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信息化战略》作者汪向东、姜奇平、叶秀敏跟踪研究了国内外在信息化与和谐社会建设领域的新实践和新成果,在理论探讨上,对收集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述,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手段两方面探讨了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分析了以信息化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机理;在实际应用上,归纳了国际相关领域的经验,重点探讨了以信息化助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书除前言外,下分十二章。前六章总体上论述信息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后六章分别就以信息化助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问题展开具体研究。
汪向东、姜奇平、叶秀敏编著的这本《和谐社会与信息化战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担的中国社科院重点课题“构建和谐社会与信息化战略调整”的研究成果。围绕信息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本书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化时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信息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的作用机理,针对我国信息化助力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第一章 信息化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 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二、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节 信息化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
一、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二、信息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三、信息化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
一、收人与幸福的关系
二、发展与和谐的关系
三、社会幸福程度与和谐程度的测度
四、信息化背景下和谐社会的目标与原则
五、关于数字鸿沟危害社会和谐的研究
第二章 建设和谐信息社会:国外动态与经验
第一节 国外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动态
一、国外对社会和谐问题的关注
二、国外以信息化助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动态
第二节 国外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主要经验
一、将“人人共享”、“广泛包容”、“面向发展”确立为信息社会建设的原则
二、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消除数字鸿沟,重点扶持社会弱势群体
三、以经济信息化为基础,让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推进公共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向全社会平等提供更多信息化的公共产品,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复用效率
五、扩大社会成员的电子参与,促进社会包容和社会凝聚
六、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
七、高度重视社会成员的信息能力建设
八、将信息通信技术用于社会和谐发展,需制定明智的政策予以干预
第三章 信息化助力和谐社会建设——从一个农村的案例“沙集模式”谈起
第一节 “沙集现象”
一、“沙集现象”产生的历程
二、“沙集现象”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沙集模式”
一、什么是“沙集模式”
二、信息化带来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三、“沙集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沙集模式”的意义
……
第四章 信息化时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信息化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机理和着力方向
第六章 以信息化助力和谐社会建设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第七章 信息化发展对国民素质的影响
第八章 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第九章 网民与互联网治理问题
第十章 信息化绩效问题
第十一章 电子政务的战略调整问题
第十二章 信息化相关的体制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