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替孩子做了他本该做的事?你是不是总逼着孩子学习,自己却很少读书?你是不是不管孩子乐不乐意就让他上各类辅导班、特长班,还要求他总是考第一,将来上清华、北大?你给过孩子面子吗?你更重视工作还是孩子,你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你是否嘲笑过孩子的梦想?你是否总是对孩子没完没了地唠叨和说教?你是否认为,进了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主要任务?你是否给过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
85个教育习惯,让父母巧妙指导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能力、财商、情商!让父母善于沟通,与孩子顺畅交流!让父母全面认识自己的付出,学会承载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的教育习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每个孩子,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美丽可爱的天使。他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父母的怀抱,享受着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一切。有的父母不断地向孩子传输着爱、信任、正义等美好的信息,而有的孩子则被迫接受着虚伪、丑恶、抱怨等恶劣的信息,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所以,父母不要再责怪孩子,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的今天撑起一片天。
本书选取了85个常见的教育习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由衷地希望,本书能给广大父母带来启发,带来切实有效的指导,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第一章 搜索习惯误区
习惯1 不是棍棒就是宠溺——打骂教不出好儿子,娇惯养不出乖女儿/2
习惯2 为孩子做什么我都愿意——好妈妈不妨“懒”一点儿/4
习惯3 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行了——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7
习惯4 工作太忙,顾不上——不要忘记教育孩子的责任/9
习惯5 一个说东一个说西——父母首先要统一意见/12
习惯6 你的目标就是清华、北大一期待要量孩子之立而行/14
习惯7 我实在是气急了——不给情绪安闸门,换不来好的教育/17
习惯8 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塞给他——等待,让他慢慢成长/19
习惯9 在叔叔面前说你两句没事——注意,要学会维护孩子的自尊心/22
习惯10 抱怨孩子太不争气——钢不是“恨”出来的/24
习惯11 又笨又倔,无药可救——讽刺和挖苦等于精神虐待/26
习惯12 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一杜绝没完没了的唠叨和说教/29
习惯13 逼着孩子读书,自己打麻将——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31
习惯14 我是你爸,我说了算——别把自己当成家里的统治者/33
心理测试: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35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37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38
第二章 英才是这样炼成的
习惯15 呵护梦想——不嘲笑孩子的异想天开/40
习惯16 不拿孩子和他人做比较/42
习惯17 不要让兴趣班破坏了孩子的兴趣/44
习惯18 点燃学习兴趣,教出专心的孩子/46
习惯19 快乐学习,学习哪有那么难/49
习惯20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52
习惯21 让孩子爱上写作业的秘密/54
习惯22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鼓励孩子自由幻想/56
习惯23 引导孩子爱上读书/58
习惯24 把以电视为主角的客厅变成图书室/61
习惯25 时间表: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63
心理测试:测测孩子的注意力/65
名人教子小故事/66
名人教子小故事/67
第三章 父母“懒"点儿,孩子能力强点儿
习惯26 揠苗助长——累了父母,苦了孩子/70
习惯27 替孩子选择,不如让他自己做决定/72
习惯28 别做“橡皮擦”——孩子错了,自己弥补/74
习惯29 给孩子提供各种劳动的机会/77
习惯30 当孩子和伙伴闹矛盾时,让他自己去解决/79
习惯31 家有小小独行侠——让他自己去上学/81
习惯32 让他自己学会划火柴——这是经历而不是冒险/84
习惯33 把手拿开,不要错过培养他自信的机会/86
心理测试:测测孩子是否具有独立性/89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90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91
第四章 算盘拨得噼啪响
习惯34 鼓励孩子从小认识钱/94
习惯35 不做“取款机”,告诉孩子钱的来历/96
习惯36 拒绝攀比——莫让孩子掉进钱眼儿里/99
习惯37 让孩子体味“贫穷”,学会吃苦/101
习惯38 花钱有度: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104
习惯39 从零用钱开始,教孩子花钱/106
习惯40 零用钱记账本——孩子理财第一步/108
习惯41 要花钱,自己挣——鼓励孩子“半工半读”/110
习惯42 告诉孩子:赚钱也要靠智慧/112
习惯43 设置独立账户来管理压岁钱/115
心理测试:测测小主人是否拥有正确的金钱观/117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118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120
第五章 别让孩子成了“灰太狼"
习惯44 朋友是孩子生活中的阳光/122
