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完成花费了1500多年的时间,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深深影响着西方的政治体制、文学创作乃至风俗习惯,对西方文化及人类文化都有着重大的贡献。迄今为止,它已被译成2000多种语言,其抄写印刷次数之多、拥有读者之众为有史以来所有书籍之最,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
《圣经》不是文学书,但它的故事却成为很多伟大的文学家幼年的最初读本;它不是哲学书,但却被无数哲学家无数次引用;它不是历史书,但它所展示的关于犹太古史、亚伯拉罕艰难的迦南之旅,以及犹太民族为了自由与独立所作的努力,分明就是一部人类奋斗的艰难曲折的史诗。《圣经故事》根据《圣经》原典编写而成,生动的故事结合1000余幅精美的插图,精彩地展示了《圣经》的原貌。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精华,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奇葩瑰宝,已被译成2000多种语言,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它当做精神食粮。它既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在西方世界的文明史上,各族民众的思想哲学、社会心态、文化生活,以及音乐、文学、雕塑、绘画等,《圣经》占据了其独一无二,甚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了世界文化中的西方文明。本书由英国畅销作家维多利亚·帕克根据《圣经》原典编写而成,深受各国读者喜爱。书中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讲述了基督耶稣的降生,耶稣显神迹传播上帝福音,被犹大出卖耶稣遇难,耶稣重生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反映了古希伯来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希伯来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书中还插入了1000余幅精美插图,使原本生动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鲜活,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圣经》的创作始于约公元前1400年,在此后的1600多年里,66卷相继写成。
《圣经》中的许多故事通过口头的讲述代代相传,在正式成书之前早已人人皆知。每本书都是由不同的作者写成的,后来合起来编成了一部巨著——这就是《圣经》。圣经的英文“bible”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biblia”,意思就是“书”。
《旧约》不仅是基督教《圣经》的第一部分,同时也是犹太版本的圣经。《旧约》39卷中的故事在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圣经中都有记载,只不过在记述的顺序上稍微有些不同,讲述的都是古代以色列人千百年的遭遇。
本章讲述《圣经》第一部分中的故事,从上帝创造世界到以色列人跨越红海为止。故事从创世开始,讲到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受到诱惑。亚当夏娃的故事在《圣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讲的是世界最早的原罪。它告诉我们,亚当夏娃身处伊甸园时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最终被驱逐出天堂,来到了尘世。他们的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是在尘世出生的第一批人类。该隐杀死了弟弟亚伯,因此犯下了罪过。他受到的惩罚比上帝对亚当的惩罚更重。他被告知必须终生在世界上流离飘荡,土地不再为他生长粮食。除此之外,上帝还在他身上留下了一个记号,提醒他的罪恶,警告其他人不要理睬他。该隐和亚伯之后是挪亚和大洪水的故事,之所以有洪水是因为亚当夏娃的后代背弃了上帝,并且世风败坏,所以史上唯一的一次,上帝决定消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唯独挪亚一家得到了宽恕,因为他们一直信仰上帝,按照上帝的意愿生活。于是上帝便吩咐挪亚建造了方舟,把一家人还有地球上每种生物的雌雄一对封闭在方舟里,拯救他们逃过了洪水之灾。
《旧约》最重要的一部分从“上帝对亚伯拉罕应许”这个故事讲起。洪水过后,挪亚的后代像亚当的后代一样重蹈覆辙,背弃了上帝。但这次上帝并没有毁灭世界,而是选择让亚伯拉罕和其后代成为他的子民,成为他留在尘世的特别一族。上帝和亚伯拉罕达成一个约定:如果亚伯拉罕遵从上帝的指示并且继续信仰上帝,他的后代就会成为了不起的民众,并且将来有一天会继承迦南的土地一应许之地。亚伯拉罕信奉上帝所言,于是收拾家当搬到了迦南,全家定居下来。
上帝与亚伯拉罕的约定一直延续到后代。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孙子雅各长大后,上帝都提醒过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上帝曾对亚伯拉罕许诺说,其后代将会组建一个伟大的民族,子孙将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过来。到了雅各这一代,我们看到上帝的许诺开始应验。雅各生了12个儿子,后来成为了以色列12个部落的先祖。其中一个儿子约瑟,被兄弟们卖到埃及。以色列人400年被放逐的历史,正如上帝对亚伯拉罕所预言的一样,开始于约瑟被卖到了埃及。后来雅各和家人因为大饥荒也逃到了埃及。他们在埃及生息繁衍,开始是作为自由民,后来沦落为奴隶。
上帝告诉亚伯拉罕,他的后代会在埃及生活400年,然后会被引领向自由,带到应许之地。当了不起的领袖、预言者、传法者摩西带领着这个伟大的民族跨越红海获得自由时,上帝的预言都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许多《圣经》故事都讲述了上帝考验他的子民的信仰。有些人通过了考验,比如亚伯拉罕,他甚至愿意为了遵从上帝的意志而牺牲儿子。但其他人,比如该隐,就比较软弱。在整篇《旧约》中,上帝总是原谅子民们所犯下的罪过,他意识到他所造出的人并非十全十美,因此只要子民们信奉他,诚心悔过,就愿意赦免他们的过错。P8-9