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外国史学史/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王晴佳//李隆国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比较和考察了中国之外世界各地的史学观念和实践,讨论了从古至今的史学家及其作品,其宗旨是揭示各地历史书写传统的形成及其在近现代的转变,指出当今历史研究领域出现的种种变化和趋势。此次重印特别增加了妇女史、性别史和诸多史学新流派之间借鉴、融合的最新趋向。
通过梳理和叙述历史学这一学门的演化过程,作者希望为国内的史学史课程和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部简明扼要、内容及时的相关读物。本书侧重解答如下的问题:历史学家如何讲述历史、如何形塑其研究方法和写作规范、如何与其他记载形式相竞争,并如何在与前贤和读者的对话中落实历史学独特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作者简介
王晴佳,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长于比较史学史、史学理论和比较文化史,主要著作包括《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新史学讲演录》《外国史学史》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西亚北非的历史写作
第一节 “地中海-阿拉伯海世界”的大史学传统
第二节 古代西亚史学撰述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史学
第四节 犹太史学
第二章 古典希腊史学
第一节 西方“史学之父”与史学的发生
第二节 历史考据的新机制
第三节 历史之用与色诺芬的教导
第四节 希腊化时期的史学
第三章 罗马史学
第一节 “修辞压力”与罗马早期史学的艰难成长
第二节 共和国的没落与罗马的衰亡
第三节 罗马的扩张与世界史的繁盛
第四节 罗马帝国与帝王史学
第五节 基督教史学的兴起
第四章 中古史学的形成
第一节 希腊语史学
第二节 拉丁欧洲的史学
第三节 阿拉伯文史学的兴盛
第五章 中古史学的流变
第一节 拜占庭、东欧史学
第二节 伊斯兰史学
第三节 俗史与圣史竞逐下的中欧、西欧史学
第六章 史学近代化的初始
第一节 “走下神坛”的史学
第二节 历史与政治
第三节 历史是什么?
第四节 宗教改革与修史热潮
第五节 民族史的雏形
第七章 近代史学的建立
第一节 博古学与历史学
第二节 传统史学的终结
第三节 历史哲学的兴起
第四节 吉本与启蒙史学
外国史学史目录第八章 民族史学与科学史学
第一节 民族国家与民族史学
第二节 科学史学的兴起
第三节 发现历史规律
第四节 学派的传承与演变
第九章 历史主义的危机
第一节 德国的“方法论”论争
第二节 美国的“新史学”
第三节 战争与革命
第四节 扬弃历史主义
第十章 近代史学走向全球
第一节 中东伊斯兰史学的传统与更新
第二节 塑造印度的民族史
第三节 东亚史学的革新
第四节 拉美和非洲史学
第十一章 年鉴学派及其影响
第一节 斯特拉斯堡大学与“年鉴精神”的孕育
第二节 布罗代尔与年鉴学派的划时代成就
第三节 从计量史学到(新)文化史
第十二章 自下而上的历史
第一节 从结构史到叙述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史
第三节 从社会科学史到日常生活史
第四节 心态史和微观史
第十三章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与现代史学
第一节 海登·怀特的“革命”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浪潮
第三节 《东方学》与后殖民主义批评
第四节 下层研究、大写历史和小写历史
第十四章 当代史学的走向
第一节 后现代观念的深化和内化
第二节 从理性到感性:情感史的研究
第三节 “新史学”的扩展:新文化史和历史记忆
第四节 走向“大历史”:全球史和环境史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序言
鉴往知来,是历史研究
的一个主要目的;古今中外
,少有例外。史学史的学习
,则是为了考察和总结历史
研究的经验教训,以求其在
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
历史研究与史学史研究,目
的颇为相似。可有趣的是,
虽然历史学家为人类历史保
存了许多记忆,但他们对自
己从事的领域却较少注意。
更确切地说,史家开始考察
、总结历史学演变,往往在
历史学诞生之后较长的一段
时间之后。以中国史学为例
,汉代司马迁、班固及汉之
后的范晔和陈寿所著的历史
,被后人称为“前四史”,誉
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
对他们史学经验的总结和反
省,直到唐代的刘知几所著
的《史通》方有比较系统的
尝试。从司马迁到刘知几,
相隔有八百年之久。在刘知
几之后,清代章学诚的《文
史通义》是另一部堪称“史
学史”的作品。而从刘知几
到章学诚,相隔又有一千余
年了。这一现象,并非中国
