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年回忆录(德龄公主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德龄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沙市的中部一个满族家庭的早餐桌边,坐着一个平生少见的爱淘气的孩子。她年纪只有六岁,可是又顽皮,又放纵,又倔强,因为她父亲太爱她,什么事情都顺从她。她这年纪正是满洲孩子开始读书的年纪。可是我敢说,这位不平凡的小叛逆者自以为知道得很多了,不屑再浪费许多时间,像她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去读中国的经书。

当书房外面的世界正充满着神秘的事物(太阳在照耀着,花园池子里各色的金鱼正等待着人们去玩赏)而书房里又是不自由的时候,读书有什么意思呢?而且,那些在贵族家庭里做教师的人是从来不随便笑一笑的。他们把孩子的大笑看得像疾病一样可厌,把窃笑认为是最伤尊严的野蛮举动。

这位经历六个夏天(是六个不平静的夏天,因为她从不肯有一刻安静,除非她正在捉弄某一个人)的小姑娘曾经有过许多教师,现在正在受教于一位新教师,因为以前走掉的教师都是生了气走的。为表明他们并非无能,他们对她的父亲说“那孩子”是不可教的,谁都没有方法管得住她。

这一个满族家庭的人团团围着桌子坐着,其中闲话最多而正经话最少的就是这位小姑娘。照满族和汉族的家教,小孩子只有在被大人问到的时候才准开口,现在这位小姑娘可以随意乱讲,没有一刻安静,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深深被溺爱着的满洲孩子。

如果说一个六岁的孩子也懂得不快活,那么她确是感到不快活的。她才从欧洲回来(虽然那在她脑海中只剩下了一个模糊的记忆),要跟着她父亲来发现些新的事物,这些直到现在才对她有了真正的重要性。欧洲的种种习惯在中国是不适用的,不但如此,就连公开谈论它们也是有危险的。她曾经听人家说过,如果大家知道她父亲不依照中国的旧规矩治理家庭,而处处模仿欧洲,那么可怕的遭遇会降临到他身上,他可能因此而丧失性命。

为了这原因。她的父亲回到中国后,一切都改成中国化,虽然他是极端赞成欧化豹。这位早餐桌旁的小姑娘在欧洲的时候,服装举动都和外国小孩一样,现在也完全变了样子,当她在镜子前面打扮自己的时候,她已不认得自己了。

西式的外套变成了臃肿的袍子,因为沙市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小小的鞋子也被棉花塞得胖胖的。她的身材还是这样矮小,这种打扮,使你不禁想起这是一只气球生了两条腿,这两条腿也是被裹得胖胖的。

还有那头发,那是乌黑的头发,这孩子一向为此而骄傲。在欧洲的时候,她把它做成了卷发,像欧洲的孩子一样。在中国,她父亲为了要掩饰自己的欧化,让她把头发梳直了,编成一根辫子(这是最最难看的东西),用一根大红丝带扎着。

对在沙市的回忆中,那臃肿的棉袍、炮舰式的鞋,还有那大红丝带,紧紧地系在发辫上,好像一只讨厌的角。这种种直到现在还使她兴奋,虽然她现在早已是一个成年的女子了。我还能看到那女孩子的喋喋不休的舌、滴溜溜打转的眼睛,时时寻找着新鲜的恶作剧,饱满的脚,矮胖的身材像一只会跑路的气球。我看得很清楚,因为所有知道她的人都责备她,说她将来没有出息,我却最了解她,而且我可以说,除了她父亲之外,没有谁比我更了解她的。

早餐一会儿就要结束了。这小姑娘就要开始在教师的监督下读书了。她非常恨他。因为他是一个教师,而尤其恨他的是因为他是“她”的教师。从早晨八点钟开始,一直要到正午十二点钟。一首短短的诗往往不够消磨一个上午。以后就是读经史子集,一直到教师学生都筋疲力尽,不欢而散,这才是吃午饭、休息的时间。

哦!对了,还有那向父亲母亲请早安的事。小孩子起身后,就得用最恭敬的礼节请安,这在满族和汉族的家庭中是不能忘记的。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那矮胖的孩子。拖着一根可笑的辫子——上面还系着那根红丝带,在她父亲母亲面前行礼,好像一个有着活动眼睛的机器洋娃娃。

早餐用罢,又是进书房的时间了。这是这位新教师来后的第一课。

这位恶作剧的小姑娘已吓倒了多位教师,现在这一位新教师是从湖南请来的。那地方的教师是出名的残酷、严峻和古板。对于恶作剧的小姑娘,他恨不得活吞。这位教师有个绰号叫“活剥皮”。如果一位教师想用恐吓来管教学生,这是一个多么适当的名字啊!但是我感觉,我记忆中的这位顽皮姑娘不曾被这个可怕的名字征服。因为她亲自告诉我她和教师第一次见面后的谈话。P1-3

