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兵支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笑伟//杨杰
出版社 贵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全书旨在把兵支书写好、宣传好,让各级组织运用好兵支书,保障基层政权稳定与牢固。本书记录了在安顺市各个村奋斗的“兵支书”的故事,对他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彰显“兵”的价值,献给党的一百周年。
作者简介
杨杰,笔名小语,1972年生于“中国诗乡”绥阳县“书画之乡”旺草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0年3月入伍,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1次。作品散见《人民曰报》《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林》《山花》《贵卅1日报》《贵州都市报》《遵义晚报》等。主要作品有主旋律长诗“三部曲”《没有退路是路》(工业文明)、《大道出黔》(交通建设)、《决战贫困》(扶贫开发);抒情诗“三部曲”《诗想家》《旺草堂》《甩酒坊》(待出版)。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贵州省诗人协会常务副主席、贵州散文学会副会长、贵州民族大学客座教授、贵州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贵州诗人》主编。
现供职于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目录
引子 故土最是情浓处
上篇 “支书”列队,“兵”亮剑
第一章 瀑乡英雄多壮志
第二章 农民“讲习所”里“点单”大数据
第三章 “兵支书之家”引出共鸣
第四章 “支书”前那个“兵”字的正解
中篇 “攻坚”照亮“振兴”路
第五章 做媒体人的好朋友
第六章 拒绝“一哄而上”
第七章 有人在“撤梯子”
第八章 “失业”的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下篇 “选“育”“管”“用”“待”
第九章 茶岭村上采茶忙
第十章 平元村里花椒香
第十一章 靛山村顶湖为证
第十二章 阿歪寨啊阿歪寨
第十三章 化新村飘韭菜黄
尾声 众人拾柴建家乡
后记 “乡村振兴”路上的风景
再记 我们唱着新版《战友之歌》再出发
序言
《解放军报》文化部主
任、我的好友刘笑伟先生与
贵州作家杨杰请我为他们共
同创作的报告文学《兵支书
》作序,我自然义不容辞。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
主战场。《兵支书》所讲述
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和大步走向乡村振
兴中所发生的感人之事,是
整个贵州战场的重要篇章。
其中,最打动人的是在安顺
基层的各个行政村活跃着的
一大批从部队转业、退伍返
乡的村干部。在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事业中,他们带领
村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我对贵州尚算熟悉,也
充满感情。1979年,我的
第一篇报告文学写的就是我
所在部队的一位驻扎于遵义
的科技干部的事迹。.近年
来,应贵州有关方面的邀请
,我又先后创作了反映遵义
市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带
领村民开凿“天渠”感人事迹
的长篇报告文学《山神》及
讲述毕节市通过精准扶贫措
施打赢整体脱贫攻坚战的全
景式报告文学《时代大决战
》等作品。这些作品都取得
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贵州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辉煌成
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为转业军人,和许多
战友一样,我对军队充满深
厚的感情。阅读报告文学新
作《兵支书》,我被战友们
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这
本主题重大、视角独特、文
笔厚重的作品,让我有机会
深入地了解广大退役军人在
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安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的战场上,需要敢打硬仗、
能打硬仗的一批基层带头人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
到安顺市委、市政府和军分
区对“兵支书”的高度信任、
认真选拔和精心培养,以及
“兵支书”在脱贫攻坚中发挥
的重大作用。951名“兵支书
”奋战在安顺市的500多个村
落,成为脱贫攻坚一道靓丽
的风景线。尤为可贵的是,
这部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栩栩
