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分开修行(在路上找到自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嘎玛丹增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嘎玛丹增编著的《分开修行》内容介绍:放下妄想、分别和执著,才会有轻松、释放和快乐。我们已经太缺乏虚构,而长于算计和精细。我们的心眼是不是比针眼还小了?要知道,只有当我们的心眼大到能过骆驼,我们才能感受天地间那种神谕般的力量,内心才充满天籁的宁静——嘎玛丹增的文字就能引领你抵达这样的圣境。

内容推荐

嘎玛丹增编著的《分开修行》是嘎玛丹增,一个孤独的行者的心灵游记。青藏高原、喀喇昆仑、山川河流、古镇老宅、暮鼓晨钟,他探寻、他叩问。沿着他的文字和图片,我们可以抵达人类精神的源头。

嘎玛丹增文笔冷静细腻,喜欢用哲理类思考来行文,并且喜欢用行走的方式表达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的眷恋和热爱。《分开修行》是对大地、对精神家园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回归。

目录

天途:听神说话——城市和天葬之间,隔着一段打满补丁的路程

站在过去城堡的门口

雍布拉康,有一些东西留了下来

昌珠寺

雪地上的声音

桑耶寺,和一只鸽子说话

寻找藏王的羊群

落在甘南的羽毛

格敦伦珠的村庄

尼玛的塑像

扎日莎巴以北

神在远方等我

地途:新疆秘符——大地总是无私地为我们库藏一切

在暗夜里穿行

上帝的耳语

水对虚构的食言

一只羊和一匹马的幸福

停留的时间

恰克拉克的眼神

塔什库尔干

苏巴什的水草

东天山的阳面

燃烧的盆地

白哈巴的马头琴

人途:古镇流水——一条活着的河流可以成为圣经

旧物上的时光

活着的阿蓬江

三匹亮瓦

慵懒的下午

在釜溪河畔,侧卧而眠

西来古镇的幸福生活

上里西

远去的溪流

后记 呼吸,兼及信仰

试读章节

大殿内的喇嘛和我差不多年龄,正在为礼佛供奉的信众诵经加持。我将布施投进木箱,希望能像我的同行者一样得到喇嘛的抚顶开示,通过咒力修持,洗净我心口意沉积的罪业。喇嘛只给了我一个毫无表情的眼神,并没有把左手放到我的头顶。喇嘛的身体通常是没有任何表情的,一个无我的人怎会有情绪呢。

我有些失望。也许,我必须独自空洞地走到尽头,直到某天和但丁交头接耳。聂赤赞普藏王,让我的内心获得了平静。他在释迦牟尼佛左侧,面容清癯,剑眉高竖,周身充满冷静而寒冷的光芒。塑像栩栩如生又神秘莫测,一如他模糊传奇的一生。松赞干布法王站在佛陀右边,这个统一了西藏的伟大王者,翻开了吐蕃王朝的第一页。他在位33年里,不仅收复了旧地,还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广大土地。他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散发出咄咄逼人的君王之气。塑像体型魁伟,形神合一,而服装配饰原本就是缎绣精品,穿在任何人身上,一样的可以显得高贵。

碉楼式样的雍布拉康城堡,是西藏先民结束穴居时代的第一座建筑,建造它的就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寺内壁画,详尽描述了这段传说中的历史。

寺庙里的图像与俗世的视觉语言有所不同,它所呈现的叙事语境,大多是备受珍视的宗教思想,很少代表物质和价值。站在精美的壁画面前,你可以和艺人同步呼吸,耳边伴有喇嘛手摇的金刚铃声。此时喇嘛们集中在二楼经堂工作,唱诵着清亮净耳的经文。壁画上的环境描述于我显得陌生,许多神圣的符号也看不懂,在佛、菩萨、护法神、藏王、喇嘛、信众共处的大殿里,那些用矿石粉描绘的线条和色彩,逐渐把过去清晰地唤醒。