目录

1 回忆中的沙市

2 严肃的庭院

3 害人的洋娃娃

4 从屏门望进去

5 那些满洲人

6 绿绒帏

7 别了,沙市

8 运河航行见闻

9 衙门的围墙

10 洋鬼子的教育

11 太后的寿礼

12 战争的阴霾

13 父亲请客

14 恭王府里的集会

15 政见的冲突

16 官场的尊荣

17 光头辫子

18 破落的使馆

19 语言隔膜的笑话

20 使馆生活的开始

21 礼仪之邦

22 樱花游园会

23 父亲的宴会

24 中国的大官

25 中国“外交”

26 外国礼节

27 最光荣的一刻

28 希望和生日

29 到巴黎去

30 新世界的展开

31 战云笼罩了中国

32 谣言、消息、疯人

33 叩头

34 父亲的病

35 父亲与我

序言

德龄,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一位美丽、另类的公主。她随父在日、法生活多年,通晓外文。1903年回国后,成为慈禧第一女侍官,深得宠信。

她身着巴黎最新潮的时装走进紫禁城,爽朗而奔放。

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却让封建守旧、要求严苛的慈禧对她赞赏有加。

她身为慈禧近侍,依然得到光绪皇帝信任,成为光绪无比珍视的朋友。

她用自己的大智慧和小心机,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世界里,游刃有余……

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她创作的源泉,离开皇宫后,她选择用文字讲述清官那些人、那些事儿。

德龄公主笔下,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慈禧老佛爷。在本套丛书中,《清官二年记》《慈禧御苑外史》《皇室烟云)的大部分文字,都在讲述着她与这位老人的故事。

她在书中说:“咸丰驾崩,小皇帝登基,慈禧以太后的身份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一双纤纤玉手开始掌控一个帝国的命运……”

尽管并不十分赞同慈禧的政见,也不赞同她的守旧,但这并不妨碍德龄对这位权力老妇的喜爱。她进宫时,慈禧已年过六旬,刚刚经历义和团运动的地动山摇,而这位老人在两年的颠沛流离之后,依然强健有力地掌控着朝政大局,在男权社会里权杖挥舞。 德龄眼中的慈禧,却远非如此。 ——她赢得权力的荣耀,却饱尝生活的苦楚。咸丰和同治的离世,让她的深官生活更加孤独寂寥,动荡的朝政让她心力交瘁。

——她情绪多变,却也乐观淡然。面对强加的罪名,打着趣儿申辩几句,然后—笑而过。

——她看似无情却又深情。她压制光绪,残害官员,而每每说起咸丰和同治,仍会黯然落泪。

——她爱美,奢华,尤爱珍珠,还有路易十五高跟鞋。她爱玩、爱笑,喜欢旅行、游戏、养花、种菜。

在慈禧身边的两年,德龄备受荣宠。但她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她无法抗拒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在《童年回忆录》中,德龄公主这样写道:“我永远痛恨围墙,痛恨隐居在围墙里,常常尝试着要跳出这围墙。我从不曾做过中国礼教下的奴隶,中国礼教注定女子的天地限于一个家,这是外国女子所不能理解的。”社会如此,皇宫更甚,她被封建礼教这堵无形的墙重重包围,透不过气。

而另一个原因,是她对自己的失望和对光绪皇帝深深的愧疚。德龄明白,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已经奄奄一息,革新之路势在必行。她曾向光绪许诺,一定寻求机会向慈禧进言。可最终,她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

清朝,一个商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我们对它似乎有些了解,却又模糊不堪。各种史料的堆砌。戏说的情节,让那300多年历史的起落沉浮、暗潮激流,遮拦了我们的视野。

德龄公主的作品,或许为我们开启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我们只需静心读—读这些真实的故事,用心品一品那些沧桑的过往,一个王朝的背影便会清晰起来。

2012年7月2日 北京写于朗朗书房

内容推荐

在《童年回忆录》中,德龄公主讲述了她从四五岁开始到进宫前十余年间的生活。源自家庭的开明,她拥有自由的童年,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跟随父亲出使日、法的经历,使她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游刃有余。

她的童年,也经历了清末政局的动荡。甲午战争爆发后,她在日本经历了中日关系的紧张时期;义和团运动时,她身处法国,全家人曾遭受激愤的法国民众的围攻;她的父亲在遭遇种种磨难后,仍抱定改革祖国的决心,而回馈给他的是更多的打击和污蔑。《童年回忆录》就让我们透过德龄公主的目光,再一次审视这段熟悉却又陌生的历史。

编辑推荐

德龄公主,美籍华人女作家,满族。她是清朝外交使臣裕庚之女,美丽,智慧。她在日、法生活多年,精通多国语言,深谙外交之术。她是慈禧身边第一女侍官,深得慈禧宠爱和光绪信任。她最终离开清宫……与美国人怀特结婚,加入美国籍,并走上了英文写作之路。

《童年回忆录》中的主人公因接受西化教育遭种种指责,两进皇宫深受荣宠却感觉心被束缚;终于追随内心,选择平凡却自由的生活。独特的生活经历赋予德龄公主对人生的别样思考,而追寻自由是她心中不变的信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