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死亡之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德东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像很多恐怖故事一样,死亡之妆这个故事发生在医院,一所座落在市郊的医院。医院四周有山有水,树木郁郁葱葱,到了晚上,风一刮起来,那些树木哗哗啦啦作响,有几分阴森……爱读惊悚故事的人,都绝不是胆小鬼!

内容推荐

以写恐怖小说为生的作家“周德东”遇到了一个四处冒充他的人。

这个人冒充他给文学爱好者讲课.冒充他做好人好事,冒充他去见他的朋友。甚至冒充他蒙骗他的母亲和太太。

“他”是一个极其完英的复制品,在一步步地吞噬“周德东”的社交圈……

“周德东”再也无法忍受想把“他”杀掉的时候,却发现那把兰角工具刀插在了自己身上……

目录

我遇见了我

J号楼保安

篮袍子

死亡之妆

孤店

试读章节

  有一个专门写恐怖故事的人,他长相周正,偏瘦,眉毛很重。  现在我要给他起个名字,那就叫他周德东吧。  我就是周德东,周德东就是我。  这名字还真是我自个儿起的。小时候,父母把很多写字的纸片摆在我面前,让我抓,我就选了这仨字。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创作,绝对大手笔,这仨字气势磅礴,不是一般人能排在一起的。  但有时候,周德东不是我。我的意思是,冒充我的人多如牛毛。  连我这样的人都有人冒充,说明在这个世上混得不如我的人多如牛毛。  下面,我讲几个故事。  在山西那个产煤的城市,有一天,发生了一起非常恐怖的血案,有一个挺瘦的人专门挖孩子的心,死俩了。案发后,全城大恐慌。变态者混进了盲流群,销声匿迹。警方连夜搜捕。  警方在火车站带回一批又一批没有证件的人,最后关不下了,把一所职工学校也当成了临时拘留所。  一间房子里,关押着六个人,其中有个人长得挺瘦,眉毛很重,穿着一件怪兮兮的黄风衣,只有他好像不怎么害怕,他不像其他民工那样眼睛溜来溜去,他一直闭目养神。  天亮后,终于来了警察,一男一女。那男警察一脸横肉,和这群盲流比起来,他更像个坏人。那女警察长得不算漂亮,却很威风。  他们让六个可疑的人全蹲在地上。  男警察冲这六个人念了几段关于盲流的文件,神情很冷漠。他最后说,这次血案不同平常,所有涉嫌人员都要先收容,等查清案子,再把与血案无关者遣送。  这时,女警察发现那个挺瘦的人偷偷地看她,她有些不高兴,大声说:“看什么看?呆一边去!”  男警察注意到了这个人,朝他一指:“你,姓名,哪里人,职业。”  挺瘦的人平静地说:“周德东,东北人,作家。”  男警察不看书,他很瞧不起地问:“作家?你有啥证明?”  “没啥证明。”  男警察:“没证明你就是盲流,现在很多盲流都是作家。”  说话间,那女警察抬头问:“谁说他是周德东?”  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又是一个读书喜欢记作者名字的人(她甚至能记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她正巧读过周德东的书,正巧记住了周德东这个拗口的名字。  挺瘦的人很友好地朝她笑了笑:“我,是我。”

P3-4

序言

鬼神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

人类之初,由于不了解雷霆闪电山洪地震等等自然现象,就创造了鬼神文化。鬼神文化乃文学之母,作为一个文人,我对其充满敬慕之心。

时间深邃,空间浩瀚——渺小的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知永远是有限的,因此,恐惧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恐惧感来自遗传、经验、想象、暗示。它伴随我们一生。

婴儿离开漆黑、柔软、温暖、寂静的子宫,对光明充满恐惧;长大之后,对黑暗、灾祸、玄虚、未知充满恐惧;于人生的尽头时,对死亡充满恐惧……

东西方的惊悚文化不同。西方倾向于现实的惊悚,比如变态杀人狂、灾难、怪兽、外星人、机器人等等,那是某种物质的惊悚;东方倾向于鬼魅的惊悚,比如莫名其妙的怪事、不可解释的现象、若隐若现的神秘不可抗力等,那是某种精神的惊悚。

既然每个人都有恐惧感,那么,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惊悚小说就不能缺席了,它用来探索惊悚、展现惊悚、战胜惊悚。

从功能角度讲,惊悚小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猛药, “熟视无恐”,它能够增强读者的抗惊悚心理素质,从而变得勇敢和坚强;从娱乐角度讲,惊悚小说是辣椒,用来丰富读者的口味。我们不可能天天吃辣椒,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压根没有辣椒这个品种,那我们的精神餐桌就太单调了;从文化意义上讲,惊悚小说对源远流长的鬼神文化是一种传承;从哲学意义上讲,惊悚小说是在探索生命、灵魂和宇宙的奥秘……

中国当代惊悚小说依然处于摸索阶段。从上世纪末开始,经过多年的艰难努力,本土惊悚小说终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多惊悚小说开始占据图书畅销榜,拥有了特定的读者群体。近两年,惊悚小说如同雨后舂笋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有优有劣,令人喜忧参半。  

当下的惊悚小说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鬼故事,更多流传于民间和网络。优秀的鬼故事并不多见,很多鬼故事停留在民间传闻阶段,没有经过文学提炼,宣扬迷信和血腥,意义消极,大大贬低了惊悚文学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另一类是惊悚故事,以鬼魅为表皮,最后慢慢揭开谜底,还原现实真相。我把这类故事称为“装神弄鬼型”。好的惊悚故事抨击人性之恶、现实之丑,在各类题材中最具力量。

我写过十四部惊悚小说,均属于“装神弄鬼型”。其中,我最喜欢《三减一等于几》。

实际上,大手笔的惊悚小说呈现的应该是某种天马行空式的惊悚,甚至没有逻辑。追求严谨,那是推理小说。而目前,中国的惊悚小说家挤在同一条刚刚起步的路上,都在比拼编故事的技巧——不管前面的悬念多么巨大,中间的气氛多么惊悚,结尾都要给出一系列严丝合缝的解释。为了最后能够自圆其说,驴唇对上马嘴,我们的作家总是在绞尽脑汁地重复这样一个工作:造包袱和抖包袱。正因如此,很多作品显得刻意、做作、拘谨、虚假。

在我看来,惊悚小说要上台阶,比拼的不是技巧,而是想象力。

远古时期就产生了鬼神文化,那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那时期的人类思维就像一个人的生命之初,属于孩子式的思维,而我们现在缺乏的恰恰是孩子式的想象力。前路漫漫,让我们上下左右前后求索吧。

最后说一句,虽然我写惊悚故事,但是我希望你们生活中所有的惊悚都是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