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那些认为“好沟通=本能”,认为自己天生不善沟通的中层管理者,我们的建议是:自我剖析、自我突破、逐步改善。
很多人在面对陌生人或在众人面前讲话时都有一种恐惧感。比如心跳加速、大脑缺氧、手脚冰冷、面如土色。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他们一般是能躲就躲。殊不知由于这种逃避的心态,自己丧失了多少机会。对号入座,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希望你能做如下尝试:
第一,列出你日常沟通的情境和对象。
这一步的操作非常简单。首先请安静地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都经常和哪些人沟通、在哪里沟通、通过什么方式沟通、沟通的频率如何。比如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客户、媒体、陌生人等;再比如家庭、公司、谈判现场、朋友聚会等各种与人打交道的情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认清自己在沟通方面辐射的半径有多大、对象有多广,从而客观地审视自己在这方面是如鱼得水,还是捉襟见肘。
第二,,对照下列问题清单自我提问。
①我是经常主动与人沟通还是经常处于被动沟通的状态?
②我在哪种情况下与人沟通会感觉比较舒服、自然?
③我在哪些情况下与人打交道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
④平时我最喜欢和谁主动沟通?最不喜欢和谁主动沟通?
⑤别人是否愿意和我保挣喻快的沟通?
⑥在沟通中,我是否能够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意愿?
⑦哪次沟通经历让我感觉很失望?原因是什么?
⑧哪次沟通经历让我感觉很成功?原因是什么?
真实地回答上述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在沟通方面的症结和心结所在,而这些症结和心结正是你要通过练习予以突破的。
第三,主动沟通,提升勇气。
经过前两个步骤的演练,你可能已经发现自己在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沟通对象过于固定和狭窄,面对陌生人或多数人的情况下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你的沟通缺乏主动性,所有的沟通都是被迫进行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树立信心、突破自我,逼迫自己主动与他人沟通。你可以每天对着镜子大声说话、演讲;每周在公共场所主动和陌生人进行沟通,如问路、问时间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你主动讲话的勇气。
就像第83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中讲述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从克服“口吃”到通过广播发表鼓舞人心的圣诞节演讲一样,树立信心、突破自我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你还需要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核心技巧,把握关键时刻,成功推销自己。
作为中层管理者的你是否也正在或曾经为以下这些事情烦恼呢?
①在一个有众多高层参加的会议上,老板点名要你发言,结果你的发言观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老板很失望。
②当你需要跨部门协调完成某项工作时,结果不是被一口回绝,就是石沉大海。
③当你把精心准备的工作方案或计划提报给上级时,:有时得到的答复让人一头雾水:“研究研究再说吧。”有时是残忍的拒绝:“这是什么计划,没头没尾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缘由背景搞清楚再说!”
④当你信心满满地去交付任务时,上级惊诧、气愤地说:“你怎么会这样思考问题?谁让你这么做的?”P4-5
管理就是沟通的串联
中层管理者每天都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阅读此书之前,请快速回忆一下你昨天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你是否打了若干个电话呢?现在的管理者工作绝对离不开电话,不管是会议通知、协调问题,还是布置工作、核对信息、请示汇报,都离不开电话这个沟通工具。所以管理者每天都在通过电话与周边的工作联络点进行沟通。
你是否收发了若干封电子邮件呢?很多管理者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收邮件、回邮件、删邮件。许多非紧急的事情,大都可以通过邮件或者信件的方式进行沟通协调,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寻求共识。在网络时代,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每天处理几十封邮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你是否召集或参加了若干会议呢?所谓会议,就是指集合3人以上参与的沟通类活动,可以是研讨,可以是宣贯,也可以是决策;既包括面对面地开会,也包括不同空间内的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等。
你是否与下级进行了绩效面谈呢?你是否给上级汇报了工作呢?你是否与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协调呢?你是否拜访了重要客户呢?你是否接受了相关媒体的采访呢?
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这些之外,网络即时通讯、便笺留言也是管理者常用的沟通方式。
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沟通,中层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沟通上。某跨国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曾戏称自己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3件事:开会、处理邮件、接打电话。
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国外的研究机构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者70%的时间是用在与他人沟通上。
经典管理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包含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7个方面。在这7个方面中,无论是制订计划、组织工作、管理人事,还是部门间的协调、报告的撰写与达成共识、预算的审批与决策,都离不开沟通。
总之,企业的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过程和层面。从横向来讲,沟通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从纵向来讲,沟通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
中层管理者每天都在愁什么?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你是否也有过以下困惑、压力或者烦心事呢?
为什么中层管理者及一线员工总是不能完全理解企业的决策和高层的意图?为什么员工与高层的认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为什么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不能落地成为全体员工共守的价值观念?为什么公习的规章制度和上级的工作指令不能有效传达?
为什么公司并不大,一线员工的声音、市场的信息和客户的意见却很难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给企业高层呢?
为什么一旦遇到问题,部门本位主义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屡屡出’现?
为什么明明有正式的会议沟通渠道和信息平台,可公司内部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进行传播,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呢?