习惯45 不要随便干涉孩子选择朋友/124
习惯46 写封信:冷处理孩子对异性的好感/126
习惯47 不让嫉妒破坏孩子的心境/129
习惯48 提醒孩子:越是珍贵的东西,越要懂得分享/132
习惯49 让孤独的孩子走出家门/134
习惯50 1+2>3——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美德/136
习惯51 说到做到——赢得友谊从诚信开始/139
习惯52 不乱发脾气——教孩子学会掌控情绪/141
习惯53 做一个聪明的小听众——交谈的艺术/143
习惯54 坚决不做林黛玉——交友不能小心眼儿/146
习惯55 让朋友笑起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148
心理测试:你的孩子患有孤独症吗/151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152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153
第六章 身体棒棒,快乐源源不绝
习惯56 让孩子喜欢上吃饭/156
习惯57 把握好吃洋快餐的“度”/158
习惯58 将一顿饭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160
习惯59 零食吃对了,也是好事/163
习惯60 不准晚睡:好睡眠从这里开始/165
习惯61 睡觉不怕吵——培养孩子的抗干扰能力/168
习惯62 做个“体育用品库”——让孩子爱上户外运动/170
习惯63 一起去旅行/172
心理测试:睡眠质量早知道/174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176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177
第七章 沟通,“以听代说”
习惯64 低音教子:轻松攻破孩子的心理防线/180
习惯65 一句“对不起”——是勇气更是艺术/182
习惯66 握手、拥抱、微笑——善用肢体语言来沟通/184
习惯67 经常和孩子聊他感兴趣的事/187
习惯68 写信或便条,清晰表达对孩子的感受/189
习惯69 父母必须掌握的80:20对话法则/192
习惯70 多用肯定语,少用否定语/195
习惯71 创造开诚布公的气氛与孩子谈话/197
习惯72 用心倾听——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200
习惯73 不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说话/202
习惯74 将命令的话语改为建议与商量/204
习惯75 称赞孩子,也要掌握好方法和分寸/206
心理测试:你了解孩子吗/209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211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212
第八章 给他爱与自由,幸福偷着乐
习惯76 嘿!我知道你一理解是最好的开始/214
习惯77 小豆豆成长启示:包容是给孩子特别的爱/216
习惯78 尊重隐私——获取孩子信任的最佳途径/219
习惯79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21
习惯80 把自己当孩子,成为他的死党/224
习惯81 听话的孩子更危险——鼓励孩子说“No”/226
习惯82 “河流不是粉色的”——限制孩子等于奴役孩子/229
习惯83 世上没有笨小孩——给孩子一个积极期待/231
习惯84 营造理想氛围——好家庭胜过好学校/234
习惯85 布猴妈妈的启示:爱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237
心理测试:你是合格的父母吗/239
名人教子小故事一/241
名人教子小故事二/241
参考文献/243
习惯1不是棍棒就是宠溺——打骂教不出好儿子。
娇惯养不出乖女儿
袒露心事
镜头1
十岁的男孩马凯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爸爸一起生活。爸爸的脾气很差,生气的时候经常对他拳打脚踢。前两天,马凯收集了一些烟盒卡片,爸爸发现后将卡片扔了,并骂他贪玩、不懂事。后来,他又悄悄找回卡片,爸爸再次发现后竞动手打他。因不堪忍受爸爸的打骂,马凯决定离开爸爸到远方去找妈妈,身无分文的他只能一路步行。当他走向高速公路时,被疾驰而过的车辆吓得停在原地,不敢乱动了。巡警发现后通知其家人。当爸爸急匆匆地赶来,看到马凯时,一把抱住他,心里充满了愧疚。
镜头2
露露的妈妈平时省吃俭用,却把所有的情感和积蓄都投注在女儿身上。露露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从来没有打扫过屋子,没有洗过一件衣服,没有做过一顿饭。在家里,她是一个傲慢任性的“公主”,在学校里,她经常抱怨学习太累,作业太多。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也不愿意和她相处,他们一致认为,露露太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冷漠,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好相处。
分丝析缕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容易走极端。一般来说,在教育男孩时,家长趋向于严苛,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教育女孩时,家长则趋向于“万般宠爱于一身”。这两种方式看似相反,其教育效果却往往一样糟糕。
父母一见男孩犯错误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这种行为带给孩子的不只是皮肉之苦,还有更多的心灵创伤。遭到父母打骂的孩子,有些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有些会想到离家出走,有些甚至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复仇与叛逆”的种子,做出不诚实、欺负人、偷拿他人物品等不道德的行为。
溺爱女孩这种教育方式也并不比打骂男孩高明。溺爱同溺水一样,对女孩的成长来讲,是十分危险的。不同的是,女孩能避免溺水,而一旦掉进溺爱的陷阱里,想要爬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溺爱甚至是很多人格偏差的根源所在。在父母百依百顺的养育下长大的女孩往往接受不了生活的挫折,很难适应社会,她们普遍有着偏执、极端的性格。无疑,这对女孩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习惯支招
