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令人为难之事。
无论是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还是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乃至世俗关系的缠绕羁绊等等,无一不令人望而生畏、踌躇不前。但是,我认为最令人难以驾驭的莫过于所谓“常识”了。不少被称为所谓社会常识的道理或事物,绝非不容颠覆的完美无瑕之物。
回溯历史,我们都可以想起不少转瞬之间就被颠覆了的所谓常识。
在那场给亚洲人民和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战争中,广大日本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奔赴战场、为国捐躯。这种行为曾经被视为每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和美德,成为日本国民尽人皆知的社会常识。
然而,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战争中的所谓社会常识被完全颠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谓民主主义和市民社会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常识,往昔普遍公认的社会常识转瞬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谓常识往往都是“机会主义”的产物。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世间的所谓“常识”往往是迎合某一时代的统治者或者多数派的产物。如果不利于他们则将被冠以“非常识”或“异端”等罪名而遭到极力排斥或镇压。这就是所谓“常识”的基本社会构造。
所以“常识”中当然不乏荒谬绝伦之物。正是由于“常识”绝非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遭遇有违常识的现象和体验。换而言之,常识也可能由于某一外界因素而被轻而易举地颠覆。
在历史上重大发明的引导下,在与异文化的碰撞融和中,以往的所谓常识,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颠覆了。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曾经被视为行动规范的“常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常识是不存在的。
如果我们墨守成规而安于现状,就不会察觉“常识”中存在的弊端,而盲目地为“常识”所左右和摆布,从而不断遭受挫折。这是因为“常识”已经如空气一般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空间,所以即使“常识”中存在纰漏,我们也很难明辨。
为了不被荒谬绝伦的所谓“常识”而左右,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培养“超常之力”。如果按照以往的“常识”思考行动的话,必然面临种种束缚。习惯于循规守矩的人往往对超常现象束手无策。相反,如果我们具有敢于怀疑一切的“超常能力”,就可以易如反掌地颠覆“常识”,而不至于惊慌失措,为其束缚手脚。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勇于舍弃束缚我们手脚的所谓社会“常识”。说到舍弃社会“常识”,有些人不免会担心地认为:“如果舍弃了一般公认的社会常识的话,势必影响自身与整个社会,乃至自身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难以在整个社会中立足生存。”
我认为这种想法不足为取。如果我们练就了“超常之力”,我们就将明白超越所谓“常识”束缚的普遍真理的范畴,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舍弃所谓社会“常识”的过程,就是培养“超常能力”的过程,也就是逐步确立自己人生恒常而坚定的“坐标轴”的过程。
不迷不惘度日
中国唐代的禅门名僧瑞岩师彦禅师的用功方法颇为奇特,经常将自身定位于现实世界的主人公,进行自问自答。比如,禅师首先大喝自问:“喂!你没有自己欺骗自己吗?”然后自己又大声自答:“没有!我没有欺骗自己!”通过如此反复地不断训练,从而确立了不为世间“常识”所束缚的人生坐标轴。
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被所谓世间“常识”所支配……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