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庸”吉川英治全新演绎三国。
畅销日本70余年 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
中文版全球首次授权。
金庸、松下幸之助、司马辽太郎、川端康成、渡边淳一,敬意推荐。
《三国(第2部龙争虎斗现代小说版)》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
作者吉川英治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三国》连载历时四年,震动了整个日本,随后由讲谈社出版单行本,畅销日本七十余年。吉川英治的《三国》也是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日本三国题材的漫画、动画片、电子游戏等,大都源自此书。
在日本,受吉川《三国》影响的政治家、企业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宗教人士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商战宝典、政略大全和励志奇书,从《三国》中学习处世方、成功法、组织学、领导术、战略论等。宗教思想家池田大作在《三国》的激励下,探索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小学文化、被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生前曾多次表示:“三国人物的智慧,是我的最好的老师。”
《三国(第2部龙争虎斗现代小说版)》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
《三国(第2部龙争虎斗现代小说版)》由金庸、松下幸之助、司马辽太郎、川端康成、渡边淳一,敬意推荐。
他伶牙俐齿,摇舌鼓噪,滔滔不绝,历数李催为个人不和而害苦人民、监禁天子之罪,说如果现在还不思悔改,最终必遭天罚。
李催突然拔剑,抵在他的脸上,呵斥道:“滚回去!再开口就让你把剑吞下去!”然后接着道:“莫不是奉了天子密旨,来劝我讲和的吧。讲和对天子也许有利,却不适合我!……我把这个间谍交给你们,有人想练练砍头吗?”
于是骑都尉杨奉道:“交给在下吧。虽说是秘密差使,但将军杀戮敕使的事传出去,天下诸侯大概就会跑到敌方郭汜那边去了,将军将会失去世间的同情。”
“随你处置吧!”
“那好。”杨奉将皇甫郦带到外面,将他放走。
皇甫郦完全是受献帝之托前来劝和的,却以失败而告终,于是被放之后直接投西凉而去。
不过,他沿途散布说:“李□大逆不道,似人非人,马上就要弑君。如此违反天理的畜生,不得好死!”
悄悄接近献帝的贾诩也暗地里在兵士中悄悄散布,说些印证外面恶劣评价的事情,从内部削弱李□的兵力。
“谋士贾诩都这么说,没指望了。”
开小差、投靠他国、逃回老家的兵卒与日俱增。
贾诩嘱咐这些兵卒道: “你们的忠心天子也已知道。等待时机吧。很快通牒就会下来。”
每天天一亮,李□的兵都会一队队减少,很是明显。
贾诩窃笑。然后又一次走近献帝献策,道:“请陛下忍耐一下,现在就把李□的官职升为大司马,赐予恩典。”
李催很烦闷。每天天一亮,营中的兵卒就会减少。
“原因何在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正不快间,不料皇帝反倒降下恩典。他得意忘形,照例召集巫女,道:“今天受赐大司马一职。正如你们预言的那样,近来有吉事。祈祷明显灵验。我要把恩典分给你们啊。”
他给每个巫女莫大的褒奖,愈发鼓励妖邪祭祀。
与此相反,将士们却分享不到任何恩典,反倒因为近来逃兵很多,尽挨训斥。
“喂,杨奉。”
“哦,宋果啊。去哪儿啊?”
