴兵灭西夏 成吉思寿尽终军营 第十六回 千古疑案拖雷暴死 穷途末路哀宗自缢 第十七回 中亚人民揭竿起义 王族长子二次西征 第十八回 蒙军血洗东欧大陆 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第十九回 黄金家族刀光剑影 兄弟子侄尔虞我诈 第二十回 蒙哥汗登极嗣大统 旭烈兀进军西南亚 第二十一回 报达王荒淫失江山 旭烈兀西南亚扩张 第二十二回 用汉儒忽必烈纳谏 破大理不枉杀一人 第二十三回 破善阐段兴智被俘 释嫌疑忽必烈回朝 第二十四回 蒙哥汗战死钓鱼山 忽必烈挥师夺汗位 第二十五回 亲兄亲弟同室操戈 南皇北汗互争雌雄 第二十六回 忽必烈怒斩王文统 蒙古军神速陷济南 第二十七回 贾似道专权误国家 忽必烈兴兵灭南宋 第二十八回 阿合马敛财招民怨关汉卿大义斥奸贼 第二十九回 关汉卿愤写《窦娥冤》 王千户诱杀阿合马 第三十回 雪冤案为义士树碑 平民愤将奸贼戮尸 第三十一回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从谏如流繁荣昌盛 第三十二回 老波罗临终说蒙古 继父志二子至上都 第三十三回 跋山涉水终抵东土 马可·波罗畅游二都 第三十四回 马可·波罗出使云南 艾吉阿姆驰骋漠北 第三十五回 安童丞相力诛奸佞 真金太子含恨离世 第三十六回 谢枋得绝食五日死 忽必烈再次诛财臣 第三十七回 忽必烈八十岁寿终 铁穆耳年三十登基 第三十八回 海山镇北凯歌频传 刘深征南劳民伤财 第三十九回 水西蛇节宁死不屈 松江黄母造福人民 第四十回 阿难答夺位成黄粱 元武宗立弟为皇储 第四十一回 元仁宗重仁复科举 王县令发奋著农书 第四十二回 答吉太后行私庇护 铁木迭儿奸贪不法 第四十三回 年轻皇帝惨死南坡 漠北晋王承嗣大位 第四十四回 明争帝位天历之战 暗夺玉玺明文之争 第四十五回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旦亏心终生惊惧 第四十六回 韩山童牺牲白鹿庄 刘福通起义柳沟村 第四十七回 起义烽火遍地燃起 江淮河汉一片通红 第四十八回 红巾军三路去北伐 刘福通巧取汴梁城 第四十九回 红巾军战略多失误 张士诚乘危袭安丰 第五十回 起义狂飙大浪淘沙 铲平群雄元璋建明 试读章节 第一回 报世仇也速该凯旋 喜得子铁木真降生 初秋的蒙古高原。 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点缀着朵朵白花,那是正在吃草的羊儿;蓦地,一条杂色彩练飞驰而过,那是正在奔跑的马群。 遥看斡难河在草原上淙淙流过。顺流向上望去,水是从一座山中流出来的。山上郁郁葱葱,是茂密的森林。山脚下,有着一个个蒙古包,雪白雪白,像是刚刚露出地面的蘑菇。 傍晚时分,蒙古包里升起袅袅炊烟,火红的太阳倒映在河中,显得特别的圆,这不由人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过,王维诗中的“孤烟”不是炊烟,而是指烽烟。是的,在古代,这里是一个烽烟弥漫的战场,是一块弱肉强食的逐鹿之地。 公元1162年,在今蒙古国中部草原,住着一个蒙古部族——尼伦部族。尼伦部族是一部分蒙古人的总称,部族的首领叫忽图剌。此人力大无比。据说年轻时能把活羊撅成两截。不过如今老了,体衰多病,每日躺在大帐篷里。他一生的唯一憾事,就是和塔塔儿部族的仇恨尚未得报。 忽图剌的父亲哈不勒在世的时候,曾做过合汗。蒙古族称部族首领为汗,可汗、合汗,就是部族的最高统治者,可见哈不勒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生活在金太宗完颜晟在位(公元1123—1135年)的时候,当时连金朝的皇帝都有几分怕他。 为了拉拢哈不勒,金朝皇帝不仅对他封官许愿,还请他到皇宫中去做客。哈不勒粗中有细,他经常对金朝皇帝防着一手。起初,每次酒后,他总要想法让吃进肚里的酒菜吐出来。后来,看明皇帝并无加害他的意思,便大着胆子吃喝起来。 一次,金太宗完颜晟赐宴,哈不勒喝了个酩酊大醉。他醉眼蒙陇,看着皇帝胸前飘动着的那把大胡须非常有趣,于是离开自己的座位,歪歪扭扭地走到皇帝跟前,捋着皇帝的胡须哈哈大笑。宫中的武士要动手打他,他也毫不示弱,卷起袖子,说: “陛下还让我摸,你等为何不让?真是岂有此理,实在混账!” 金太宗完颜晟怕把事情闹僵,制止了武士们,然后转头对哈不勒说:“你喝多了,下去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要乱动。” “是,陛下!”