总而言之,为什么团队内部的沟通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管理者天天都在沟通,但总是“沟”而“不通”,导致管理者很痛苦?归根结底,全是沟通不畅惹的祸,正所谓“不通则痛”。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把人的五脏六腑比做国家的各个官职:把心比做君王;把肺比做宰相;把脾胃比做仓廪之官,类似于现在的农业部部长;把三焦比做决渎之官,类似于今天的水利部部长……人的五脏六腑就像一个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天下才能太平。反之,如果各个官职无法互通有无,江山社稷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中医将人体看做以心为统帅、五脏六腑为核心,通过经络外连骨、肉、筋、脉、皮的有机整体,并将气的遥动变化作为经络、脏腑的基础。这与企业以组织决策为统帅,通过流程有机连接各个职能,通过沟通协作连接各种生产要素,是同一个道理。无论是人体还是企业,要想健康,必须是开放的、有机的、全息的。
《黄帝内经》又言“通决死生”,即气血、经脉是否畅通决定人的生与死。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流是否畅通是不是也决定了企业这个有机生命体的生与死呢?
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被大家学习、借鉴、顶礼膜拜。也有许多盛极一时的企业在其“花样年华”的时候相继陨落,它们的暗淡隐去也引来了众多的围观者。因为几乎所有商业上的兴衰都如出一辙,大家都不想再栽与他人相同的跟头。
从这些失败的案例来看,本质上不外乎是战略选择或战略执行的失误;而从其过程或表现来看,则都是出现了严重的沟通不畅的问题。
沟通不畅,创业团队从同心协力到同床异梦、同室操戈,最终同归于尽;
沟通不畅,高层无法有效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导致决策风险加大:
沟通不畅,管理者不能及时了解下属的想法,木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导致士气低落;
沟通不畅,下属就不能正确执行上司的指令,导致执行力低下,纠错成本高;
沟通不畅,企业就不能把握客户的深层需求,无法提供受欢迎的产品或服务,导致客户流失、市场萎缩、经营业绩低下;
沟通不畅,企业无法获得利益相关方如媒体、监管部门的支持,无法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圈,当面临危机时,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可见,沟通是组织系统的生命线,是流经组织的血脉,贯穿全身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只有沟通顺畅,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沟通是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形成“共同体”最为重要的途径。任何缺乏沟通的组织都不可能达成3个统一: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一个同床异梦的组织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组织,最终必将分崩离析。
可以说,没有沟通,企业就无从生存和发展。
的确是这样。当我们询问企业的中高层目前面临的主要压力和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往往不是技术不精良、人才不够多、资金不到位、市场不够好,而是企业沟通不顺畅、上下无共识、左右不配合、新旧不融合。
当企业内部沟通遭遇隔热层时,管理者之间相互猜疑,部门之间互不买账,管理层与执行层相互指责。此时的组织将呈现“三低一高”的特点,即:运营效率低下、市场业绩低迷、团队士气低落、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
作为中层管理者,其身份是多元的,在组织沟通中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作用,正可谓身兼数职。从在企业组织中所处的位置来看,中层管理者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对于企业的高管来说,中层管理者是下级;对于自己部门的员工来说,中层管理者是直属领导,是上级。作为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内又需要与其他部门的管理者进行平级间的沟通。因此,中层管理者沟通意识、沟通水平的高低就成为关乎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营造健康的沟通氛围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对提高管理绩效、促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中层管理者获取事业成功必备的基本功。
美国著名的克莱恩咨询公司曾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在调查世界500强成名企业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超过80%的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超人一筹;他们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说服,善于把自己的一些理念、思维传达给他人,从而能够获得外界的帮助。
同样,不同的中层管理者把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不同的工作上,进而导致了他们自身职业发展的不同。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组织内部、外部的沟通方面。他们更加关注与员工进行内部沟通,关注与上级、平级,以及组织外部各种社会关系的交往,最终的结果就是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快,得到更多晋升的机会。可见,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职场是人生的重要舞台,你的表演是否精彩、人生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能力的高低。
因此,管理就是沟通的串联,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而作为中层管理者,要成功,先沟通。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的管理中往往会存在很多沟通的误区,导致你的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本书将从沟通的认知误区入手,然后谈及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即心态和思维的问题。因为当中层管理者的沟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细想一下,问题往往出在心态和思维方面。在沟通技巧方面,本书更多谈及的是中层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在困扰中层管理者对上、对下、对平级的沟通问题上,本书以情景案例的方式与你共同剖析中层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成败得失,并列出了实现对上扛得住、对下罩得住、对中拢得住的行为菜单。
希望本书能够提升你的沟通能力,成就你精彩的职业生涯。
金丽和李天田编著的《超级中层商学院之沟通有结果》从扫除沟通的障碍与误区入手,以生动鲜活的情境分析,剖析中层管理者在沟通中的成败得失,并列出了实现的行为菜单。你不必巧舌如簧,而要让人感知你的诚意和努力;你也不必曲意逢迎,光会说“是”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你更不必声威势大,下级的抵触往往从此而生。《超级中层商学院之沟通有结果》的情境设计覆盖了绝大部分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深入专业的分析,能让你领悟沟通要义,成为能说会干的沟通高手。
在沟通技巧方面,金丽和李天田编著的《超级中层商学院之沟通有结果》更多谈及的是中层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在困扰中层管理者对上、对下、对平级的沟通问题上,本书以情景案例的方式与你共同剖析中层管理者在这方面的成败得失,并列出了实现对上扛得住、对下罩得住、对中拢得住的行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