“哪里啊……我想跟你悄悄谈谈。”
“什么事?这里可没人哪。这可不像你啊。你很郁闷啊。”
“不开心的何止我宋果啊。我的部下,营内的兵卒,都无精打采的。全是我们的大将不懂爱兵爱将之道造成的。坏事都归咎于兵卒,有好事却认为是巫女灵验。”
“哦,嗯……在这样的大将手下,将士们也很可怜。我等常常九死一生,食草卧石,在修罗场中舍命打仗,可是……舍命打仗还不及那些巫女。”
“杨奉,你我都是带兵的军官,难道不可怜部下吗?!”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其实,我想跟你说……”同僚宋果在杨奉耳边低语,说出一大决心。
他说要发动叛乱。杨奉也无异议。二人决定辅佐天子。 当夜二更,宋果在中军举火为号。杨奉在外边埋下伏兵。
可是到了时间却未举火。派出探哨打听,回道:事情败露,宋果被李□抓捕,已经枭首。
“坏了!”正狼狈间,李催的讨伐队伍已经杀到杨奉营寨。一切都变了。杨奉茫然自失,抵抗到四更,结果大败,最后天还没亮,就落荒而去,不知去向。
李□虽高奏凯歌,却让人感到滑稽。实际上,他失去了自己的一大势力。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兵力明显减弱。
另一方面,郭汜的军队也渐渐打累了。这时,陕西地方有个叫张济的人率大军奔来仲裁,强行讲和。
“而今共同协力,重整政事吧。”
如果说不,就有被新来的张济大军打败之虞,于是和解。
被当成人质的百官被释放,献帝也初展眉头。献帝嘉奖张济之功,任命他为骠骑将军。
“长安已成废都:迁都弘农(今河南灵宝市北)如何?”
献帝也对张济的建议颇为动心。
献帝思慕洛阳旧都心切。春夏秋冬,洛阳之地都有令人难以忘却的魅力。
弘农离旧都近。
圣意很快定下。
时在仲秋,献帝和皇后的御辇在御林军残兵的大戟警卫下,把长安废墟甩在身后,行幸茫茫的空旷山野。
满目旷野,总也走不到尽头。御辇珠帘破损,无人吟诗,无人欢笑,只有一颗凄楚的心。旅途淋雨,献帝衣服里长满虱子。皇后的头发也失去光泽,掩藏泪痕和消瘦的胭脂花粉也已告罄。
“此为何处?”献帝在珠帘后问道。风径直吹打在他身上。薄暮中,一条白水蜿蜒流过原野。
“是霸陵桥畔。”李催答道。
御辇很快来到桥上。这时,一簇兵马堵住去路,责问道:“车上所乘何人?”
侍中杨琦走马向前,呵斥道:“此乃大汉天子还幸弘农之御辇。尔等大不敬!”
两位大将模样的人物见状一愣,惧其威严,翻身下马,道:“我等奉郭汜差遣来守此桥,以防不测。若见真天子,即请通过。请准拜见。”
杨琦撩起御辇珠帘,让其一睹。仰见皇帝身影,守桥兵将忘我地高呼万岁。
御辇通过之后,郭汜赶到,叫来两位大将,怒叱道:“尔等在此所为何事?!为何放过御辇?!”
“可是,我等所受之命乃是守桥,并无人命令我等抢夺皇帝玉体。”
“胡说!我听张济之言,一时收兵,乃为诳他,并非发自内心跟李侄讲和。尔等乃我幕下,这点塞都不懂吗?!”
他当场绑了二将,枭首示众。然后声音粗野地吼道:“去追皇帝!”说完率兵急赶。
次日,御辇路过华阴县时,后面喊声乍起,越逼越近。P3-5
吉川英冶将这部中国小说加以现代日本小说化,正是他富有文采的笔法,使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兴趣至今未衰。
——金庸(著名作家)
吉川英治心中的人间主义、理想主义,是使其作品广为流传、充满魅力的主要原因。
——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数千万的读者在吉川英治的作品中获得了安慰、鼓励和乐趣。
——小泉信三(明仁天皇之师、著名经济学家)
像吉川先生这样的大才,大概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吧。
——司马辽太郎(日本著名作家)
我被吉川英治文学的博大和华丽所震惊。
——渡边淳一(日本著名作家)
对我来说,《三国》是我很值得留恋的、充满了深刻记忆的一部书。我二十几岁时曾经贪婪地反复阅读过,当时我在日记中写道:“《三国》第三次读毕。”
——池田大作(日本著名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