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许浚编著的《东医宝鉴(精)》是朝鲜医家所撰的汉方医著中最负盛名的,其内容独特而宝贵,至今仍在得到应用,并且有很多方面比西方医学要卓越,对指导临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文献研究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编排体例有独到之处,别具匠心反映朝鲜医学的高超水平。
由许浚编著的《东医宝鉴(精)》是朝鲜古代药学史上的巨著,作者是朝鲜宣祖及光海君时代的许浚,于光海君2年(1610年)撰成,三年后(光海君5年)(1613年)正式刊行。
《东医宝鉴(精)》一书共有二十五卷,二十五册,分内景篇(内科)、外形篇(外科)、杂病篇、汤液篇(药学)、针灸篇五大部分。
《东医宝鉴》其实是继承中医理论并有所发展的产物,其中针灸等大部分是继承、发展、抄录中国古代医学。
《东医宝鉴》选方丰富实用,收载15类,1400多种药材。每方均注出处,并收录民问单方。此书主要参考中国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等83种和高丽医学古医书撰集而成,是朝鲜最佳的综合性传统医学医籍。
《东医宝鉴》在朝鲜医学家所撰的汉方医书著作中最负盛名,对指导临床和文献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东医宝鉴》在韩国医学史上的地位,足以和中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比,两书同样是记载各类草药的医书集大成之作。
《东医宝鉴》当时在日本和中国多次翻译出版,其后还译成西欧许多国家语言。
《东医宝鉴》被列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东医宝鉴》的历史真实性、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独创性、所记信息的重要性、相关人物的业绩以及文化影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