如生的黄恒礼、褚代洋等“
兵支书”的群像,讴歌了他
们退伍不褪志、用忠诚和汗
水书写负有责任与担当的军
人情怀。这样的报告文学作
品,为新时代的报告文学长
廊增添了“兵支书”这一富有
温度的形象。
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作
品,必定具备“报告性”“新
闻性”“文学性”三个关键点
。报告文学的“报告性”指作
品所具有的信息量、独家性
等绝对优势;报告文学的“
新闻性”与新闻报道的新闻
性有交叉之处,但更侧重作
品价值观和思想意义上的“
新闻性”,即时代性、现实
性和当下性;报告文学的“
文学性”是不言而喻的,它
包含作品的文学语言、文学
结构及文学写作手法等文学
要素。《兵支书》很好地兼
具了以上三个关键点,是脱
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题材中一
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伟大的新时代需要优秀
的报告文学。我认为,那些
能真正震撼你的心灵世界、
真正燃烧你的情感火焰、真
正愉悦你的阅读感受的报告
文学,才是真正的报告文学
。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年
轻的报告文学作家成长起来
,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新
时代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报
告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报告
文学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感谢刘笑伟和杨杰为我们
送来这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2021年9月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
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
会会长)
导语
纪实文学《兵支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有十三章,上篇“‘支书’列队,‘兵’亮剑”,中篇“‘攻坚’铿锵照亮‘振兴’路”,下篇“选”“育”“管”“用”“待”。
《兵支书》所讲述的是贵州省安顺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大步走向乡村振兴中所发生的感人之事,是整个贵州战场的重要篇章。
后记
“乡村振兴”路上的风景
1
下面是我的驻村日记。
我用了一个小标题——《
“诗画同合”兵故事》。
时间:2021年6月3日 星
期四天气:阴
今天入户走访,我又挖
掘到一个感人的故事。
5l岁的罗再进是1990年3
月的兵,现在是咱们同合村
的森林防火员。
罗再进和我是同年兵,
长我两岁。他说:“我当兵
时已满20岁,因为一心想当
兵,初中毕业后,我连续考
了三年,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
“为什么一心想当兵?”
我问他。
他打开了话匣子,讲出
他的家事。
罗再进的父亲罗廷章于
1924年出生,1951年入伍
并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
退伍返乡务农,2002年去
世,享年78岁。
1951年当兵?我们村居
然有入朝作战的老战士!
我感到非常惊讶。
他又接着说:“我从小就
听父亲说,1935年4月,红
军路过咱们同合村。那时,
我父亲才lO岁。懵懵懂懂中
,他见到了长征的红军战士
。红军是劳苦人民的救星,
打土豪分田地,解救咱们老
百姓啊!”
于是,受红军影响,罗
廷章一心想当解放军,终于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已
经27岁的罗廷章穿着军装去
了部队,并参加了举世闻名
的抗美援朝。
1954年,罗廷章从部队
退伍返乡务农,却时时教育
子女:长大了一定要报效祖
国,要学红军打胜仗。
1990年3月,连续考了三
年的罗再进终于圆了自己的
从军梦,穿上军装,离开家
乡到云南服役。那年,罗再
进20岁。
已退伍多年的罗再进同
志,军人姿态和作风一直非
常良好。退伍后的他回到家
乡参与建设,家传的“参军
报国”的思想从未改变。
2017年,儿子罗垚垚高
中刚毕业,罗再进便鼓励儿
子报名参军。直到今天,这
个1998年3月出生的好男儿
还在贵州省兴义市消防救援
大队服役,并已转了一期士
官。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
我已驻村一月有余,咱们村
没有兵支书,也没有兵委员
。但安顺是全国“兵支书”的
发源地,我一直在想,如果
能让咱们村的“兵味”更足,
如果能让红军走过的红色土
地长出更丰盈的“兵味”,那
该有多美。
我又想起,近两周,安
顺市委副书记尹恒斌和军分
区政委闰海大校到我们村指
导工作时说过的话。
他们说:“咱们安顺不仅
要发展兵支书、兵主任,还
要发展兵经理、兵董事长。

也许是缘,我萌生了请
罗再进战友到我们的村做集
体经济兵经理的想法,与团
结的村支两委一起奋战,一
起“同”甘共苦、“合”为争先

就让我们一起,讲好同
合“新故事”!
