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故事发生在撒丁岛的巴鲁内依镇,高贵的德凯尔基家族由于几代人欠下的债务而逐渐没落,败家子帕乌鲁的挥霍更是让这个家族债台高筑,连房产和牧场也被抵押。寄住在德凯尔基家的祖阿大叔因嫉妒帕乌鲁与女仆安内莎的私情,不愿出资援助。安内莎从小被德凯尔基家收养,深爱着帕乌鲁和她的恩人们,所以对祖阿大叔深恶痛绝。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安内莎用被子闷死了患气喘病的祖阿大叔。警方最终认定祖阿大叔死于气喘病发作。安内莎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其良心不安,又得知祖阿大叔后来表示愿意为德凯尔基家族赎回房产和牧场,更是深感愧疚,所以选择了离开,以寻求心灵上的安宁。多年后,当她了解到恩人家的窘困,又重新回到他们身边。 安内莎的一生与德凯尔基家结下了不解之缘,“犹如常青藤一样,一旦攀缘在墙头上,就不再脱落,一直到藤条枝叶干枯为止”。 作者简介 格拉齐娅·黛莱达,Grazia Deledda(1871—1936),出生在意大利撒丁岛中部努奥罗市一个很有声望的家庭里,父亲是当时的努奥罗市的市长。她从小聆听大人们在夜室里讲述有关撒丁岛的古老传说,15岁便开始文艺创作。 她的早期作品《正直的灵魂》(1895)、《邪恶之路》(1896)以犯罪、忏悔为主题,描写了撒丁岛人在古老的宗法制度下所涉及的一系列道德问题。20世纪初期,她着力创作了《埃里亚斯·波尔托卢》《灰烬》《风中节苇》《山上的老人》等小说。20世纪20年代,她又创作了《孤独人的秘密》、《阿纳莱娜·比尔希尼》等作品。1926年,黛莱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译本序 常青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录 授奖词/亨里克·许克 黛莱达生平与创作年表 序言 格拉齐娅·黛莱达是意大 利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像 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意大利 二十世纪的文坛上闪烁出灿 烂夺目的光彩。 1926年瑞典文学院把当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黛 莱达,因为“她那为理想所 鼓舞的著作以明晰的造型手 法描绘海岛故乡的生活,并 以深刻而同情的态度处理了 一般的人类问题”①。 这位以其作品“给人类带 来甘露,使人的身体和精神 都因此而富有活力”②的意 大利女作家,以她那生机勃 勃的风格、高超的技艺、新 颖的结构,或者说社会的现 实意义,为当时意大利的小 说创作开辟了崭新的一页。 黛莱达是意大利迄今为止唯 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小说家。 黛莱达的作品植根于撒 丁岛。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和青少年时代,生活了整整 二十五个春秋。她从那里的 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中获得 的感受,后来成了她文学创 作灵感的源泉和灵魂。是撒 丁岛这块古老而又贫瘠荒漠 的土地,以及世世代代生活 在那里的质朴敦厚的人民, 抚育了她,熏陶了她。 黛莱达在其近五十年的 文学创作生涯中,共写了长 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 说集五十余部。在诗歌、戏 剧、翻译等领域,也显示了 难能可贵的才华,发表过诗 集,改编过剧本,还翻译了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 台》。她以其特有的艺术表 现力,传达出了撒丁岛人的 心声,丰富了意大利和世界 文学的宝库。 1871年9月27日,黛莱达 诞生在撒丁岛东部一个名叫 努奥罗的小城镇里。父母生 育了两男四女,她排行第四 。生活在富裕农庄主家庭的 黛莱达,本来有足够的条件 接受高等教育,但当地的传 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却禁止女 孩子外出求学,“她们只能 去教堂听听弥撒,偶尔在乡 间散散步”。所以,黛莱达 上完小学四年级之后就被迫 辍学在家。她看着自己的兄 弟跟随同学们纷纷就读于半 岛上的“名牌”高等学府,心 里异常羡慕。 