在山南,现今在地理上叫做泽当、乃东和琼结的地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雅砻河流域的三角区域,发源并孕育了藏族祖先和西藏文明。在我们不能确定的时间里,罗刹女在贡不日神山山洞里与神猴产生了爱情,使得寒冷的山原大地除了阳光、乌兽、雪山、冰川、森林和河流,第一次有了人的踪迹。然后经历了非常漫长的狩猎、游牧时期,在雅砻河定居了下来。聂赤赞普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流浪至此时,雅砻悉补野部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青稞和放牧牛羊。此间,藏民族本土雍仲苯教业已形成。出生于地球上最寒冷国度的象雄国王子辛饶弥沃,在藏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苯教基础上,通过大量改革创立了西藏最古老的雍仲苯教。这个冈底斯山下的先圣,传承了原始苯教中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占卦、超度、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法,坚决剔除了杀生供物的祭祀仪轨,改用糌粑捏成各种形状(朵玛)取代各种动物作为祭品,这是雍仲苯教能够走向人心的最大贡献。朵玛荟供,先期在青藏高原的推行有一些艰难,但为后来藏传佛教传入后借用此法进行祭祀供奉,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聂赤赞普和释迦牟尼,可能是同时代的人,但他的出身远远不及身为王子的觉者荣耀,因长相特异,性格刚烈,自小就被部落长老视为异相,刚好成年即被出生地的波密所在部落开除了户籍。

那是某个遥远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喜马拉雅山东端升起,没有温度地照耀着冰雪覆盖的念青唐古拉山。个母亲站在草木葱茏的山冈,眼泪像帕隆藏布河水流一样奔流不绝,无奈而悲伤地把儿子送上了漂泊的旅程。年轻的聂赤赞普佩带着刀剑,非常坚决地告别了母亲,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P5-6

序言

我是一个诗人,总以为只有虔诚地跪在椅子上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并且认为只有诗歌才是人类语言皇冠上最夺目的钻石,直到读了嘎玛丹增的修行散文,我彻底地征服了,面对聆听神谕的语言,我必须跪在椅子上读,才能参悟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对天地人间的敬畏和感恩。

对于活在当下的人们来说,仓央嘉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而嘎玛丹增的散文给我们的灵魂打通了一条通往神途的修行之路,那就是要让自己的灵魂长在天上,长在地里,长在人间,要让天空、大地、人世在自己的魂里生根。

在嘎玛丹增的散文里,语言只是一块块聆听神谕的石头,天地人世间的事物按照原初的模样活脱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过去就像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让我们看得真切,却又显得那么遥远,遥远得让人忘记现在。而现世的景观却让我们穿越到遥远的记忆。人类一生有三种根本无法彻底突破的困境:一是孤独,人从一脱离母体就与他者产生距离,注定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二是痛苦,因为人能够实现欲望的能力总是跟不上产生这种欲望的步伐;三是恐惧,因为人一出生,死亡就开始了,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伴随人的一生,这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这些无法逾越的困境具有永恒性,构成了人这个物种无法摆脱的虚无背景;于是人类总是设法摆脱古老精神的羁绊,囚居物质的牢笼,因为内在的欲望驱动,人的生存有其本能的理想性、开放性,人总是要为他生存寻找理由,我们在意活得怎样,从不思考为什么活。嘎玛丹增这种看似傻子式的徒劳冥思与生活没有直接意义,但是它可以从另一个管道让我们得到片刻的清净,人类活在物质社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但它终究还是需要空气。这就是嘎玛丹增的醒世良言——信仰跟呼吸同在。正如黑格尔所说:“束缚在命运的枷锁上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就是这种守住自我的镇定,才可以使人在痛苦本身里也可以保持住而且显现出静穆的和悦。”在嘎玛丹增的散文里行走,你会单纯得像一个独自在天地人间玩耍的小孩,名利淡漠如风,甚至死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开始。对于囚居在名闻利养的人们,这是直面自己心灵的绝佳妙方,在嘎玛丹增的眼里,活着的阿蓬江可以成为圣经,先知穆罕默德说:“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请你拿一片去换取水仙花。”在物质社会,如果你不放下妄想、分别和执着,你会活得很累,更谈不上幸福。当代的人们太缺乏虚构,一切都算计得那么精细,细到心眼比针眼还小,只有你的心眼能穿过骆驼,你才能感受天地人间那种神谕般的力量,内心才充满天籁的宁静,而嘎玛丹增的散文就能引领你抵达这样的圣境。

大美无言,大象无形,这些天地人间的神谕,人类语言对此的描摹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对于一叶障目的物质社会,嘎玛丹增的散文试图看护着整个人世的悲伤。

后记

我是一个缺少信仰的人。

我知道,我的人生一直都在错误的道路上。所有的神灵,在我出生之前就离开了这片土地,它们在距离我心灵很远的地方,以未知的形式存在。上帝、安拉或者阿弥陀佛,在我的教育背景里,早就被我的父辈们软禁在迷信范畴。在世界本源单一存在的社会,我奔突于名利和油盐,愉悦于体性,无暇顾及心灵。我任性于音乐、诗歌、美酒和女人的感官,对宗教或哲学的多元和混乱,自然难分对错。