2
镜头回到2021年的新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
时,给4000万贵州儿女提
出了“四个新”的要求,分别
是: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
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
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
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出新绩。
总书记的话点亮贵州,
那是贵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的领航定向。全省人民在坚
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人
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百姓
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
来时,“兵支书”将发挥什么
样的作用?夯实什么样的基
础?这是摆在当前的课题。
多岗位历练过的安顺市
委书记杨昌鹏,对农业农村
工作非常熟悉。在安顺市第
五次党代会上,他曾明确指
出:“要深化拓展‘兵支书’成
功经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
动力。”
安顺市委常委、军分区
司令员何恭仁大校表示,市
委提出的“1558”发展思路(
一个新高地、五个区、五个
新安顺、八大工程),打造“
四化”建设新高地,大力建
设高新产业集聚区、康养旅
游示范区、数字经济创新区
、乡村振兴样板区、改革开
放先行区,建设经济实力更
强、城乡环境更美、发展活
力更足、文明程度更高、人
民生活更好的新安顺,全力
推进工业突破、城镇提升、
旅游提质、农业增效、数字
赋能、绿色引领、改革创新
、民生优先“八大工程”,这
些正是兵支书、兵委员们施
展才华的新乐土,将会给这
支能战善战的队伍带来更大
的发展空间和拓展空间。
期待无限,“兵支书”个
个手握铁拳,劲头彰显,信
心更满。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开
新局、出新绩。安顺市将严
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
年收入低于6320元的建档
立卡户、脱贫不稳定户、边
缘易致贫人口,加强防止返
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执行
,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和兜底
保障政策。深化易地扶贫搬
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
就业、逐步能致富。精心做
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工作
,深化拓展东西部劳务协作
,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
动扶贫产业向特色产业转变
、向优势产业转变、向致富
产业转变,以产业强带动百
姓富。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
手,全面推广“兵支书”经验
……
3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这简单的20个字,
精彩页
瀑乡英雄多壮志
1
时势造英雄。
这句话在特定环境下显得意义非凡。
有军事家言,和平时期如果要被人真正记住,必须得遇到一个有思想的集体和一群有独特想法的人,否则,那些所谓的经验和做法就显得平淡如水,不可能得以充分彰显。
说起安顺“兵支书”的来龙去脉,不得不提两个人。
一位是尹恒斌,他是2016年10月从乌蒙山区毕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转岗到安顺市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统战部部长的,还是2011年贵州省委由江苏引进的优秀县委书记,目前已经升任安顺市委副书记。在沿海干过十八年组织工作的尹恒斌,深知农村基层组织领头人的重要性,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干资源万资源,人才才是第一资源!千要素万要素,作风才是第一要素!”
另一位叫闰海,他是2017年12月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到贵州省安顺军分区任政委的。从中原大地到高原地区,从一线城市到贫困地级市,从温暖小家到两地分居,闰海能有多激动吗?没有,他有的只是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说得更直白些,他必须在他背井离乡的光阴里做出点成绩来,给培养自己多年的组织和给予自己无限关爱的家人一个交代。
确实,他们二人的长相刚正不阿,一位有江南男子的儒雅,一位有北方汉子的粗犷,有人说是尹恒斌与闫海联手打造了“兵支书”,可他们却都反对这样的说法。
尹恒斌说:“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和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在贵州省委、省军区的鼓励支持与安顺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看准并提炼安顺军分区最初的构想而已。省委、市委几任主要领导从‘兵支书’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始,到现在的乡村振兴开新局如何更好地发挥‘兵支书’作用的指示,才是这个团队成功的关键。组织的坚强领导永远是最重要的,个人至多是做点具体的事罢了。”
我曾多次采访闫海,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没有贵州省军区党委、首长的支持和关心,没有安顺市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力挺,没有一线‘兵支书’的干劲,说得再好都没用,本事再大也没用,组织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与个人无关。”
党的好同志永远不会在成功簿上去为自己邀功。
其实,在决定创作和采访“兵支书”的艰辛路途中,尹恒斌、闰海二人时时“推”功的做法,是我们坚持马拉松式地把这个团队写出来的一剂良方。
他们和“兵支书”一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起,为这个时代做些留世的事是他们的初衷和目标。
2
安顺,平安顺意。
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这里的水十分养人。
安顺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有许多区位和地理优势。安顺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市,是名副其实的黔中地区。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有苗族祖先“亚鲁王”的传说,有世界上最大的溶洞宫殿——龙宫。
一句话,安顺的风景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安顺市的雅号很多,“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匹部之秀”等,可谓美誉云云。
P15-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