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和传媒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传播”要旨逐渐从策略层面的对外传播上升至战略层面的国家能力,成为国家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效力建设,视野不应局限于传播中国形象,也需要给国际社会提供一个理解世界的中国视角。增强国际传播力的起点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终点是国际传播效力建设。 本书从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两个层面剖析了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问题。在界定国际传播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符号建构和议题建构两个维度分析其内容建构;同时对渠道建构进行研究;并探讨国际传播效力的形成机制,分析国际传播效力形成的多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讨论了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内涵、要素和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曾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专栏作家,资深新闻评论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与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政治传播和新闻评论。出版《国际传播与国家主权:传播全球化研究》等专著5部,以及《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媒介帝国主义》等译著。在《开放时代》《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图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在媒体工作10年,担任新闻评论员、资深编辑、评论部主编,在《新京报》、央视网等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发表新闻评论与专栏文章1500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际传播能力的界定及其评估 第一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界定 第二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估 第三节 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估 第二章 国际传播能力的内容建构 第一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符号建构:国家形象宣传片 第二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议题建构之一:网络安全议题 第三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议题建构之二:讲述中国财富故事 第四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议题建构之三:全国两会报道 第三章 国际传播能力的渠道建构 第一节 议程设置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第二节 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第三节 国际公关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第四章 国际传播效力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技术支持 第二节 制度保障 第三节 内容取向 第四节 受众选择 第五章 国际传播效力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话语权的含义 第二节 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和生成机制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和制约因素 第四节 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序言 伴随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及其对国际话语权的追求, “国际传播”逐渐从战术层面 的对外传播上升至战略层面 的国家能力,成为国家整体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 方面反映了实践层面国家力 量增长,另一方面反映了象 征层面国家意识的变化,即 向世界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 ,让世界了解而不误解中国 ,让世界正视而不臆测中国 ,平复中国在象征与实践层 面的国际形象落差。 实事求是地讲,如此行 为的背后既有主动也有被动 :主动在于中国有积极愿望 在包括国际传播力建设在内 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作为,被 动在于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 国际形象与我们的期待有偏 差。从现实意义上看,无论 西方媒体如何宣示在新闻专 业主义“客观而平衡”的指引 下呈现中国,其间的“偏见” (bias)或偏好依然明显。 在信息传播意义上,我们可 以把“偏见”理解为一种客观 现象,因为“偏见”不一定是 故意为之,而是媒体或媒体 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体 验、知识储备以及价值观等 要素,决定了媒体或媒体人 的偏好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 的“偏见”。换言之,每个人 、每个媒体人、每个媒体都 有自己的“偏见”,正如我们 看待西方社会有从自身经验 和价值观出发形成的“偏见” 。 但问题在于,西方发达 国家的媒体长期处于国际舆 论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其他 力量相当的非西方媒体能够 矫正其“偏见”,从而形成国 际舆论意义上的意见自由市 场,因为力量确实悬殊。“ 客观而公正”的意见自由市 场的最终形成,需要传播力 量不至于太过悬殊的媒体生 态,国内如此,国际亦如此 。唯其如此,才不至于形成 某一方的意见垄断性地影响 国际社会,而是“偏见”的国 际相互竞争,让国际舆论有 一个健康的传播生态。这一 点,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 传播新秩序的东西方、南北 方争论中,已经体现出其价 值和意义,虽然因英美退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疾而终 ,但其中内含的以己之力而 不是外力建构自身在国际社 会中的国家形象之诉求,始 终没有过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 国际传播力的起点是“国际 传播能力建设”,即有能力 向世界传播中国。这种能力 至少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两 个方面,前者在于平台、渠 道、设备等要素,后者在于 人才、内容、价值观等要素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国 际传播的基本条件,是建构 自身形象的实践基础。国际 传播力的终点是“国际传播 效力建设”,即国际社会愿 意相信中国媒体所言。所有 能力的结果都要体现在效力 上,单纯的能力建设价值有 限,即使不能影响国际受众 的最终选择,至少应该提供 一个强有力的影响选项。让 国际受众在西方媒体与中国 媒体的信息传播中有所比对 ,而不是惯性地倾向于西方 媒体对中国与世界的议题设 置和话语表达。我们需要重 视国际传播的效果,不能止 于有能力传播。 正因如此,本书的章节 设置依据国际传播能力到国 际传播效力的逻辑次序。 需要表明,外国媒体对 中国的某些报道,切切实实 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 让我们反观自身可能存在的 现实问题与传播问题,我们 要以开放的心态矫正西方传 播中的不适当和不恰当报道 ,以及不符合实际的报道, 向国际社会呈现一个完整且 全面的中国。当然,中国的 国际传播能力与效力建设, 视界并不局限于传播中国自 身,也需要给国际社会提供 一个理解世界的传播选项。 这是一个信息传播全球 化的时代。信息传播在空间 与时间的向度上都已抵达人 类社会的新高度。无远弗届 与即时传播,一方面意味着 国际传播的全球性,另一方 面也意味着信息品质的竞争 性。全球性意味着可以获得 多少国际受众,竞争性意味 着国际受众会比较所得信息 是否可靠。前者可以看作是 国际传播能力,后者可以看 作是国际传播效力,能力和 效力需要形成有机整体。本 书研究的初衷与努力均着眼 于此。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 书是一项集体的成果。子课 题负责人陈卫星教授总揽全 局,把握写作的主旨、方向 和原则;李智负责第一章、 第五章的撰写工作,任孟山 负责引言和第二章、第三章 的撰写工作,黄典林负责第 四章的撰写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