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事实、概念及其定义
一、中考,是指初中毕业考试和初中升学考试以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
二、中考改革,是指基于我国中考现状的有目的和有意义的转变
三、中考改革的范式转移,就是“应试教育”范式向素质教育范式的转移
第二章 本体论
一、“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二、从“对学生的评价”到“为学生的评价”
第三章 认识论
一、“知识”是动名词,是“自由”的“人”“实践”的成果
二、从“因于评价的学习”到“因于学习的评价”
第四章 方法论
一、实践方法论的智慧性征和整合功能
二、素质教育方法论就是智慧的实践方法论
三、教育测评本身的局限性
中篇 政策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基于教学大纲:1998—2003年
一、1998年:《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1999年:《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三、2000年:《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四、2002年:《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第三章 基于课程标准:2004—2008年
一、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二、2005年:《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三、2008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四、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各地中考工作秩序的通知》
下篇 测评工具研究
第一章 改进性研究的策略选择和学理选择
一、改进性研究的策略选择
二、改进性方案的学理选择
第二章 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体系的构建
一、内涵与功能
二、框架与要件
第三章 效度、信度调查
一、效度
(一)内容效度
(二)整体效度
二、信度
(一)信度调查的方法
(二)确保基于效度的信度
第四章 综合素质评价
一、实施状况的要素分析:以2007年全国中考改革情况调查为例
二、地方经验:以临沂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为例
三、综合素质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