虽然,我所处的意识环境,不应该成为信仰缺席的唯一理由,从我生命的开始直至当下,一直深陷于物质空间,它所锁定的精神地址,给其他线路贴了封条。长期的唯物活动,把我变成了一堆垃圾,醒目地摆在黑夜门口。我已经离开精神本源太久,很多时候,孤独像潮水一样漫过我的白天黑夜,把我逼向了既不闻人间烟火,又不问精神向度的绝望边缘,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好像就是为了减少孤独对我的慢性毒害。

不管我是多么痛恨感官对心灵的伤害。为了眼睛和耳朵,满足性欲和油盐,我一次次放纵自己,身不由己地自杀了心性的本色之光,让我的精神既昼夜失明,又无岸可依。或许,我需要一种信仰来安置剩下的日子,不管是宗教的或是哲学的。

先知穆罕默德说:“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请你拿一片去换取水仙花。”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人生!既支援了体性,又救助了心灵。很遗憾,在我最有激情和可塑性的年龄,总是和信仰擦肩而过。于今,疲惫的尘世已经把我荒隔在精神之外,让我在寒冷的时间里惊魂不定。我自以为是地活着自己,从事喜欢的职业,选择意趣相投的人做朋友,自由地追逐喜欢的女人,生儿育女,声色犬马,无一疏漏。当这一切叫喊开始离开我的身体,突然发现,原来我既没有信仰,也没有信念,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背井离乡。

我试图放下那些物质的谵妄和追寻,绘心灵一隅干净,同叫嚣的身体保持适度距离。事实总是高举刀枪,源源不断的忧伤绝望塞满身体,我激情于享受的感官,一次次背叛了我的精神。对荣耀名利的贪嗔,对美食形色的痴迷,对事实真理的人云亦云,毫无节制的爱情地理,把我挂在墙上,钟表样走着。我找不到一种当然的信仰,照耀心灵的道路。

我崇敬有信仰的人,甚至嫉妒他们因此满怀希望。我希望安静地生活,像雪山草原的人们一样,贫富不争,万物平等,在信仰里呼吸,劳动并转经礼佛:在有限的土地上放牧牛羊,种植青稞和小麦:适度性欲和繁衍。也许我过分迷恋体性的欢愉和痛苦,一直和油盐酱醋纠缠不清。我曾试图通过不断地追寻和回忆,在死去的时间里寻求安慰,用一种死亡慰藉另一种死亡,结果就是最深的死亡。时间是多么的荒寒,没有一种记忆可以像日月星辰样恒定,记忆总是根据需要在不断粉饰中成为我们需要的式样,到了最后,没有一种真相能像真相。

最后并不存在,我所知道的最后,就是时间安排的宿命。花开花落,草青草黄,谁都不是最后,谁也看不到最后。或许,我把佛教意义的轮回断章取义了。我只是在体性失语的段落,期望看见诺亚方舟出现在道路的远方,恭敬地聆听先贤圣哲在梦境中和我低语。我的观想,长跪在雪山草原,但远离了五色幡和藏传佛教寺庙,诵经声翻开的黎明和黄昏,距离我总是那样的遥远。

我在虚构场又一场讨好心灵的幻梦,而我的身体对此充满了仇恨。体性和心性的争吵,就像耶路撒冷的铁钉,把我牢牢钉死在烟火世界。有时,我真希望约旦河岸尖利的玫瑰花茎,通过波多拉的双手,深深扎进我万念拥挤的头颅,让我在淋漓的疼痛中随风漂浮,忘掉那些形影相随的幸福和忧伤,剩下一门心事,留给青藏高原上空飞翔的鹰鹫。

在我没有皈依任何一种信仰之前,找不到任何捷径,可以摆脱肉体和精神相互折磨的苦难,而我一直在亲手安排荒凉,使我的精神~贫如洗。我精心设计的尘世道路,永远不能改变时间,就像房子里那些纸质的花朵,不会枯萎也无需阳光和雨露,但毕竟没有根须和味道,徒有其表罢了,彻底错误着季节。

我尽可能谨慎自己的言行,但身体对心灵的背叛,会在不同的时段死去活来,它们在尘世的各个角落流连忘返,并且总是闪烁着混乱而迷人的光斑。这种把戏一再重复,弄得我筋疲力尽。

也许我忘了,所有的等待和找寻都将结束。弥赛亚还没有出现,我的白天,是否正在到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