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对语言的认识与解读
一 语言是多维性实体
二 语言是人的主观性反映
三 语言是意义的产物
四 语言范畴是价值体系
第二节 回鹘文及回鹘文文献研究
第二章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回鹘文文献”研究概况
一 国外学术界研究概况
二 国内学术界研究概况
第二节 “回鹘文文献”的内容范围
第三节 “回鹘文文献”动词语态的范畴类型学问题
第四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方法
第三章 回鹘文文献动词语态范畴结构分析
第一节 自责形式
一 原态
二 反身态
三 互动态
四 使动态
五 结论
第二节 匿责形式
一 中动态
二 被动态
三 中动态和反身态的区别
四 结论
第四章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之特性与英语动词语态对比
第一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与英语动词语态范畴对比
第二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与英语动词语态对应表
第三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特点的根本原因:文化差异
一 原态
二 中动态
三 反身态
四 使动态
五 互动态
六 被动态
七 结论
第五章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文化属性:行为伦理化
第一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行为伦理化特征
一 追究性与忽略性:一种独特的行为意识
二 使动性:行为责任的转移
三 互动性:合作与团结
第二节 回鹘“以行追责”行为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以行追责”行为规范诞生之源:生存环境与“自我保存”
二 “以行追责”行为规范特征:“善”
第三节 “以行追责”的思维方式辨析
一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范畴语音和谐规律
二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以行追责”精神
三 责任是行为规范的保障
四 “以行追责”是“善”的体现
五 回鹘人行为伦理化著作——《福乐智慧》
六 “责治”是德治和法治的根本
七 对和谐的追求是生存的本能
八 “以行追责”是知性逻辑思维
第四节 “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追求和要求
一 “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追求
二 “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要求
第五节 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看回鹘民族的和谐生存观
一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反映的“以行追责”思想之意义
二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体现的“以行追责”思想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专著
期刊
学位论文
附录
Ⅰ.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中所采用的语言材料
Ⅱ.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自责形式表
Ⅲ.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匿责形式表
Ⅳ.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构词与构形形式表
Ⅴ.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中所使用的转写字母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