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质量(执政能力与腐败社会信任和不平等)》由博·罗斯坦著,本书的核心宗旨就是要基于特定的规范和行为标准,提出政府质量的一个关键特征,即行使公共职权时要保持不偏不倚。理由是,民主绝不是衡量政府质量好坏的一个充分标准,因为它只强调获得政府权力。如果简单地将政府质量等同于民主,那么政府机构如何行使权力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什么是政府质量?它有多重要?为什么重要?高质量政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哪些国家的政府可以称得上高质量?如何提高政府质量?
为回答这些问题,《政府质量(执政能力与腐败社会信任和不平等)》作者博·罗斯坦结合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现有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发现探讨了政府质量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腐败、社会信任、贫富差距、社会幸福感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作者对比了民主程度高但落后的牙买加与民主程度低却发达的新加坡的发展路径。指出政府如何行使公共权力比其如何获得公共权力更重要。作者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高政府质量的瑞典与低政府质量的罗马尼亚进行了独创性的控制实验,结果发现低政府质量与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如果人们认为政府机构腐败,不仅会对政府失去信任,甚至会觉得该国公民也不可信任,因此导致社会交易成本增加,法律制度执行困难,经济发展受阻。作者最后认为高质量政府的一大基本特色是行使权力时保持公正。
《政府质量(执政能力与腐败社会信任和不平等)》的研究成果在欧洲获得了广泛关注,2010年欧盟委员会资助政府质量研究所对欧盟27个国家的政府质量进行专题研究并撰写了报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称赞本书“极具说服力,所有关注发展不平等问题的人都应该阅读这部著作”。
前言/致谢
第一章 什么是政府质量
第二章 政府质量:让公民获益
第三章 腐败:政府质量的天敌
第四章 创建政治合法性:代议制民主与政府质量
第五章 遏制腐败:间接“大爆炸”改革
第六章 政府质量与福利国家
第七章 缺乏信任-腐败-不平等陷阱
第八章 政府质量与社会信任:两个实验
第九章 两国故事:民主的牙买加与高政府质量的新加坡
第十章 警惕社会的自我毁灭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