然而,身居封闭、狭隘 小天地里的黛莱达却有一颗 遨游浩瀚知识大海的勃勃雄 心。父亲和叔父的私人藏书 为她博览群书提供了极为有 利的条件,她不仅拜读了许 多古典名著,还广泛披览了 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左 拉、维尔加以及唯美主义代 表作家邓南遮和福加扎罗的 作品;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 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作品,对她也有极 大的吸引力。刻苦地攻读各 国名著,大大启迪了这位自 幼就“对文学充满激情的少 女的创作之魂”。她特别崇 拜唯美主义代表作家邓南遮 早期的作品,从中吸取了丰 富的营养,这为她后来所形 成的细腻、高雅的文采和浓 厚的抒情风格奠定了基础。 黛菜达在创作中,还把这种 艺术风格融入具有撒丁岛地 方色彩的真实主义表现手法 中,从而形成了她独具一格 的创作特点,并结出了累累 硕果。 自幼就喜欢“舞文弄墨” 的黛莱达,17岁就在罗马的 一家周刊上发表了她的第一 篇短篇小说《在山上》 (1888)。同年,《撒丁 人的血》也在罗马的《新潮 》杂志上刊出。次年,又发 表了《童年轶事》。此后, 在1890年至1900年期间, 黛莱达曾为多家刊物撰稿, 发表了一系列描绘撒丁岛的 风情,表现撒丁岛人豪迈气 质和强烈激情,揭示人与人 之间感情纠葛和家庭中复杂 关系的中篇和长篇小说,从 而引起了意大利文坛的注目 。其成名作《邪恶之路》( 1896)的问世,标志其文 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小说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 对主人公的细致入微的心理 刻画,展示了罪恶与愧疚、 爱情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这样 一个主题,这也是贯串黛莱 达此后众多作品的一根主线 。 才华出众的黛莱达不仅 从此闻名于意大利文坛,还 赢得了不少崇拜者和追求者 。就在她21岁至28岁风华 正茂的青春时期,有好几位 对文学有爱好和信仰的人士 都眷恋过这位撒丁岛的才女 ,其中有为她撰写文章赞扬 其文采的报社编辑,有为她 作诗谱曲的诗人和音乐家, 还有远在意大利北方频频飞 鸿求爱的记者以及撒丁岛当 地的教师,他们都是些有地 位、有才华、气质不凡而又 很有前程的人,但黛莱达的 家庭要她选择律师、大夫或 工程师作为配偶,而不是小 说家、诗人或记者。 …… 黛莱达作品的艺术价值 还与她能成功地描绘撒丁岛 上的绮丽景色密不可分。在 小说《常青藤》中,她以细 腻的笔触、诗一般的意境和 音乐性的语言,展现了这个 被文明社会忽视和遗忘了的 角落。数千年来,被海水冲 刷和侵蚀的悬崖峭壁,形成 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峰。它 们千姿百态,魅力无穷,每 一座山峰几乎都有一部自己 的历史和神话传说;宽阔的 海面时而平静如镜,时而又 像是一头咆哮的雄狮;峡谷 蜿蜒千里,在阳光下呈现出 各种绚丽的色彩,黄澄澄、 绿茵茵、蓝湛湛;这寂寥荒 漠海岛的一年四季从黎明到 黄昏,在作者笔下时时呈现 出生动而又变化无穷的诱人 画面,似乎是从作者孩童时 代的记忆中挖掘出来似的, 读来令人感到格外真切,声 音、色彩、光线与画面融为 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 感。 作者不仅善于把景色的 描绘与撒丁岛的历 导语 这是黛莱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这个善与恶、罪与罚交织在一起的故事,记述古老的撒丁岛上封建家族的解体过程;既表现了作家对封建秩序的依恋和哀悼,更显示了作家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对不可逆转的历史变革的确认。小说成为忠实的历史见证。其中自然风景的描绘极为出色,既是古岛风物写实,又蒙上一层浓重的抒情色彩,有力地烘托了身居其中的人物的命运和心境;而对主人公跌沓起伏、千回百转的曲折心理描摹,逼真地展示出历史车轮在人们心灵上轧下的血迹伤痕。 书评(媒体评论) 她那为理想所鼓舞的著 作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海 岛故乡的生活,并以深刻而 同情的态度处理了一般的人 类问题。 ——1926年诺贝尔文学 奖授奖词 作为一个描绘自然的作 家,在欧洲文学史上很少有 人可以与她比美。她并非无 意义地滥用她那生动多彩的 词句,但即使如此,她笔下 的自然仍然展现出远古时代 原野的简洁和广阔,显示出 朴素的纯洁和庄严。那是奇 妙新鲜的自然与她笔下人物 的内心生活的完美结合。她 像一个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把对于人的情感和习俗的再 现成功地融合在她对自然的 描绘中。 ——亨里克·许克 诺贝尔 基金会主席 《常青藤》是一部全面 体现黛莱达创作风格和艺术 特色的小说。全书浸透了撒 丁岛的传统风俗,富有浓厚 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作者罪 与罚的伦理道德观;以优美 细腻的抒情笔触描绘了海岛 旖旎的自然风光。堪称黛莱 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沈萼梅 精彩页 第一章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巴鲁内依镇的保护神圣·巴西里奥节日的前夕。远处传来了嘈杂的喧闹声;几声爆竹的噼啪声,一阵擂鼓声和孩子们的喊叫声;然而,在披着玫瑰色晚霞,砾石铺成的斜坡小路上,就听见唐·西莫内·德凯尔基那浓重的鼻音。 “反正孩子失踪了。”年高德劭的老人说道。他坐在自己家门口,跟另一个老人科西姆·达米亚努大叔在议论着,这位老人是唐·西莫内的一个儿子的老丈人。“谁见到他啦?他去哪儿啦?无人知晓。人们怀疑孩子被父亲杀死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人们不再惧怕上帝了,无诚实可言了……我们那个年代里,一个父亲杀死自己的儿子,连想都不敢想……” “当然,如今人们心目中再也没有上帝了。”科西姆大叔反驳道,他的声音与唐·西莫内很相像,“但这不说明什么问题。《圣经》故事里也有对可怜的无辜者肆意进行诬陷的。再说,失踪的男孩是牧人桑图斯的儿子,这孩子真是个小魔鬼。13岁就成了个惯偷,桑图斯拿他没办法。他用棍棒揍了孩子一顿,孩子就失踪了,到处流浪去了。孩子临走时对常同他父亲一起的一位老牧人说:‘我走了,我将像羽毛一样随风飘落四方,你们再也不会见到我了。” 唐·西莫内摇晃着脑袋,他半信半疑,望着远处,朝街道的尽头极目远望。一个黑色的瘦小身影沿着低矮的灰黑色房子的墙根走过来。 另一个本村姑娘的身影出现在一个明亮的淡黄色门洞里,她像是在专注地聆听着两位老人的谈话。 从唐·西莫内家敞开着的大门,瞥见一间前厅,前厅深处有另一道门,从那儿可以通向树林。 德凯尔基家的房子很古老,也许是中世纪时候建造的;框缘呈尖拱形的高大的黑色大门,上楣柱,以及快要坍塌下来的两个铁制的小阳台,使这所老房子与镇上别的简陋的住房迥然相异。这是一座显得破败不堪的房子,然而却仍然保持着某种高贵的甚至不可一世的气派。那泥灰脱落已露出风化了的石头的墙头,那尖拱楣缘底下已遭虫蛀的大门,犹如一位戴着纹章标志的没落贵族,那长满荆棘的屋檐,那用灰绿色的古色古香的锦缎制作的破旧、闪亮的床罩,依恋地从楼上的一个阳台上悬垂下来,带有几许伤感和自豪,又带有几分神秘,并重又唤起镇上那些一向把德凯尔基家视为当地最古老最高贵的家族的人的赞叹。 唐·西莫内酷似他的住宅:着平民的服装,却戴着一顶撒丁岛帽,而且衬衣领子上饰有金纽扣;再有,他精神颓废却又自豪,身材高大却弓着个背,牙齿疏落,却有一双熠熠生辉的眼睛。一头浓密的白发,一缕又短又白的山羊胡子,使他那副长着大鼻子、颧骨凸出的茶褐色的面容有一种特别的风采,既像个族长,又像个冒险的老兵。 与德凯尔基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科西姆·达米亚努大叔很像唐·西莫内。一样的身材,一样的白发,一样的脸部轮廓,一样的声音;不过,他身上那种难以形容的粗野、未开化,以及他穿的当地特有的服饰,都显示出他是个平民百姓,是个谦卑而又坚韧的劳动者,跟像唐·西莫内这样的一个上等人长期共同生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对他有一种引诱力。 “十天过去了,男孩仍没回来。”他继续说下去,“于是父亲启程去寻找,一直寻到奥齐耶里和加路拉一带。他遇上了一位牧民,他问牧民:‘你看见过一个天蓝色眼睛、额头上长颗黑痣的男孩吗?’‘啊,我见到过:是加路拉一个牲口围场的佣工。’牧人答道。于是桑图斯放下了心,回到镇上。而如今愚蠢的人们说得神乎其神,女人们的闲言碎语竟成了确凿的事实了,可怜的父亲被众人纠缠不休。现在,人们说他又动身去寻找儿子去了。”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