独有。西方史学也同样源远
流长,如西方的“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便与孔子生活于差
不多同一个时代。希罗多德
之后,西方史学传统中名家
辈出,但比较系统的一部史
学史著作,则要到16世纪才
出现——法兰西人朗瑟罗·
拉.波佩利尼艾尔(Lancelot
Voisin de la Popelinière,
1541-1608)写出了第一本
冠名《史学史》(L'histoire
des histoires)的著作。他
像刘知几一样,从著史体裁
的变化来总结以往历史著述
的演变。而从希罗多德到拉
·波佩利尼艾尔,其间经过
了二千年之久。
看来史学史的开展晚于
历史学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
象。或许有人会说,这一现
象说明史学史之于历史研究
,似乎不甚重要。但事实则
是,如果我们稍微细究一下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则恰
恰有助于展现史学史研究的
重要和必要,因为史学史著
作的出现,通常是在历史研
究经历重大转向之后的产物
。还以刘知几为例,他所处
的唐代与前代相比,历史著
述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从私
家修史转向设官局修史。刘
知几本人亦曾在唐朝的史馆
任职,而史馆修史虽然在唐
代以前便出现,但是到唐代
才确立为一项制度,不但在
中国为后来的历朝所遵照执
行,而且也为邻国朝鲜、日
本、越南等国的朝廷所接受
,成为东亚史学的一个特色
。同样,16世纪欧洲的拉·
波佩利尼艾尔有意写作史学
史,也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
,欧洲史学正经历从中古到
近代的转型。那时不但出现
了史学史的论著,而且还有
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作品问世
。如拉·波佩利尼艾尔同时
代的法兰西同胞让·博丹
(Jean Bodin,1530-1596
),便写出了《理解历史的
方法》(Methodus
adfacilem historiarum
cognitionem)一书,为这
一领域最早的论著之一。
在中西两大史学传统之
外——更确切地说是在中西
史学之间——中东的伊斯兰
文明也创造了丰厚的史学传
统。同样,史学史的研究也
在中东史学转折的时刻出现
,而且还与唐代刘知几写作
《史通》的契机颇有一些可
比之处。中东史学宗教色彩
浓厚,早期史学著述主要记
述被奉为先知的默罕默德的
言行及其丰功伟绩。但在14
世纪之后,突厥人崛起并渐
渐抟聚成了奥斯曼帝国,而
在伊朗则有远承萨珊王朝的
萨菲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抗
衡。这些政权都相继皈依了
伊斯兰教,扩充和扩展了穆
斯林史学的传统。也许是为
了汲取有益的历史教训,萨
菲王朝时期的史学,相对比
较发达,如冠之以“君主之
鉴”作品的创作,数量众多
,成为波斯史学的一个特色
。由此开始,中东史学也逐
渐建立了官方修史的传统,
出现了一个类似于中国传统
史学在唐代的转折。因此,
被誉为穆斯林天才史家的伊
本·赫勒敦(Ibn Khaldün,
1332-1406)在14世纪写出
《历史绪论》
(Mugaddimah)这样一部
兼及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著
作,便非偶然。几乎同时,
官方修史的传统也渐渐在奥
斯曼帝国建立了。于是,15
世纪有奥斯曼史家穆斯塔法
·阿里(Gelibolulu Mustafa
Ali,1541-1600)写作的《
历史要籍》(Kinhi'bahbar
)一书,系统总结穆斯林史
学的传承与演变。
西方史学之走向近代化
,是世界范围内历史研究变
化的重要阶段,因为在此之
后的二百年中,各地的史学
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西方近
代史学的影响。中国史学也
不例外,相关论著已有多种
。值得重视的是,史学史的
系统研究,抑或史学史作为
一个研究领域的建立,也在
史学近代化后的西方形成和
确立了。许多人都认可西方
的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
。在19世纪之初,德意志史
家路德维希·瓦克勒
(Ludwig Wachler,1767-
1838)写有《欧洲文艺复
兴之后的历史研究和艺术史
》(Geschichteder
historischen Forschung
und Kunst seit der
Wiederherstellung der
litterarischen Cultur in
Europa),似乎预示了历
史学即将走向发达。而19世
纪甫一结束,瓦克勒的同胞
爱德华·富艾特(Eduard
Fueter,1876-1928)便出
版了《近代史学史》
(Geshichite der neuren
Historiographie),成为史
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
不过在英语世界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