严爱结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这既能教育孩子,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处于溺爱与过分严厉这两种极端的父母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心态,使之不偏不倚,宽严适中。
打骂是最笨拙的教育方式。男孩如果在童年时受到体罚,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会受到影响。如果在青春期受到体罚,他的自尊心将大大地受到伤害,他的性格也容易变得自卑而消极。
男孩调皮或者犯了错误时,你可以将愤怒写在脸上,让他看到你的表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你也可以给他讲一些道理,比如告诉他错误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糟糕后果,如何避免再次犯这种错误等;还可以引导男孩读一些人物传记,让他向那些了不起的人学习。
告诉溺爱女孩的父母
把一些家务活分给女儿做,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等。经常让女儿去超市或附近市场买菜、买米面。让她体会到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要刻意安排女儿的生活,让她多碰一些钉子。当她闯了祸时,不要急于给她收拾烂摊子,让她自己来处理。不要为女儿提供太多的捷径,你提供的捷径她未必会买账,可能更多的是抱怨你不给她自由。当女儿面临挫折时,你可以鼓励她坚强起来,但不要插手。不要每件事都替女儿想好,鼓励女儿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她们的应变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爱心小贴士
打骂教不出好儿子,娇惯养不出乖女儿。只有尊重才能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只有父母正确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P2-4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他怎么一点都不聪明”、“他太叛逆了,太让我失望了”、“真不知道他跟谁学坏的”……他们总是责备孩子,认为一切都是孩子的错。
殊不知,每个孩子,在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美丽可爱的天使。他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父母的怀抱,享受着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一切。
只是。有的父母不断地向孩子传输着爱、信任、正义等美好的信息,而有的孩子则被迫接受着那些虚伪、丑恶、抱怨等恶劣的信息。
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当我们再抱怨孩子的时候,是否应该先反思自己的教育呢?
父母的教育习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心理学家诺尔蒂曾说:
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
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
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
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
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提高自己的身价;
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
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
想一想,在教育孩子时,你都有哪些教育习惯?
你溺爱孩子吗?你是不是替孩子做了他本该做的事?你给过孩子“面子”吗?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你了解孩子的心思吗?你对孩子有耐心吗?你是否习惯于打骂、讽刺孩子?你是否嘲笑过孩子的梦想?你是否给过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
这些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聪明的父母懂得,要规范、完善、优化自己的教育习惯,以此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聪明的父母懂得,孩子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父母要做的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期望给孩子设计未来的道路,从而在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的同时,也耽误了他们的前程。
聪明的父母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精灵,都富有灵性和智慧,父母需要倾注的只是理解、信任和爱。
聪明的父母还知道,他们虽然不缺乏对孩子的爱,但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这份爱充满价值和意义。
所以,不要再责怪孩子,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的今天撑起一片天。
有一位作家曾说:“孩子的成长,是一粒稻长成硕硕的穗;是青青的云,凝聚成一帘江南二月的杏花雨;是坚硬的核,开成千树万树塞北的梨花。”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美妙的、充满惊喜的过程,也是一个沉甸甸的、富于意义的过程。为了给孩子的明天交上一份美好的答卷,就从现在开始,改变我们的教育习惯吧!这就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本书选取了85个常见的错误的教育习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由衷地希望,本书能给广大父母带来启发,带来切实有效的指导,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