哈不勒向众武士瞪了一眼,退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事后,有的大臣向金太宗动本,说像哈不勒这样目无君王的狂徒,留着早晚是个祸害。但是,金太宗一来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二来当今与南宋争战未休,唯恐蒙古族在北方闹事,所以不仅没追究这件事,反而给哈不勒许多赏赐。 哈不勒酒醒之后,想一想自己的行为也有些后怕。接受了金太宗的赏赐之后,唯恐夜长梦多,急急忙忙谢恩辞朝,带着自己的随从,日夜兼程登上去往漠北的大路。 哈不勒一行刚刚走出居庸关,金朝的使者便赶来了。原来金太宗完颜晟在众大臣一再谏诤下,有些后晦了,他派使者来召哈不勒回去。哈不勒知道回去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便假装生气地说: “我临出来的时候,向万岁禀辞过的,如今又召我回去,是何道理?看来,万岁爷年纪大了,诏命出尔反尔,全没有一定的主见。请大人回禀万岁,我的子孙在漠北长时间没人管领是不行的,我得赶快回去,待有空闲时间再去拜见万岁吧!” 使者见哈不勒执意不回,自己也没有办法,只好返回向皇上如实禀奏。金太宗担心哈不勒谋反,又派了一个使者去追。待这第二个使者追上哈不勒的时候,哈不勒已经到了广袤的戈壁滩,离自己的驻地不远了。这第二个使者的命运比第一个更糟,他不仅没有召回哈不勒,反而被哈不勒杀掉了。 金太宗闻听此事,恼怒非常,当即诏命大将胡沙虎率军征剿。这胡沙虎骄傲自大,根本没把哈不勒看在眼里。哈不勒见胡沙虎来势凶猛,不与他正面交锋,仗着地利人和,躲在深山老林里不出来,坚壁清野,准备把金兵困死。胡沙虎如人无人之境,全然不了解这是哈不勒的计策,还认为是蒙古人怕自己呢!时间一长,金兵的粮草接续不上,士卒饿得东倒西歪,不得不退兵。这时蒙古兵铺天盖地而来,杀得金兵血流成河,头颅像西瓜似的散落在地上。胡沙虎仗着自己的马好,带领少数亲随,侥幸逃得性命。从此以后,听见“蒙古”二字,这位大将军便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 金太宗完颜晟逝世之后,他的从孙完颜宣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金熙宗。这时,金熙宗完颜宜的从叔挞懒专权,帝位受着威胁。熙宗的叔父兀术协助熙宗,诱杀挞懒。挞懒的遗族有的逃往漠北,请哈不勒起兵为自己报仇。哈不勒见金朝统治集团内讧,实在是个好机会,于是满口答应。战争一直延续了好几个年头。最后,金朝皇帝不得不割地求和,答应每年给哈不勒许多东西,并且封他为王。这一来,哈不勒的名声大震,他率领的尼仑部族成了蒙古族的佼佼者。 尼仑部族的东面住着另一个较大的游牧部族——塔塔儿。哈不勒的妻弟病了。请了一个塔塔儿族的巫师来“驱鬼”。巫师“驱鬼”本是一件荒诞的事,有的病人即使病好了,也不过是碰巧自愈而已,绝不是“驱鬼”灵验。这个巫师装神弄鬼好长时间,耽误了治病,哈不勒的妻弟一命呜呼,说是被“魔鬼”带走了。子孙愤怒,砍了巫师的脑袋。由此为导火线,这两个部族之间结成了冤家。哈不勒有七个儿子,个个膀阔腰圆,英武绝伦。塔塔儿的部族首领木秃儿在战争中被哈不勒的第六个儿子合丹杀死,从此两个部族之间的仇恨愈深。 哈不勒虽然有七个儿子,但是他觉得这些儿子都不够成熟,所以当他年老病危的时候,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从弟俺巴该。并且一再叮嘱儿子们要听叔父的指挥。俺巴该嗣位以后,想与塔塔儿部缓和关系。正好这时塔塔儿部派人来求和,于是两族和好,最后还结了亲,俺巴该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塔塔儿去。谁知塔塔儿求和是假,行骗是真,当俺巴该亲自送女儿到塔塔儿部成亲的时候,塔塔儿人翻了脸,将俺巴该绳捆索绑送给了金朝皇帝。同时被绑送的还有哈不勒的大儿子斡勒巴儿哈合。金朝皇帝与哈不勒讲和本是被逼无奈,如今见哈不勒已死,哈不勒的弟弟和长子被人绑送了来,自然非常高兴,便将这二人双双处以极刑。 P1-4 序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2010年9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