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对法国的入侵、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途岛海战、从安齐奥到卡西诺的争夺战……本书重点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决定意义和最著名的十场战役,是读者快速了解二战史的最佳入门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决定性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英)迈克尔·哈斯丘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希特勒对法国的入侵、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途岛海战、从安齐奥到卡西诺的争夺战……本书重点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决定意义和最著名的十场战役,是读者快速了解二战史的最佳入门读物。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这一影响至今在世界各地仍随处可见。因而回顾历史是我们无可推托的责任——它虽然不会使我们人人感到内疚和羞辱,却会促使我们深思,进而使我们能采取些行动来改变现状…… 本书集中了二战中最重大、最具战略意义的战役,由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精心撰写,对读者了解这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1 希特勒对法国的入侵 2 成功的骗局:突袭苏联 3 偷袭珍珠港 4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5 中途岛海战 6 库尔斯克坦克战 7 从安齐奥到卡西诺的争夺战 8 隆美尔与北非战局 9 诺曼底登陆 10 阿登战役 试读章节 阿拉斯战役的影响 英军进攻阿拉斯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实际行动——因为这只是一次突袭——而在于它对德军心理上产生的作用。德军突袭的程度可以从隆美尔26日晚的电报中看出:“15时30分至19时数百辆坦克及掩护的步兵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实际上,隆美尔把数量不多的英军错误估计为5个师。希特勒对局势非常担忧并把凯特尔派往阿拉斯重新部署军队。德国第7和第5装甲师也转而去东面支援阿拉斯一带的德军。 从此之后,德军行动开始趋于谨慎。龙德施泰特承认战役中只有此次进攻真正给他带来了忧虑。陆军司令部的注意力从让古德里安冲击英吉利海峡转移到阿拉斯一带的防守上,这当然就给了盟军宝贵的时间,最终使盟军能够选择在敦刻尔克撤退。 虽然盟军此时尚不知晓德军已缓和了对装甲行动的态度,但是阿拉斯一带德军阵地的兵力再加上盟军无法协调行动令戈特相信,英国远征军要生存就必须撤到英吉利海峡的港口,然后撤回英国。 当英军在阿拉斯一带作战时,魏刚将军正在去比利时会见盟军各指挥官的路上。前一天他已经向北飞过“装甲通道”,并且花了很多时间寻找盟军高级指挥官。5月21日,魏刚建议在伊普雷召开法、英、比军司令会议,但当他抵达时,只有利奥波德在那儿。比洛特下午晚些时候才到。戈特因为耽搁了行程,等他到达伊普雷时,魏刚已经离开了。夹击“装甲通道” 魏刚的计划是同时从北面和南面夹击“装甲通道”。首先,他命令比利时军队和法国第1集团军承担北面反击的主要任务,但是利奥波德国王和比洛特设法令他相信,比利时军队已无法重新部署这样一次大规模行动。于是魏刚决定让英国远征军作为主力,但他还须先说服戈特同意该计划。当戈特到达伊普雷时,他告诉与会者,德军已经越过艾科斯特防线的主要屏障——歇德河,而且有切断南面部队的危险。此外,戈特认为北面盟军不足以发动一次反攻。这次会议结束时,大家一致同意比利时军队和法军应减轻英军阵地的压力,使戈特能够召集5个师于5月23日发动反攻。 盟军此时真是祸不单行——比洛特在驶回司令部的途中遇车祸受伤。受此打击之后,他已记不清预定中反攻的详细情况,只好让布兰查德接替他去领导第1集团军。这一人事变动造成的混乱进一步削弱了争吵不休的盟军指挥层。在后来的战役中,这三路盟军各自作战。5月22日,克莱斯特的装甲军团奉命继续进攻。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将沿英吉利海峡向东北方杀去,3个师分别进攻三大港口——加莱、布洛涅和敦刻尔克——占领这三大港口将切断盟军大批撤回英国的后路。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第一次遭遇盟军较多的空中行动。由于德国空军的行动地点离基地越来越远,而英国皇家空军则相应地要近一些,这就为盟军朝最后一个可以疏散的港口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布洛涅处的守军一直坚持到5月25日,加莱直到26日才被攻陷。在听了投降条件后,英军在加莱的指挥官尼克尔松答道:“我们只有一个回答:不!跟德军一样,英军的任务是战斗。” 德军第1装甲师奉命向东开进并占领敦刻尔克。5月23日晚,该师先锋部队已抵达格拉夫林南面的阿河,并因在那里遭遇法军的坚决抵抗而停步。当古德里安准备在第二天进攻时,德军一些高级指挥官又产生了新的疑虑。龙德施泰特对位于“装甲通道”南面的法军感到不安,而且他还没从阿拉斯之战的惊恐中缓过来。于是23日晚,他命令克莱斯特停止进军,并重新部署装甲部队,准备击退法军可能从南面发起的进攻。希特勒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 第二天,希特勒视察龙德施泰特在查尔斯维勒的指挥部。在那儿,龙德施泰特向元首报告自己对可能来自南方的威胁心存忧虑,他认为多沼泽的弗兰德平原不适合坦克行动,而且不管怎样,北部包围圈中的盟军投降只是个时间问题,希特勒完全同意他的这一看法,因为他也希望用装甲部队来对付索姆河南面的法军残余部队。当时陆军统帅部的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主张继续对守卫在敦刻尔克的盟军进行坦克进攻以防止放跑任何盟军,但希特勒却在5月24日发布“元首命令”——停止前进。 古德里安正要命令部队为保住敦刻尔克港发起最后一次进攻,此时“元首命令”来了,而且必须绝对服从,这对他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希特勒命令左翼停在阿河”,古德里安写道,“元首不允许装甲军渡过这条小溪。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么做的原因。命令很简单:敦刻尔克要留给空军解决。我们哑口无言!”这一“停军令”是德军1940年在西线战役中所犯的唯一重大错误。如果坦克部队放手前进,那盟军要么被困,要么被迫投降,将永远损失掉20万英军最精锐的部队,而这些部队在以后的战争中对英军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尽管比洛特的车祸造成了一些问题,但盟军仍坚持执行5月21日在伊普雷会议商定的作战计划。但是,外部事件又一次使盟军计划化为泡影。早先占领了荷兰的屈希勒尔将军的第18集团军被重新部署在赖歇瑙的第6集团军的右翼。5月23日夜间,这两路德军的猛烈轰炸揭开了对盟军战线大举进攻的序幕。当时防守该条战线的比利时军队,面对如此强大并有空军全力支持的德军进攻,意志开始动摇了。德军此次突袭的目标是精心策划的,德军瞄准利斯河上的库特雷镇的两边地带,此处是比利时军和英远征军之间的枢纽。比利时军赶忙调遣最后一支预备役部队前去补上这条战线的缺口。 英军指挥官戈特勋爵太清楚德军进攻的危险性了;如果德军突破成功,他们将切断英国远征军和英吉利海峡以及英国的交通。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英国远征军的弹药供应特别少,而此时路上又挤满了仓皇逃命的难民以及撤退的士兵,若供应系统被切断,英远征军甚至可能无法作战。 P30-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